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Pinkfloyd
第一次聽到Pinkfloyd的名字,是十三歲時在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中看到的。書
中男主角海安最愛的歌是「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當時雖然還沒聽過他們的歌
,但在故事的鋪陳下,幻想出另外一種風味,那是帶點頹廢、脫離、與不可一世的自我。
幾年後聽了許多版本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卻比較喜歡Korn翻唱的。他們
將Pinkfloyd的三個Part集合為一首,感覺更鏗鏘有力,情緒的起承轉合也更為濃縮精準
。唯一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在Part II最後那段不吃飯就沒有布丁("How can you have
any pudding if you don't eat your meat?")的口白沒有放進去。這段口白會讓我覺得
遺憾是因為它沒有前面歌詞的暗喻,也沒有副歌直接的反抗言詞,反而以平常生活中時常
聽到父母或師長在咆哮的白話來表達,讓聽眾能由自我本身的例子去聯結到這首歌所要表
達的重點。
我喜歡在讀書的時候放《Wish You Were Here》這張專輯,當中的吉他聲能夠讓我平靜下
來。起初我只認為「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很好聽,電吉他雖然慢卻迷人得勾魂
,加上Part 1第四分鐘鼓聲打進,耳朵簡直要為之融化。後來才曉得原來這首歌是要獻給
前團長Syd Barrett,他因為嗑藥導致精神問題而退團,之後再聽到這首歌都會因為背後
的故事很感動。
另外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是收錄在《Obscured By Clouds》中的「Wot's...uh the deal」
,是清淡小曲,不過每當失意的時候聽都能莫名從中得到些釋懷的力量。鋼琴與吉他搭配
得天衣無縫,Gilmour也唱得動人。
Pinkfloyd的歌曲節奏多為緩慢,但每個樂器以及歌聲都恰如其分,不會過多的賣弄,也
沒有過少的遺憾。我不會樂器,當然無法了解當中的技巧性,不過就連我這種不懂樂器的
人也能從純樂器中被感動。他們真的好適合在獨自一人時聽,連心都會跟著被融蝕。
橫跨了幾十年,Pinkfloyd的創造者Syd Barrett和鍵盤手Richard Wright相繼過世,留下
的旋律始終依舊撼動許多人的心。
http://loveisnoise.blog125.fc2.com/blog-entry-114.html#more
--
http://loveisnoise.blog125.fc2.com/
耳朵很搖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6.110.44
推
07/26 22:22, , 1F
07/26 22:22, 1F
推
07/27 04:32, , 2F
07/27 04:32, 2F
推
07/27 06:50, , 3F
07/27 06:50, 3F
推
07/27 11:23, , 4F
07/27 11:23, 4F
推
07/28 06:41, , 5F
07/28 06:41, 5F
推
07/28 13:30, , 6F
07/28 13:30, 6F
推
07/28 13:38, , 7F
07/28 13:38, 7F
推
07/28 15:27, , 8F
07/28 15:27, 8F
→
07/28 23:44, , 9F
07/28 23:44, 9F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35
53
54
98
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