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蘋果的滋味

看板AppleDaily (蘋果日報)作者 (意志力的極限)時間21年前 (2003/06/04 12: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自台灣記協  目擊者電子報 第二十六期 2003/5/30] 蘋果的滋味 ◎盧世祥  《蘋果日報》五月二日創刊,將近三星期以來,在台灣新聞界 激起甚大的漣漪。惟就整體而言,《蘋果》尚未能在「第一擊」即 對現有三大報造成致命影響,一場報業大戰還有得打。  《蘋果》自香港渡海而來,可說未演先轟動。第一大報《自由》 及威權時代兩大報莫不以改版、調整編採路線等嚴陣以待,「報業 蘋果化」效應已現。《蘋果》既來,「推廣期間」以五元促銷,《自 由》以送賓士應戰,舊時代兩大報則以降價或送飲料接招,價格 戰於焉展開。  價格戰期間,《蘋果》每天印報量維持五十萬到六十萬之間,實 際銷售則從創刊日隨新鮮感漸失而些微下降。初步看來,《蘋果》 應已躋身最大報行列,而其「推廣期間」何時結束,售價究為十 元或十五元,其他各報如何回應,下一波價格戰將是爭奪市場占 有率的關鍵。  報紙賣五元,是典型的割喉之爭,比的是口袋深淺。同樣值得 注意的是廣告。《蘋果》廣告的質與量自創刊以來都有進一步提升 的空間,這或與其被汙名化有關,而《蘋果》整體表現不如預期, 也可能影響其廣告營收。  大致說來,《蘋果》由黎智英商人辦報,把讀者視同資訊消費者 極力滿足其需要。在編採方面,這表現於以斗大標題、巨大圖片、 大量報導,力求方便閱讀,用字亦儘量簡白。同樣地,其副刊對 消費、時尚、美食、旅遊用心經營,已成特色。商人辦報的精神 同樣反映於其每天公開印報量,有別於以大報自居卻不願把發行 量透明化的若干報業騙徒;它也每天刊登「錯與批評」欄,接受 讀者指教。  另一方面,《蘋果》儘管先聲奪人,卻未能一戰而屈人之兵,顯 示其編採及言論表現猶存在不少改進之處。  新聞議題掌握能力欠缺是其一。除了藝人張瓊姿的「車震事件」 尚能引起話題,從創刊日的「首位抗疫英雄捐軀」,即顯示該報議 題掌握能力欠佳;「李登輝貪污三億」尤反映記者老狗變不出新把 戲的冷飯新炒,其間問題不僅出自編輯判斷,主要還在未能有立 即證實的獨家新聞以建立權威。  編採品管太差是其二。版面匿名消息太多、編排橫直並陳、標 題聳動而凌亂、錯別字連篇、屍體圖片橫陳、犯罪現場重建浮濫、 份量不足者硬上頭條,均為其病,凡此均凸顯其品管及新聞專業 有待加強。  言論版份量不足是其三。《蘋果》稿費極高,照說足可規劃並吸 引各方好手為其寫稿,但其專欄及論壇份量不足,亦未能反映言 論市場的多元性,找政治人物每天寫專欄尤為一大敗筆。  掌握議題、編採專業、言論份量、發行及廣告,是為決定報紙 影響力的幾個要素。二十多天可以打一場美伊戰爭,《蘋果》也已 搶占台灣報業灘頭堡,惟其進境,仍取決於它在這些方面的努力。 (作者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Taiwan News周刊第82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53.105
文章代碼(AID): #-tNlES6 (AppleDaily)
文章代碼(AID): #-tNlES6 (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