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看板AppleDaily (蘋果日報)作者 (June Fighter)時間21年前 (2003/06/04 08:3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6/3南方電子報的文章 ──────────────────────────────── 標題:兩大報的絕對權力、傲慢與偽善 作者:郭力昕 (lhkuo@nccu.edu.tw) 本文責任編輯:管中祥 ──────────────────────────────── 在 SARS 病毒於島內擴散之前,聯合、中時兩個大報,針對新聞局兩 項與媒體相關的業務:政府政策統籌宣傳案與新聞評鑑案,先後進行 了大篇幅的報導、批評,與對涉及之相關人士貼了政治標籤。他們一 口咬定新聞局的常態性或新增業務,都是替民進黨總統大選造勢的動 作,而參與評鑑的委員大都「泛綠光」。 新聞局的媒體改革政策與方向,絕對值得檢討批評,包括這兩個案子。 但是,兩大報不分青紅皂白,以二版的全版篇幅、聳動且幾近誹謗的 標題、缺乏基本查證或周全採訪的新聞稿(和以此為基礎的記者兼裁 判的「特稿」),慣性的將值得嚴肅討論的政府媒體改革議題,轉化 為對民進黨∕泛綠勢力的政治形象破壞的效果,並以所有參與的評鑑 委員為祭品。 這種司空見慣的大報習性,如同啃噬著社會體質的病毒,蠶食鯨吞、 愈演愈厲的破壞著台灣社會剛剛要起步練習的理性政治與公民社會, 不給它們機會。為什麼非這麼做不可?至少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直截 了當的說,無非就是在泛政治化了的、或煽動藍綠對決效應的新聞精 細操作中,取得與他們努力地「蘋果化」一樣效益的維繫賣報∕閱報 率的商業效益。 兩大報這麼做,為什麼還能有正當性?為什麼不被社會批評?很簡單: 其一,檢討批評報紙的文章,永遠上不了報紙;不但評論聯合報的文 章上不了聯合報,它也上不了中國時報(但是若登在自由或台日,除 了繼續被貼標籤式的閱讀,在台灣還能有其他意義嗎)。在英國,衛 報可以指名道姓的針對泰晤士報的一篇錯誤報導進行批評;在台灣, 兩大報平時明爭暗鬥競逐商機,但是碰到這類矛盾,馬上形成默契, 井水不犯河水,發揮「友好互助」精神。 其二,電子媒體更加惡質粗糙的新聞品質,永遠替報紙作了接受社會 批評的墊腳石。社會大眾對包括報紙在內的台灣商業媒體文化深惡痛 絕,但是只能批評電視新聞,才有可能在報紙上發表意見;若批評對 象包括了報紙,最多只能用「媒體」一詞籠統帶過,絕不可能指明是 哪一家報紙,或哪一個該負責任的記者、主筆。被報紙扭曲呈現的被 報導對象,委屈可憐的寫了一段篇幅與效果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更正 說明以自我澄清之時,那篇自我壓抑、謙卑含蓄的文字到了報社,依 然會被他們將重點部分刪掉、修改,以保報社顏面。 兩大報也經常將一個新聞事件(從白曉燕案、美伊戰爭、到 SARS 疫 情),或社會∕八卦事件(從璩美鳳、薛凱莉、王曉嬋,到涂醒哲烏 龍案等各種不及備載的八卦新聞),以全版、頭幾版、甚或一整落的 篇幅過度報導之餘,又同時在社論或其他評論位置,五十步譏百步的 批評電子媒體的不知節制,製造社會負擔。 兩大報就是擁有這樣的絕對言論權力。他們常說,媒體是永遠的反對 黨,以免執政者因為擁有權力而腐化。但是擁有絕對權力、不受任何 監督批評機制來節制的兩大報,憑什麼認為,他們在發言權力高如上 帝般的指導政治、臧否人物、設定議題、道德判決的過程裡,除了純 潔無暇、優越高瞻的品質外,沒有任何只要有人性則必不可免的私心、 偏見、與盲點? 他們不受節制,也不捨得開放一點點空間,讓別人理性的、根據事實 與專業的批評或檢討意見能夠出聲,以提供他們一些反省與進步。這 種絕對的權力,通常易於縱容出絕對的傲慢與偽善:一方面以雙重標 準嚴以責人(包括指責電子媒體)、寬以律己;另一方面,對來自社 會或受其報導所害的對象的批評糾正,或封殺、淡化處理,或自我合 理化其需要檢討與反省的面向。 最近媒體處理 SARS 新聞,以聳動的方式創造社會集體恐慌而遭致廣 泛批評的案例,或可以中國時報系的一些作為當例子,看看其中呈現 的媒體工作者喪失了反省能力或意願之後的傲慢與偽善。當然,我不 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中時在此疫情新聞上,有不少個別的努力值得 肯定,包括許多記者不畏可能風險堅守採訪崗位的辛苦、幾篇社論對 此事件的具有反省性的意見、以及時論廣場版上許多提供了觀念視野 與深思價值的投書文章。 但是,當他們在蘋果日報登台出刊的強大壓力下,反映在 SARS 新聞 上(或者從美伊戰爭新聞開始、甚至應該追溯到壹週刊登陸之時起算) 的標題聳動化、頭版內容社會新聞化等商業考量的手法,被醫院內的 醫護工作者與社會大眾批評時,我們看到中時 5 月 3 日 A3 版夏珍 小姐的特稿,就替媒體慣性的集體聳動演出強做辯護。然而,當人們 從未反對媒體確應監督防疫單位反應遲緩、行政無力時,此文卻拉出 這樣的選擇題:要媒體噤聲、使民眾不恐慌、眼不見為淨而亂象依然 叢生,還是要媒體報導防疫亂象的真實?我們看不到、或不(可能) 被給予的選擇是:總編輯與報老闆,可不可以在處理防疫亂象的新聞 時,腦子裡不要想著怎麼將這些「真實材料」變成跟蘋果日報拼業績 的「情緒商品」?媒體人面對批評時,總不捨得先從自己家裡的媒體 反省起,而亟欲強詞奪理,這就是絕對權力下的傲慢。 另舉一例:中時晚報 4 月 29 日二版的時論欄,主筆唐湘龍先生文 情並茂的反省著人類面臨瘟疫心裡時的集體恐慌與文明倒退。他的觀 點與思考好極了,除了他也也毫無興趣談一下他所服務的這份晚報, 當天從頭版到四版的標題寫法與照片內容(例如:頭版以與蘋果日報 完全一樣的字體、套色、美工方式──需要模仿∕魚目混珠到如此地 步嗎──下了「和平又死 2 人」的巨大標題,壓在死者家屬痛哭的 臉部特寫大照片上),如何對這種集體恐慌與文明倒退,持續的做著 實質的貢獻。猶記得壹週刊於台灣發行之初,唐湘龍就在中晚同樣位 置,無視中時報系如何以整個版面跟隨該週刊的八卦社會新聞題材起 舞,而為文譴責壹週刊是「虛偽的狗」(中時晚報,〈虛偽的狗〉, 2001.8.10.二版)這是媒體人習於說教、兩套標準、自我催眠的偽善。 兩大報或被我指名批評的媒體人,肯定對此文十分反感,而要用力在 各種媒體空間將我「鬥臭鬥倒」了。我歡迎針對文中任何議題的辯論, 畢竟真理愈辯愈明。但是,老是躲在擁有絕對權力的報紙或其他相關 媒體企業背後,恣意封殺別人聲音、只許自己的片面「獨白」,這有 什麼道德與專業的擔當?兩大報若想讓社會大眾相信他們仍有促進社 會正義的抱負與功能,應該在具爭議性的問題上或新聞操作缺失時, 器量大度的開闢同樣篇幅的、不受檢查的辯論空間出來,讓社會有個 檢驗報紙、或至少與其對話的公平機會。如果不希望看到政府檢驗報 紙媒體,為何也不敢讓社會大眾來檢驗?是有什麼心虛與缺乏自信的 因素嗎? 號稱專業質報的兩大報,究竟敢或不敢? -- 只 有 遠 傳 沒 有 打 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21.108.21

推140.112.153.105 06/04, , 1F
借轉^^
推140.112.153.105 06/04, 1F
文章代碼(AID): #-tJ-2eg (AppleDaily)
文章代碼(AID): #-tJ-2eg (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