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個血腥情人

看板Brit-pop作者 (海德)時間20年前 (2005/07/05 10: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專輯開頭的”Soft As Snow (But Warm Inside)”依然帶有微微的Post-Punk影子, 但是扭曲的吉他效果器以及飄忽迷幻的女聲合音,卻掛起了白色的布幕,讓你在錯綜 複雜的空間中迷失。而”Lose My Breath”更是Dream-Pop的形變,Bilinda Butcher 夢吟般的迷幻詮釋,讓圍繞的白色迷霧漸漸濃郁起來。但是接著節奏流暢的 ”Cupid Come”又利用陣陣銳利的吉他撥弦劃開那些布幕與雲團,不過依舊沒辦法看 清夢境的真實,因為隨著而來的吉他暴風又把一切都捲入其中, ”(When You Wake)You’re Still In A Dream”尖銳快速的吉他Riff正是乘著這場 風暴而來,帶著痛快龐克節奏的這首歌,簡直就是MBV撥弦音牆的代表作,然而暴風 終究要歸於平靜,而一切破敗的光景在”No More Sorry”中更顯寂寞疏離。   裡雖然又回到Dream-Pop的底子,”No More Sorry”的層次確實相當的特別 ,這一次樂團嘗試在曲子裡融入了三到四種的聲音層次,又不讓他聽起來太過雜亂。 不過接著的”All I Need”有摸不著頭緒的呈現了張力十足的簡單白色噪音,企圖 為男女對唱的”Feed Me With Your Kiss”帶來聲響延伸的開頭,這是首次MBV製造 了有如雜訊般點密的噪音,但節奏旋律卻不失優美,甚至已經把人聲的強度減弱, 以突顯出白色噪音絕對的力道。而”Several Girls Galore”裡扭曲的翁翁底層噪 音配上主奏Riff的反動串場似乎已經可以嗅出未來”Loveless”的走向,其實整張 專輯都給我們一種風雨欲來,什麼力量正在成長茁壯的感覺,或許有馬後炮的嫌疑 ,但確實Isn’t Anything裡的MBV實在是一個充滿太多可能,以及許多未完成創意 的樂團。   在”Isn’t Anything”發行後,MBV的聲勢突然大漲,各方媒體一律給予好評 ,他們的名聲也逐漸在Indie-Rock圈子蔓延開來,在1988年年底,他們已經是相當 成名的Indie / Alternative樂團,甚至有足夠的名氣吸引大西洋對岸的Sire/Warner Bros唱片,幫他們在美國發行專輯。這時樂團也開始有頻繁的現場演出,不同於錄 音室的交疊製作,現場表演的MBV反而呈現出一種充滿速度與力量的吉他飆奏,充滿 爆裂性的吉他演奏,和總是呆若木雞的看著自己的鞋子,讓他們被戲謔的冠上了 Shoegazer的稱號,當然,這個名詞後來已經不是指現場演出了,而是一種風潮樂風 ,他們也趁著打出名聲之際,接連發行了兩張EP” Feed Me With Your Kiss”和 ”You Made Me Realise”,這兩張EP也很受樂迷支持,甚至有樂評表示 ” You Made Me Realise”是MBV的最佳表現,也是史上眾多出色偉大的EP之一。      就在一切看好的情況下,樂團開始出現了一些波折,首先是主腦Kevin Shields 開始轉型為機車的龜毛人,他完美主義者的神態逐漸在樂團無所事是的打轉中醞釀。 在1989年中,樂團只發行了一張EP”Glider”,這張原本要發展為專輯長度的作品, 卻因為Kevin Shields不滿其中好幾首歌的效果與層次,在大幅刪減廢棄之下,成為了 只有四首的EP。儘管如此,EP當中的”Soon”還是令媒體樂迷如痴如醉,衷心的期盼 著新作品的出現。不過等到1990年春天,全英國的媒體和樂迷都在問新專輯到底什麼 時候會發行,所得到的是一攤如死水般的靜止,就在英國媒體報導Kevin Shields的 龜毛行徑時,過於長時間的製作與錄音,已經漸漸地啃食了”Creation”唱片原本 就不是很穩固的根基。   終於在1990年末,樂團推出了最能表現出新專輯概念的EP”Tremolo”讓樂迷解饞 ,這也是他們賣座最好的EP,曾經打入過UK Top40之內。不過餓到皮包骨的樂迷, 可是等到1991年年底才等到他們望穿秋水,引頸期盼的第二張專輯,也就是”Loveless”。   就算有著EP魔人稱號的”the Verve”與”Mansun”面對前輩My Bloody Valentine 大概也要甘拜下風,早期的六張EP雖然還是在摸索陣痛期,但卻也提供了不少未來發展 的蛛絲馬跡。而最重要的則是於1988~1990年之間發行的四張EP,也就是剛好介於” Isn’t Anything”與”Loveless”之間,從這四張EP可以窺見MBV是如何轉型進化成最 令人熟知的姿態,樂風如何的專變以及白色噪音如何的變化等。再加上這四張EP實驗 與流行兼具,而且之中的歌曲甚少在以後的專輯出現(頂多一張一首),所以變得特別 值得一聽也還有收藏價值。(數量也非常少) -- 原文如下:http://blog.sina.com.tw/archive.php?blog_id=2642&md=entry&id=126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17.175
文章代碼(AID): #12oVNopL (Brit-pop)
文章代碼(AID): #12oVNopL (Brit-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