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 Reed Apr.5
圖片
http://homepage.mac.com/pulpchen/PhotoAlbum55.html
Perfect Day影像
http://homepage.mac.com/pulpchen/clip/iMovieTheater56.html
我需要再提一遍那個故事嗎?關於所有聽了這張專輯的人最終都組了自己的
樂隊那個故事。
轉眼間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這張以Andy Warhol
的畫作為封面,將那根香蕉型塑成搖滾史上最著名水果的專輯,也問世近四
十年了。隨著與六零年代的距離越拉越遠,關於他們的各種傳奇事蹟卻不間
斷地流傳於樂迷之間,一代傳過一代,就像傳遞搖滾族譜一般,所有人都小
心翼翼地將這些故事捧在手上。因為這些故事是如此深刻地闡述著搖滾最初
的貞節與最終的敗德,而這是僅此一次的體驗,永遠沒法用任何方式再被複
製了。
The Velvet Underground,這個有著搖滾史上最奇魅名字的樂隊,集偉大與
破敗於一身的開創者與解構者,幾乎左右著所有人的聽覺記憶。你也許不知
道Nico的晚年竟是如此淒涼凋敝,你也許不知道Lou Reed與David Bowie曾有
過曖昧不明的情愫,你也許不知道Andy Warhol於六零年代在紐約創建的
The Factory左右著此後Pop Culture的走勢,你也許不知道遠在捷克的一場
革命竟也和這個樂隊有關,但你的CD架上少不了這張唱片。
(我想那套Box Set也早被你供在神桌上了)
當十年前我在唱片行以現在想不起來的原因買下這張唱片時,對於這些軼事
傳聞也是一無所知。或許被那根黃色香蕉給吸引了,但有趣的是,那時的我
根本不知Andy Warhol是何許人也。而專輯裡的音樂,對於在Grunge的油漬氛
圍裡打滾已久的我來說簡直清淡地難以想像。【原來這就是經典啊?】,聽
過幾遍後我將它放回CD架,用一種訣別的眼神望向它,彷彿此後不會再相見
的悲壯姿態。然後又是一陣Nirvana與Pearl Jam,【這才是搖滾嘛!】,我
邊甩頭邊露出齜牙咧嘴的竊笑。
可是我錯了。我走過Grunge風暴,踏過Brit Pop潮流,剛跳進Electronic
的游泳池,下一秒漂浮在Post Rock的河流裡;這些舊愛新歡來了又去,
去了又來,音樂喜好以連我自己也無法解釋的速度變了又變,可是只有這張
專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能讓我一再而再地反覆聆聽。
隨著年齡的增加,見識的增長(Hopefully),這張專輯竟可以帶給我完全不
同的體驗;每隔一段時間的溫習,都能讓我從中得到新的啟發。而它也緩慢
地從百名之外,爬到我的All Time Favorite Top 10。嗯,【這才是經典啊】
,十年前的告別對象如今竟成了我的精神標竿。
The Factory位於東四十七街的舊址早已不復存在,曾經眾聲喧譁的Max’s
Kansas City如今和搖滾樂幾乎扯不上邊,The Velvet Underground
除了漂蕩在紐約下城空氣裡的歷史塵埃,究竟還剩下什麼?還剩下Lou Reed。
表演舉行於Chelsea區的Crobar ,這是一家高檔舞廳,平常於此駐場的是
知名DJ如Sasha、John Digweed、Carl Cox之流,沒有人搞得懂為何Lou
Reed會選在這裡表演。但Crobar的硬體設備不論音響或裝潢都是第一流的,
又有許多好看的Hipsters可以欣賞,雖然超出了平常的活動範圍仍勉強可以
接受。
Lou Reed上台前全場不斷高喊著Lou…Lou…Lou,氣氛相當熱烈。會場Young
Kids不多,中年人佔了大多數,樂迷結構和一般的Downtown Gig顯然有相當
差異。Lou Reed當然擔任吉他手的角色,與他搭配的還有一名貝斯手、另一
名吉他手、鼓手與大提琴手,每人都是功力了得的實力派樂手,整晚的音樂
狀態幾乎是沒有瑕疵的。
距離上次看見Lou Reed已是近兩年前的事了,如今他已六十三歲,相當不可
思議的年紀。更不可思議的是看著他精力充沛的演出,你不會有一絲念頭覺
得這是一名六十幾歲的老頭。他當然沒法像其他年輕小夥子在台上做出各種
高難度的肢體動作,但他刷吉他的力道,盯著台下的神韻,駕馭舞台的能力
,以及對於音場的掌握,這些關於表演的大小事仍保有極高的質量;他的身
材維持的很好,沒有禿頭的困擾,也許跟勤練氣功有關。
整晚的Set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我只覺得一閃即逝。大部分的歌曲都是近期專
輯裡的作品,較早期的(或是我叫的出名字的)只有Coney Island Baby裡的
Charley’s Girl、New York裡的Halloween Parade、與Songs for Drella裡
的Slip Away。沒有半首The Velvet Underground時期的歌曲,雖然早在意料
之中,仍免不了些許遺憾。
不過這不影響Lou Reed表演對我的意義,畢竟能欣賞到他的演出,不論唱著
哪些歌曲,我想是大部分搖滾樂迷最想完成的夢想之一。於演唱Slip Away前
,Lou Reed提起了John Cale,他說:【We formed the most influential
band in the rock history.】我想全場不會有人反對這句話;他也提起了
Andy Warhol,他說Slip Away是與John Cale合寫送給Andy的(事實上整張
Songs for Drella就是為了紀念Andy Warhol而生,一張你不能沒有的絕美
唱片),他希望AndyWarhol能在現場,親耳聽到他演唱這首歌。
Lou Reed用誠懇的語調講述著他的好友時,台下觀眾很難不為之動容。我想
他與John Cale間的不愉快,也早成為過往雲煙了。
Encore曲是Perfect Day,一首我從沒想過能親耳聽見的歌曲。當悠揚淒美的
大提琴聲流洩於場館之中,我一度覺得自己真的嗅到了歷史的氣味,那是夾
雜著酸甜與苦楚的味道。如他所說,It’s such a perfect day。
回程的路上我走在人煙稀少的六大道上,抬頭仰望這座不眠的城市。這些高
聳的建物也許能擄獲你的片刻目光,但最終使它偉大的,仍是這些強悍的靈
魂啊。也許逐漸凋零蒼老,但他們永遠會像驅之不去的幽靈般盤旋於這座城
市領空,用自身的羽翼覆蓋著它,指引著徬徨無助的人們下一個出口。
也許我正踏在十數年前Lou Reed走過的足跡上,我得向他致敬。
you can see the hyperlinks version here:
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5208.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193.220.9
推
140.119.201.147 04/22, , 1F
140.119.201.147 04/22, 1F
推
192.192.120.235 04/22, , 2F
192.192.120.235 04/22, 2F
推
140.115.200.20 04/22, , 3F
140.115.200.20 04/22, 3F
推
61.229.42.112 04/22, , 4F
61.229.42.112 04/22, 4F
推
140.112.7.59 04/22, , 5F
140.112.7.59 04/22, 5F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