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人的格萊美情結:打醬油還是唱主角?

看板AltMusic作者 (挪威大使)時間14年前 (2011/02/19 07: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wenweipo.com/?action/viewspace/itemid/27205 第53屆格萊美音樂獎頒獎禮落下帷幕,跟事先大家的各種預測不同,本屆格萊美頒獎禮可謂大爆冷門,比如去年失意的「雷後」LadyGaga一舉獲得最佳流行女歌手和最佳流行專輯大獎,絕對算是揚眉吐氣;表現不俗的痞子阿姆卻輸給了LadyAntebellum和ArcadeFire未能獲得年度大獎,全球範圍內的當紅炸子雞JustinBieber更是居然空手而歸。 好在,美國人眼中的格萊美本就不是什麼曲高和寡的音樂廟堂,娛樂與深度的結合才是格萊美持續煥發光彩的秘訣。甭管是得意失意,歐美明星們個個閃亮登場載歌載舞,國內樂迷看得大呼過癮,但是本屆格萊美上的中國面孔也絕對不能忽略——國內歌唱家賈茹涵參與錄製的專輯《呼喚黎明》斬獲格萊美兩項大獎,成為本屆格萊美走上紅毯的唯一中國藝人。在這張賈茹涵參與製作的專輯《CallingallDawns(呼喚黎明)》中,包含了不同語言種類的歌曲,她所演唱的《道德經》便收錄其中。接受採訪時,石家莊女孩賈茹涵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拿到格萊美獎很開心。 除了賈茹涵,頒獎禮的紅地毯上還出現了幾張華人面孔——華人女星張靚穎今年繼續與喜多郎一同亮相;另一位華人女性是華裔鋼琴家張安麟,2007年她獲得第49屆格萊美器樂獨奏獎,成為繼馬友友之後第二個問鼎格萊美的華裔演奏家。令人驚喜的是,台灣小天後蕭亞軒成為今年格萊美的意外風景,據悉因蕭亞軒去年邀請奧斯卡影帝JamieFoxx合作過慈善單曲,二人結下了深厚友情,今年JamieFoxx便盛情邀請蕭亞軒一起前往格萊美頒獎禮,蕭亞軒(博客)由此成為第一個走上格萊美星光大道的台灣歌手。 中國面孔,甚至是純粹的國內本土音樂人出現在了格萊美頒獎禮,這幾年已經不是太新鮮的事情,2006年底,宋祖英就憑借電影歌曲專輯《百年留聲》獲得第49屆格萊美獎古典音樂類「最佳古典跨界專輯獎」的提名,這也是中國民族音樂首度獲此殊榮,雖最終未能奪得大獎,已然備受世界矚目。宋祖英接受專訪時說:「我覺得這個獎對每個搞音樂的人都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一生中能進入格萊美,能提名格萊美,能在格萊美獲獎,我覺得這可能是很多音樂人的夢想。」的確,格萊美某個程度上而言,是跟奧斯卡、諾貝爾一樣成為了中國人的某種情結或者是「心病」。 一方面,我們對這項具備世界最高聲譽的音樂大獎懷著羨慕嫉妒恨的情緒,另一方面,我們又實在無力靠自身實力去獲得格萊美真正的垂青——絕對不能說格萊美沒有注意到中國音樂,從馬友友、宋祖英、張安麟到賈茹涵,中國面孔其實常常露臉,但無一例外走得都是古典民族音樂的路子。國內的流行樂壇,多年來還是完全沒出現給力的人物或者作品,讓中國流行歌手真正站上格萊美獎台,唯一勉強沾得上邊的國內流行女歌手張靚穎,令她得以走上紅地毯的作品卻是來自於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之手。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甚至令人聯想到了中國和美國的國家史。擁有上下五千年滄桑的中國人,常常自豪的是擁有源遠流長的古老積澱;只有區區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人,卻總是習慣憧憬並創造自己燦爛豐富的未來。落實到了流行音樂,格萊美便成了一座尖銳的分水嶺。當無數國內的年輕人都在為Lady Gaga、Justin Bieber而瘋狂,當笑傲樂壇多年的越來越多的Eminem再次在格萊美上呼風喚雨寶刀不老,我們的樂壇卻陷入了青黃不接和混亂不堪的尷尬之中。雖然近年來很多中國歌手及唱片公司也開始習慣走「國際范兒」噱頭,可以砸重金邀請各種擁有格萊美光環的幕後高人加入唱片製作團隊,但最終還是無法造出真正具備國際水準的國內大腕兒。我們當然要年年關注格萊美,卻不希望年年只能看到中國流行歌手以為他人作嫁衣裳或者觀光客的身份去打打醬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95.87
文章代碼(AID): #1DNtGNgU (AltMusic)
文章代碼(AID): #1DNtGNgU (Alt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