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0-Looks Just Like the Sun

看板Brit-pop作者 (New York Dolls)時間22年前 (2003/08/08 00: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Looks Just Like the Sun 2003/6/18 8pm Broken Social Scene at Other Music(NYC) 昨晚被Mogwai轟炸地有點不醒人事,早上起床時兩個人都有點精神不濟。不 過還是依照既定的行程往格林威治村(也就是俗稱的西村)出發,一路逛回東 村。 我們坐E Train直達曼哈頓島西邊14 Street和8 Ave.交接的地鐵站,出站之 後延著Greenwich Ave.和Bleecker Street通過格林威治村的心臟地帶。 紐約人習慣稱這裡為村子 (the Village),是紐約同性戀者、藝術家、波西 米亞族的大本營,給我的感覺像是充滿時尚感的東村。這裡沒有東村的龐克 族和年輕嬉皮,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藝術家裝扮的文藝青年和收入較高的城市 菁英。延著 Bleecker Street兩旁是各式各樣充滿特色的個性商店,有外表 看起來就很可口的餐廳、煙草和打火機的專賣店、花枝招展的情趣用品店 ( 類似倫敦的SOHO),和一些專賣電音黑膠的小唱片行。 星期三的午後格林威治村是悠閒的,路上幾乎沒有行人,更別說是觀光客, 連經過著名的Gay Street都顯得冷冷清清,不過這種溫度卻是逛街的好時機 。我們逛著逛著突然在 Bleecker Street左手邊發現一家從外觀上聞起來氣 味就很好的唱片行,名為 Rebel Rebel。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開一家唱片行 ,這間店絕對是最好的範本。整間店不論門口、窗戶、牆壁、櫥窗、櫃台都 貼滿了各式各樣的搖滾貼紙和海報,店裡空間不大但是目光所及盡是各種珍 稀的搖滾寶藏,不論看過或沒看過的,聽過或沒聽過的,或是曾經聽過但從 沒看過的。牆壁上有著 Madonna出道以來所有的七吋黑膠單曲,各式各樣的 David Bowie簽名唱片(老闆顯然是一個瘋狂的Bowie迷), the Verve絕版銀 色海報,不知從哪裡弄來的 U2/Achtung Baby白金唱片,十年前甚至更久以 前的NME或Melody Maker,還有超過一百種讓我嘆為觀止的Box Set。 這間店是為八零年代的搖滾樂迷而開的,他沒有太多老搖滾的收藏,九零年 代之後的另類風潮在這裡也只是點綴,這裡的靈魂是 Paul Weller、Smiths 、 David Bowie。馬瓜來紐約之後找遍所有唱片行從沒找到而且早已絕版許 久的 This Mortal Coil/4 CD Box Set竟然也在這間唱片行的牆壁上給找到 了。我永遠記得他發現這一套 Box的神情,當然他乖乖地走去櫃台結帳了。 來紐約之後已經逛過不知道多少家唱片行, Rebel Rebel還是再度讓我們驚 豔,What a City! 逛累了在Blue Note附近的Wendy's隨便吃了1美元的漢堡之後往NYU方向移動 ,經過 Washington Square時心血來潮想進去證明一下傳說中的紐約毒品交 易勝地究竟是真是假,於是我們鬼鬼祟祟地從側門進去。之前已經來過很多 次可是從沒發生什麼事情,這次在裡面晃了老半天還是沒人理我們,於是悻 悻然地準備離開時突然有一個胖胖的黑人女人出現在我們旁邊,開始跟我們 搭訕。反正我們根本沒有買的打算,只是純粹出於無聊的好奇心,所以也樂 得跟她一搭一唱,然後再喬裝成自己是英文不太好的日本觀光客,就這樣跟 她亂聊了一陣子。最後發現事態不對,再聊下去可能下不了台了,才以身上 沒錢為理由匆匆離去,好險她沒追上來。不過也獲得了一個寶貴的結論,如 果以後真的有人想去 Washington Square試試,沒有殺到五折以下絕對別當 冤大頭。 出了 Washington Square延SOHO逛回東村,抱著點貨的心態把幾家常逛的唱 片行逛完之後再度回到宛如迷宮的紐約地下城,坐著熟悉的路線來到 Canal Street。晚上看表演前和碩彥約好先來和合餐館一趟。 一如往常約在中國城的麥當勞前,我們以最快的腳步邁向和合,此時只有他 的廣州炒飯可以安撫異鄉遊子的心。大家一邊滿足地吃著自己面前一大盤的 炒飯或炒麵一邊討論下午的 Rebel Rebel和This Mortal Coil,反正只要音 樂尚在的一天我們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 吃飽之後匆忙趕回 Other Music,排隊的人潮比我們想像還多。據地頭蛇碩 彥表示美國東岸另類音樂領導品牌 Other Music不但有最新最齊的好貨,也 時常舉辦這種現場表演活動來回饋顧客,當然都是免費的。然而店裡空間有 限,扣掉樂團的樂器和場地本身的CD櫃頂多容納一百個人,所以得早點排隊 以確保順利入場。過去兩年因為各種原因使得碩彥從來沒有在 Other Music 裡看過表演(然而我相信他在裡面至少消費了一千張CD和LP),比如說因為突 如其來的大風雪使得 Yo La Tengo新專輯Summer Sun的首賣簽唱會被迫取消 。原本以為今晚的 Broken Social Scene可以打破這個魔咒,畢竟只是個剛 出道幾年的中型團體,沒想到還是吸引了一堆人來排隊。 Broken Social Scene是來自加拿大的樂團,一開始是由幾名玩Post-Rock的 樂手組成的臨時Project,後來團員越加越多,去年發行 You Forgor it in People時已經儼然一副明日新星之姿,團員們也開始認真地巡迴世界準備打 開國際知名度。 我們一面排隊一面擔心自己擠不擠地進去,排隊過程有工作人員來發漂亮的 Broken Social Scene 名信片也有街頭流浪漢來要零錢,這就是紐約。我們 最後一致認為入場人數會在我們前面幾位停住,更精確地說我們應該會剛好 被摒除在門外,果不其然。八點隊伍緩緩向店裡移動,走走停停,就像搭捷 運一樣我可以想像工作人員正努力要求觀眾盡量往店裡移動,這樣可以擠出 更多的空間,當我們好不容易繞過轉角終於到達門口時,隊伍停了下來。看 看裡面,只能用人滿為患來形容,預言果然成真了。 門口的店員大概以為我們三個是遠渡重洋而來的樂迷,就在我們摸摸鼻子準 備轉身離去的時候他把我們叫了進去,就這樣我們幸運地搭上最後一班列車 。透過擁擠的背影好不容易才看清楚前面的情況。 Broken Social Scene當 晚來了七名團員,演奏了新專輯裡大部份的歌曲,其中一首我最愛的Almost Crimes還臨時找了一名現場觀眾Steve上台充當男主唱。Almost Crimes也許 會成為今年我的Top 1 Single,簡單有力的鼓擊直指人心,男主唱一副心不 在焉的唱腔雖然要死不活卻可愛極了,尤其我愛死了女主唱 Emily充滿爆發 力的沙啞嗓音,聽她有點神經質的聲音好像一切事物都變得不再重要,Just Keep Listening。 Broken Social Scene也喜歡團員大搬風這一套,雖然不若 Hidden Cameras 誇張不過每個人也都十項全能(難道從加拿大來的樂團都這樣),每一首歌都 由不同的團員演唱,隨著表演接近尾聲逐漸有觀眾離去,而我也慢慢往前移 動,除了把Broken Social Scene看清楚之外也順便欣賞Other Music裡的美 麗風景。 九點左右表演結束,觀眾陸續散去,團員和店員留下來收拾樂器及整理場地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CD和奇異筆準備向前騷擾團員一番,沒想到全場觀眾 都走光了只剩我一個人還在裡面,處境變得有點尷尬。不知道是紐約客不喜 歡簽名這一套還是 Broken Social Scene還不夠紅(我認為是後者)。既然連 CD都帶了也不想空手而歸,於是我觀察一陣之後決定找看起來最有親和力的 吉他手。 我把CD和奇異筆拿給他說明我的來意,他顯然很興奮,我不經懷疑我會不會 是第一個找他簽名的樂迷。他仔細地用紅色奇異筆在CD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 ,然後小心翼翼地交還給我。 雖然直到回台灣之後我怎麼努力研究還是看不出他到底簽的是什麼,然而我 永遠記得簽完名之後我們彼此向對方說謝謝,然後緊緊地握手並且交換一個 燦爛的笑容。 Other Music地址:15 E. 4th Street,New York,NY10003 網站:www.othermusic.com Broken Social Scene網站:www.arts-crafts.ca/bss/ 當日的表演照片:www.shutterfly.com/osi.jsp?i=67b0de21b32352b945a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204.37
文章代碼(AID): #_CduUF9 (Brit-pop)
文章代碼(AID): #_CduUF9 (Brit-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