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安全意識 應列採訪訓練一環

看板Anchors (主播)作者 (4inLove!無可取代)時間21年前 (2004/10/26 13: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安全意識 應列採訪訓練一環 記者梁欣怡/報導 「記者深入災區,為您獨家連線…」「大水已經淹到記者胸口…」媒 體搶新聞,一台比一台拚,昨天納坦颱風來襲,基隆河水位上漲,多 位媒體記者在採訪員山子分洪隧道時遇到洪水,台視基隆駐地記者平 宗正不幸罹難,這起媒體記者為採訪群起涉險的事件,引發國內傳播 學者震驚,在同表哀悼之餘,他們呼籲:延伸「警戒線」概念,將「 安全意識」列入媒體記者專業採訪訓練的一環。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表示,未來在新聞教育時,人身安全 議題與安全意識的培養都有強化的必要,身為媒體主管或老板更要有 所警覺,應將安全意識列入專業採訪訓練的一環,希望一名媒體記者 的犧牲,能夠喚起國內媒體對人身安全的重視。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系主任蔣安國也說,人身安全的判斷應該列入媒體 記者專業採訪判斷的一環,特別是身為媒體主管或老板,必須將之列 入保障新聞工作權的一部分。 張錦華提到,過去在發生警匪槍戰時,警政署拉起的「警戒線」,後 來在921震災時,台北市倒塌的東興大樓前也曾拉起,一方面維護採 訪記者的人身安全,也是維護執行公務的必要措施。不過,每一個災 難現場的安全條件不一足,「警戒線」的設置有一定困難,再加上很 多災難現場,是媒體記者「深入災區、獨家連線」,此時記者本身就 該自行判斷,拉起無形的警戒線。 蔣安國也說,先前在採訪淹水新聞時,電子媒體記者比賽誰涉水最深 ,做出各種危險動作,甚至他還看過,有記者事先設計,將麥克風放 在水深處某塊木板上,再游過去拿起麥克風連線,呈現出來的不再是 「社會真實」,而是經過編排的「新聞真實」,誇大失真。 媒體改造學社發表聲明,期待電視公司與政府相關單位加速媒體生態 改革,避免記者繼續在高度的新聞競爭壓力下,進行危險或匆促的新 聞採訪,造成不幸。 【2004/10/26 民生報】 @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7/2313552.shtml -- ╭──────────────┬──────────────╮ ⊙我的【YAHOO!奇摩交友】  │⊙我的【無名相簿】     │我缺女友....  http://myurl.com.tw/4d3l  http://myurl.com.tw/k15b 想交TEEN女友 ╰──────────────┴──────────────╯ ★☆ PTT NEWS : 黑特版 上新聞啦!新聞影片 → http://myurl.com.tw/jee7 ★☆ 火線新聞 : PCMan 2004 Combo 正式版已釋出! ( http://pcman.ptt.cc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0.200
文章代碼(AID): #11VTmcGq (Anchors)
文章代碼(AID): #11VTmcGq (Anc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