不知道有沒OP...

看板ACappella作者 (Jofice again)時間20年前 (2005/03/04 20:2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自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show_preview.php3?d=2003-12-04&enn ame=tcmc&t=.htm&fn=main&view=1#1 不知如何分別「理髮店」(Barbershop)及「當代無伴奏(或稱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嗎?或是想區別「福音無伴奏」及「古典無伴奏」嗎?以下是一篇出自Mainely A Cappella的文章,為您簡略地作人聲的介紹: 理髮店(Barbershop)於西元1890年至1920年發源於美國。西元1938年在美國男聲四重唱 團體的帶領及一個推廣協會(SPEBSQSA)之下再度活躍起來。理髮店包含了四個聲部(男高音 、主要演唱者、男中音及男低音)。而何種類型才是屬於理髮店呢?以下對理髮店則有完整 的詮釋:重視弦律、易於歌唱、附有正面取向的主題及牽動人心的情感。理髮店和聲以七 和絃最為顯著(至少30%)並用五度圈(circle of fifths)的進行方式。歌手們大多一起唱 歌詞(主音音樂特質)並在唱時常運用迴聲及疊句的方式。理髮店初期是由男聲四重唱的型 式組成,而現今則包括女聲及混聲四重唱。北美理髮店組織擁有三萬名男聲成員及三萬名女 聲成員。男聲團體理髮店大賽已於七月四日在將近一萬人的集會中圓滿結束。四重唱團體及 合唱團在曲目上,皆使用理髮店之外的型式(理髮店爵士)融合歌曲以作為特色。許多優秀 團體在製作泛音、純律調音、修改母音、融合及平衡時,從縝密的編曲、嚴密的訓練及良好 的培訓過程中獲益良多。熱門團體包括:Acoustix,Ambiance 及The Vocal Majority。 古典無伴奏演唱是橫跨千年的音樂,從早年葛麗果歌樂(Gregorian chant)到近代20及21 世紀的莊嚴音樂。演唱者通常經過聲樂的訓練以培養運用美聲唱法(Bel Canto) 來演唱。 有時演唱者考量到風格的適切性而省略顫音(如文藝復興時代的音樂作品或葛麗果歌樂), 但大部份演唱者的顫音都呈現渾厚且不受拘束的音質。而節奏都是照節拍來演出,歌手在演 唱流行樂時,節拍便不會照譜,可能要加上搖擺(Swing)的風格。音樂種類涵蓋民謠、教堂音 樂及爵士標準曲目(Jazz standard),而由節奏的詮釋可以區別出他們是世界音樂、福音音 樂還是爵士樂。熱門的團體包括:The kings Singers (國王合唱團),Chanticleer(香提 客利)及由晚期Moses Hogan 所指導的團體。 大學無伴奏所遍及的團體大多是由大學先軀Yale Whiffenpoofs 於1909年首創下進而擴展 出的。典型團體是以12個歌手所組成(數量為8~22),因此每個聲部都具有多重人聲(除非需 要就會分為12聲部),但是規模小於一般典型合唱團。他們演唱時通常排列成馬蹄型,也可 配合多變化的即興舞蹈作演出。歌曲型式並不設限,從理髮店至現代搖滾到教會音樂、猶太 及世界音樂都可接受而大部份團體皆演唱流行樂。人聲打擊(Vocal Percussion)已蔓延到大 學無伴奏,且是廣泛性地蔓延,不只在大學。隨著數位錄音室開支減少,大學無伴奏的CD專 輯製作品質更可達到當代人聲樂團的專業水準。熱門團體包括:Yale Whiffenpoofs,James Madison U Madison Project,The Hyanis Sound 及Best of College A Cappella (BOCA) 合輯。 當代或流行/搖滾無伴奏,最早是由The Persuasions所紮根。1970年由The Temptations加 以翻唱,後期則有The Bobs,The Flying Pickets(飛行哨兵) 。在1980年最廣為人知的是 The Nylons,到1990年由Where in the World is Carmen Sandiego的原唱團體 Rockappel la和人聲團體The House Jacks獨領風騷,而人聲團體也絕非都大同小異。現今的人聲團體 是由典型五人型式所組合,包括一個主要演唱者、一個仿低音吉他聲的男低音,還有加入 其他和聲所唱的混聲合唱(原曲目由其他團體演唱)。和聲通常都是仿樂器演奏之聲,且比 早年的嘟哇(Doo-wop)音樂更加強了樂器性的無意義音節。每個歌手都使用麥克風,也在音樂 器材上注入極大之心力(等化器EQ及效果effect)。熱門的團體包括:Rockappella,The Nylons 及Toxic Audio。 嘟哇或街角無伴奏(“streetcorner Acapella” 自認最理想之拼法)早期源於紐約街頭 及1950到1960年初期的費城(先於披頭四),而今日的嘟哇團體在當時就著重於流行歌曲上 。配合著團員們的和聲如“哦”或“啊”或者是唱一些 “diddy” 或“ram-a-lam-a”之類 的節奏,獨唱者才顯得更加獨特。大部份的編曲都憑聽覺所編寫,並無加以記錄(與當代及 理髮店音樂截然不同)。音準常為了要有靈性而犧牲,這與理髮店歌手意見十分相左。一般 而言,歌手與歌曲是同時誕生的。熱門的團體包括:The Persuasions(此團擁有街角式的聲 響及許多材料的曲目),The Alley Cats 及The Mighty Echoes。 福音無伴奏專輯皆著重於教堂信條,但在風格文體上具極大變化。早期黑人福音音樂蘊釀 出嘟哇音樂及搖滾樂,且與理髮店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的熱情奔放,同樣有純真樸實的心 靈樂曲,在編曲上皆擁有對答方式及基本和聲的聽覺享受。南方(白人)的福音音樂增添了 些許現代感,但仍未脫離傳統的編曲方式。許多熱門團體也以傳統的男低音作為要角。當代 教會音樂在歌詞方面添加了流行及搖滾風格,所有團體幾乎皆由男性所組成,不過仍有少數 女聲團體也加入了錄製唱片的行列。熱門團體包括:Acappella,GLAD 及Take 6(取六合唱團 )。 爵士演唱在演唱中為無伴奏最少的型式,其中有些最棒的密集和聲包含有樂器伴奏。1930~ 1940年間爵士演唱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而爵士演唱在當時就已形成一股熱潮,較現代一 些的團體則可以演唱複雜的爵士和聲編曲,大多是標準爵士曲目。不同於器樂爵士之處,在 於爵士演唱並未過於強調即興部份,只有些許著重在即興的擬聲唱法(scat)。與器樂爵士 相同之處,在於演唱團體的風格同樣融合其他的風格,如:流行樂,古典樂及世界音樂。熱 門的團體包括:The Real Group (真實之聲),The Swingle Singers(史溫格合唱團)及Singe rs Unlimited。 世界無伴奏為了防止獨樹一格則集合了各種迥異的風格。而部份的世界音樂屬於當地性質 或民謠性質,如:蒙古吐瓦魯真聲唱法(Tuvan throat-singing),南非人民的夜之歌Isica thamiya,印第安人民(Native American),保加利亞鄉村音樂(Bulgarian village mus ic)及賽爾特民謠(Celtic folk songs),每一種風格都完全截然不同。同時把一些較為 特別的宗教音樂列在此類音樂中─18~19世紀美國的形符唱法(American Shape-note singi ng),猶太無伴奏(多風格式)及傳統黎巴嫩歌曲。有些新崛起或附有政治意味之風格也難 以將之分門別類,如同摸彩般的難以了解,不過卻能豐富音樂的多樣性。熱門的團體包括 :Artisan,Sweet Honey in the Rock 及Ladysmith Black Mambazo。 註釋: SPEBSQSA: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Barber Shop Quartet Singing in American 美國理髮店四重唱推廣協會 七和絃(seventh chord):四音三度層疊,即三和絃上方再疊一個三度音時,謂之七和絃 或七和音,因其根音離最高音為七度音程。 五度圈(circle of fifths):西洋古代的定律法則,先由某律開始,向上推進五度,產 生一新律,由此律再向上推進五度,又生一新律,如此推進十一次產生十二個不同之音律, 然後八度移動,納入一個音級之內,便構成一列有系統的半音音階。 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一種天主教堂的禮拜音樂,羅馬主教葛麗果一生所製, 葛麗果包含兩種主要樂曲,一為彌撒曲一為祈禱曲;前者在特別節日歌唱,後者在平時禮 拜歌唱。 美聲唱法(Bel Canto):十八世紀意大利流行的一種歌唱方法,其目的在造成美妙的歌聲 。 顫音(Vibrato):彈奏提琴時,左手手指在指板上前後搖動所產生的一種歌唱似的聲音。 蒙古吐瓦魯真聲唱法(Tuvan throat-singing):在西伯利亞與外蒙古相接處的Tuva,是 座牧羊人與巫師的土地,在那兒人人多少都會演唱一種奇妙的天籟,Tuva Music,而這種唱 法稱作 (throat -singing)。藉由緊縮喉部發出泛音,一位經驗老道的Tuva 唱者甚至可以一 人唱出三部到四部的和聲,彷彿一人身兼四重奏的效果。初聽Tuva樂的人,將會為這高亢 如鋼絲震動般的演唱震驚,這也正式蒙古Tuva音樂與世界故地相較的傲人之處。 參考網站: http://www.arts.state.ms.us/crossroads/music/sacred_harp/mu4_text.html http://sinland.chem.nthu.edu.tw/~maldoror/34.htm http://www.folklife.si.edu/festival/fest97/songsof.htm 抱歉我不懂排版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34.204 ※ 編輯: Jofice 來自: 61.229.34.204 (03/04 20:29)

218.162.238.1 03/05, , 1F
請大家注意 文章中「無伴奏」的用詞 有被提出
218.162.238.1 03/05, 1F

218.162.238.1 03/05, , 2F
來 說明它的不適宜喔 嗯 除了這點 的確是好文
218.162.238.1 03/05, 2F

61.62.56.192 03/08, , 3F
這是2003年FlyingPickets大師班的上課講義中文版
61.62.56.192 03/08, 3F

61.62.56.192 03/08, , 4F
原文www.a-cappella.com/misc/style-guide.php
61.62.56.192 03/08, 4F
文章代碼(AID): #12A5Fu1N (ACappella)
文章代碼(AID): #12A5Fu1N (ACapp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