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Order / Brotherhood
當大家都在感嘆Low-Life的美好傑出時,New Order已經開始醞釀下一張專輯的走向,
當大家都還沈浸在樂團終於推出一張可以與Joy Division媲美的”類”搖滾專輯時,
他們早已馬不停蹄的丟下”Subculture”這張單曲,這就是八零年代的New Order,帶
有不同於他們冷漠電子音效的熱情創作力。
在1985年五月Low-Life後,New Ordrer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出了數張單曲,品質水
準之高完全讓人不敢置信,從專輯裡抽出來發行的” The Perfect Kiss”開始,接連發
行了” Subculture”、” Shellshock”、” State of the Nation”三張S開頭的單曲
,更妙的是這三張S單曲都沒有收進之後發行的Brotherhood裡,可見他們創作慾望確實
是難得一見的強烈與積極。
如何在兩張專輯時間相隔那麼短的情況下,做出相當的區隔,是樂團首先面臨的課題。
畢竟Low-Life是那樣的成功,那麼的受到推崇。我認為New Order在塑造Brotherhood的
個性時下了不少苦工,但是無奈之後大部分的評論還是習慣將這張專輯忽略,只因為它
夾在兩張New Order代表作Low-Lie與Technique中間,但是在我聆聽扭握達的歷史縱貫之
下,我居然喜歡Brotherhood更勝過另外兩張專輯,原因是我在Brotherhood裡看到只有
Joy Division才有黑暗元素的東西,而且還不是鳳毛麟角,而是以某種特別的氣氛停留。
如果你從之前的那些單曲來論斷Brotherhood的走向可能會有點迷惘,那些Syth-Pop、舞
池中央的強烈節奏並沒有被保留到專輯之中,大量的合成器也從專輯裡銷聲匿跡,基本
上這張專輯已經打上搖滾為主的地基,這點與上一張專輯相同,但是地表上建構出什麼
樣的建築物,就是全憑當時的創意發揮呢。然而我的欣賞立場卻是覺得Brotherhood不偏
不倚,它就是如此特別的存在,只是我們被New Order更炫目的歌曲所吸引,而忽略它某
些綺麗的元素。
如果說冷漠疏離、低調徬徨的氣質是扭握達的本性,是他們從JD時代一直存在於他們靈
魂內的精神,那他們也在這張專輯裡發揮了調和酸鹼度的最佳本事,讓專輯佈滿了Syth-
Pop般輕鬆浪漫、不羈流暢的旋律,但是又在歌詞寓意和環境氛圍裡添加了那天然的苦澀
滋味,雖然感官的天平微微地向搖滾的一邊傾斜,但是合成器流行樂的影子還是藏在每一
個優美的角落,等待你的挖掘,而喜歡跳舞歌曲的樂迷,一首” Bizarre Love Triangle
”相信就已經足夠滿足他們酸甜交織的舞動靈魂了吧。
吉他在這張專輯裡佔了非常重的份量,隨處可見Bernard Sumner不斷地變化演繹方式,
佔據了大部分的高音頻空間,這是以往比較少見的。當然New Order樂器裡面的一哥還是
Peter Hook的Bass,他在每一張專輯裡主宰著樂器的張力、歌曲的主軸,與擔任Solo的
位置,但在Brotherhood裡卻與吉他聲線相輔相成,,把專輯帶入某種充滿矛盾的黑暗,
不,應該說一個迷濛的灰色地帶,如同專輯封面呈現的感覺一樣。
Gillian Gilbert在這張專輯的鍵盤份量減少了些,反而是拿起吉他和Barney此起彼落的
組織起象徵性、音感性、簡單化的吉他空間,這也讓專輯少了些許綿延淒迷、如鍛帶般
的延伸鋪陳之音,所以專輯轉變為充滿鏗鏘之氣的感受,換句話說也讓專輯充滿了前進
的陽剛氣息;而Stephen Morris的鼓擊更有點重回Joy Division時代的空盪無涯,但是
卻添加了許多舞曲的味道與節奏感,進而呈現出一種充滿了力道但又呼應著樂曲深處的
虛無晃蕩一樣,此種鼓點聲響再也沒有出現在其他專輯裡,彷彿為Brotherhood特別訂製
的套裝。
到底New Order呈現出什麼樣的搖滾姿態呢?我只能說他們就像Prototype一樣難以定義,
帶著新浪潮的灰燼脫穎而出,但又殘存著David Bowie的影響。但這張專輯裡又走出一番
新天地,有著Syth-Pop的美妙旋律,卻踩著固定的Alternative-Rock的步調,一顰一笑都
染著他們獨有特別色彩,乍看之下是個灰色堅硬的外殼,但是裡面卻透著令人嚮往的美好
顏色。
吉他與貝斯不斷隨著節奏上升也是Brotherhood的特色之一,有時候會覺得他們兩個
(加Gillian就三個)互飆的有點不像New Order的風格,但是這樣就造就了這專輯與眾
不同的樂器個性。而他們所擅長的Dance Cross Rock以及搖滾與電音混合的作品卻不
明顯也不突出,這也是評論為什麼比較喜歡Low-Lie與Technique的主要原因,也有人
不喜歡奇異的三角戀愛突兀的舞曲風格被擺在專輯的中間,卻沒有串連延續,但是我
個人認為這樣轉化而下的些許黑暗風格甚對我的脾胃。
當然這張專輯也有很多非常”扭握達”的地方,一樣只有九首歌,長度約莫也只有四十分
鐘,甚至專輯名以及歌名都跟歌詞本身沒有什麼關係,很高興他們還保持著這寫有趣的傳
統,因為有時候非要看到這種惡趣味才能激起對扭握達的聆聽樂趣。
Paradise 就冷小姐絕對是這首歌的主角,樂園走著舞曲的步伐卻是展現不折不夠的搖
滾詮釋,那種黑夜無奈的愛戀情緒讓人想到同時發行的單曲” State of the Nation”,
如果Syth-Pop也有黑暗分支的話,這首歌絕對是寂寞浪漫的箇中翹楚,因為那樣舞動的黑
暗腳步居然如此清晰。
Weirdo 吉他搖滾是唯一的合理解釋,流暢痛快的旋律配上大塊爽朗的吉他Riff,有如
黑夜裡的海灘營火晚會,配合著潮汐與Barney時而激昂、時而輕鬆的神情,屬於New
Order美好的進行式歌曲,完全嗅不到任何電音的元素,他們純粹的用樂器搖滾著。
As It Is When It Was Bassline帶頭的浪漫新浪潮歌曲,帶有顆粒般質感特別的青春
氣息,但是中段後令人完全喘不過氣來的樂器互飆與口白又證明這可不是普通的流暢歌
曲,兩段式搭配的巧妙有趣,直到結尾都享用著那特別的吉他聲線,飛越之感意猶未盡。
Broken Promise 吉他聲線與Basssline分別佔據一個聲道,交互攻擊配上龐克般的快速
節奏,完全被吉他統治的一首歌,Barney髒髒地表現出彷彿後龐克時代才有的狂亂音符,
非常一氣呵成的快歌,聽罷會有不斷想要重複的爽快感,這在New Order的作品裡可不常
見。
Way Of Life 專輯開始游離著電氣因子,氣氛亦趨黯淡,但是Bernard的吉他聲響依然
綿密蔓延的更盛以往,尤其是後段彷彿彈斷弦的激烈演出更是前所未見,享受著浪漫輕
鬆的同時,卻也品嚐到了生活的無奈與平凡。
Bizarre Love Triangle 這首歌可能是New Order最為人知的招牌歌曲,儘管全面革新
的電子節奏和迷濛鍵盤塑造著歌曲的型態,但不管是Dance-Beat還是Syth-Pop,我們都
不在乎,因為這首歌擁有純粹美好、無暇剔透的旋律,光是任何一段都人叫人迷戀不已,
更何況他黑暗中帶點酸甜感受的特別歌詞,彷彿讓所有三角關係裡的情侶都留下感傷的
眼淚,完全鶴立雞群的一首佳作。
All Day Long 總算讓人盼到了電氣化的合成器音樂,但是卻憂傷疏離的有點不近人情
,不是應該掉入無憂無慮的浪漫情懷中嗎?為什麼鍵盤產生出來的效果竟然如此無奈,
除了聆聽完BLT的副作用以外,應該是歌詞雖著灰色的橋段發酵,創造出一種矛盾的感受。
Angel Dust 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歌曲,從灰階的變化裡徹底墮入難解的黑暗中,雖然節
奏一貫地呈現出單點鼓的俗味,但還是不能掩蓋那種另類的科技敗壞感受,呼喊的人聲
和淒厲的吉他聲線宛如銀翼殺手的特別環境配樂,尤其鍵盤合成器和吉他貝斯相互負責
的間奏互相輝映,更顯落寞疏離。
Every Little Counts 可愛爆笑噴飯無俚頭的特別空心吉他浪漫演出,除了弱智搞笑
的歌詞以外,這首添加了旋律的緩慢結尾絲毫不能沈澱心靈,只能仔細聽著Barney的偷
笑,然後跟著他笑,接著忘了這場搖滾之旅。喔,後面有噪音,別忘了聽。
矛盾是我最常用來形容Brotherhood的詞彙,樂團想要創造出一張搖滾為主的專輯,但是
在電音的銜接上面不如其他經典作品,想要表現的黑暗質感也沒有貫徹到底,概念性也
頗為薄弱,但是不知道為何我就是非常喜歡這張專輯特殊的矛盾之處,因為他是那樣的
不完美,是那樣特別的存在,每一首歌動聽的程度不遜於任何專輯,誰說專輯一定要成
就什麼豐功偉業。這樣的Brotherhood,一樣可以帶來非比尋常的感動,我們已經忽視
這張專輯太久,他值得任何美好的讚美與感動。
請讓它獨立而美麗的矗立著,謝謝。
--
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hydel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86.120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