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韓流中國化傳奇

看板CN_Entertain (大陸綜藝節目(陸綜板))作者 (新希望)時間8年前 (2016/01/18 13:47),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取自亞洲週刊 文章相當的長 但建議大家靜下來可以看一看 我們在彼此內鬥的同時 中國南韓在此間做了多少事情 讓彼此國家的影視產業發展得更好 -- 韓流中國化傳奇 改變中國創意產業 提升兩國軟實力 朴春蘭 2016年1月24日 第30卷 4期 中國電視近年最紅火的是韓版綜藝節目,從《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 兒》,到破天荒的央視一套《了不起的挑戰》,這些從韓國引進節目模式的中國節目,創 造了「韓流」中國化的傳奇。大批韓國台前幕後精英以中國為基地,他們在中國的收入超 過韓國。中國公司更透過收購韓國娛樂公司,從上游即介入,改變了中韓兩國的創意產業 鏈,也提升了兩國的軟實力。 《奔跑吧兄弟》 朝鮮一月六日宣布的氫彈試驗把中國蒙在鼓裏,而中國的觀眾,這時可能正欣賞著源自韓 國的綜藝節目。朝鮮半島南方的韓國,近年以大量的綜藝節目佔據中國半壁江山,這股新 韓流的特色是中國化,包括《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乃至破天 荒在央視一套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戰》,不僅節目版權購自韓國,甚至整個製作班底從韓 國搬到中國,而中國資金與人才更是從上游即介入,透過入股收購韓國製作公司,引進韓 國綜藝節目,造就新的創意價值鏈。近年來源自韓國的中國綜藝節目超過二十個。新韓流 更使不少韓星在中國的收入超過韓國,改變了中韓兩國的創意產業鏈,也提升了兩國的軟 實力。 要問中國電視二零一五年最紅的是什麼,答案肯定是韓版綜藝節目。過去的一年,中國電 視市場迎來了綜藝節目的盛世,確切地說是引進韓國節目模式的盛世。各大衛視頻頻出招 ,大手筆買進節目模式,高價請來「韓援」製作,紛紛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央電視台一套也搭上了二零一五年戶外真人秀的末班車。這檔名叫《了不起的挑戰》的 全新戶外真人秀,在週日晚八點這個黃金時段播出,央視甚至佔用了《新聞聯播》來播放 節目預告。央視主持人撒貝寧、相聲演員岳雲鵬、演員沙溢、阮經天、名嘴華少,還有心 理分析師樂嘉擔任固定班底,這檔節目沒有太大牌的明星,成員們深入多個行業,體驗各 個行業的酸甜苦辣,並在過程中完成一系列製作組給出的挑戰任務。 《了不起的挑戰》是央視在近年來第一次如此大張旗鼓地涉足真人秀綜藝節目,節目的原 版為由韓國MBC電視台製作、在韓國播放已逾十年的《無限挑戰》,由韓國名嘴劉在石等 人主持,經歷過數次成員變動,但收視率一直維持在百分之十以上。央視此次向韓國MBC 購買了版權,邀請中國知名節目製作公司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及韓國MBC共同操 刀,韓方派出《無限挑戰》核心人員六十多人,包括資深製作人、編劇、現場導演、攝像 、後期剪輯等,與中方配置對應。 網友驚呼:央視你變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央視一直都是一個嚴肅、無趣的平台,彷彿總跟綜藝、娛樂有著十萬八 千里的距離,這次《了不起的挑戰》在播出前,觀眾就曾頻頻發出質疑,擔心央視會把這 檔韓國王牌綜藝做砸,做出又一個傳播主流價值觀、只有「寓教」、沒有「於樂」的綜藝 節目。然而,節目在播出兩期後,卻出乎意料地成為了近期大熱的綜藝節目,口碑爆棚, 第二期的收視率也達到一點七零六。更讓人意外的是,《了不起的挑戰》破天荒地在八零 、九零後聚集的網站 Acfun 和 Bilibili(視頻彈幕網站)得到了大批粉絲,在 Bilibili,《了不起的挑戰》兩集播放量已經超過兩百萬,穩佔首位,網友更是大呼:「 我竟然上網看央視的節目!」節目中的明星嘉賓玩得起,其中,華少與阮經天嘴對嘴啃包 子的片段,更是被網友用各種方式惡搞、傳播,網友驚呼:「央視你變了。」 這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次引進韓國的綜藝節目,在過去幾年央視不乏一些高收視的綜藝,但 卻始終無法捕獲年輕觀眾的心,而這次,韓國節目模式給央視帶來了機會。 這似乎已經變成了二零一五年中國電視,尤其是綜藝節目的常態。據不完全統計,二零一 四年各衛視頻道正式引進十二檔韓國版權節目,佔引進節目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八,目前韓 國螢屏百分之七十二點四五的熱播綜藝節目都被引進到中國,韓國綜藝在中國螢屏佔比高 達百分之四十三點二七。從二零一三年湖南衛視引進韓國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和《我 是歌手》取得成功後,中國的綜藝界就幾乎被韓國節目模式一統天下。 二零一五年前三季度各省級衛視綜藝節目點擊量冠軍,又是一檔引進自韓國的綜藝節目,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以一百零一點八億次的點擊量位居首位,而第三季目前正在熱播。 《奔跑吧兄弟》是韓國節目模式中頗具代表性的例子,原版為韓國SBS電視台的《 Running Man》,浙江衛視從韓國SBS電視台收購版權,以中韓合作的模式進入中國電視市 場。版權方韓國SBS電視台獲得了約三百億韓元(約兩千五百萬美元)的利潤,一度藉此 扭虧為盈。 得益於韓國原版節目已經在中國大陸累積了一個龐大的粉絲群體,《奔跑吧兄弟》也自然 得到了許多關注,每期節目成員們通過團隊或個人形式完成任務,通過各項節目組設置的 遊戲,決定勝者。明星們互相追逐、肉搏、背叛等等戲碼不斷上演,遊戲沿用了韓版的「 撕名牌」環節,每位嘉賓背後都貼著寫著自己姓名的名牌,成員們互相撕名牌,被撕掉名 牌者則出局,無法繼續遊戲。《奔跑吧兄弟》由搞笑形象深入人心的中國演員鄧超做領隊 ,香港藝人王祖藍、Angelababy 等為固定班底,其中有一期邀請了韓版的固定班底來到 中國,與中國版的成員們對決,讓「跑男粉」大呼過癮;最近一期節目更是請來鄧超的妻 子「甄嬛」孫儷做嘉賓,上演一場「夫妻對撕」。 因為這檔節目,「撕名牌」的遊戲形式在中國各個地方風靡,學校、公司的戶外活動變成 了「撕名牌」的戰場。 除了一些在韓國國內已經取得成功的綜藝節目,甚至出現多數還在研發階段就已被中國電 視台看中的情況,SBS、MBC、KBS三大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需要提前預訂版權。目前,韓國 的一線節目版權已被中國公司買盡,連二三線節目也遭到哄搶,中國電視界幾乎要把韓國 的綜藝模式「買空」。 浙江衛視曾經引進過一檔真人配對節目《牽手愛情村》,慘淡收場。它的原版在韓國國內 算不上大紅大紫,雖然期間因為嘉賓的自殺等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觀眾的談資,但它從 來都算不上一檔非常成功的綜藝節目。即便是這樣,浙江衛視還是選擇巨額收購它的版權 ,請來《牽手愛情村》的原版製作人馬製作這檔全素人(普通人出演)真人秀節目,而在 請來原班製作團隊的同時,還必須要為每位韓方工作人員分配一個隨行翻譯,製作成本可 想而知。中國資本也將觸角伸向韓國影視文化產業,韓國節目模式引進價格水漲船高,攀 升至原來的八到十倍。 這樣的現象在中國的電視市場已經成為常態,打開電視,引進的韓國節目模式已經佔據了 中國電視市場大半壁江山。 最初韓國對中國的文化輸出始於韓國電視劇,中韓兩國一九九二年正式建交,一九九三年 韓國電視劇《嫉妒》在中央電視台播出,開啟了韓劇登陸內地螢屏的序幕,隨後內地陸續 播出過幾部韓國電視劇,韓流開始在中國大陸萌芽。中央電視台影視劇頻道曾引進過多部 韓國電視劇,《愛情是什麼》、《澡堂家的男人們》等,但真正引起韓劇熱潮的是《藍色 生死戀》、《大長今》這兩部韓劇,《藍色生死戀》曾在中國二十一個電視頻道播出,《 大長今》讓李英愛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但之後,韓國電視劇走向低迷,《藍色生死 戀》之後,與其題材相近的悲劇愛情故事如《天國的階梯》、《冬季戀歌》等的出現,讓 中國觀眾逐漸審美疲勞,更被觀眾戲稱韓劇有三寶:失憶、絕症、車禍。 從二零零六年起,央視銳減韓劇播出數量,地方台也不再專寵韓劇,韓劇熱開始降溫,韓 流在中國進入一個緩慢的發展期。就在這段時間,韓國的綜藝節目在字幕組的努力下,非 官方地進入了中國,二零零六年,南方電視綜藝頻道引進播出了韓國綜藝節目《X-MAN》 ,一檔在韓國本土收視率居高不下的綜藝節目。當時南方電視台將這檔節目原封不動引進 到中國,沒有配音,只加了字幕。從二零零八年開始,韓國三大電視台打著「真實類娛樂 節目」的旗號推出各類節目,拍攝明星的真實生活,明星戶外真人秀的《家族誕生》、明 星脫口秀節目《強心臟》以及明星虛擬結婚《我們結婚了》等收視一路飄紅,而隨著中國 視頻網站的興起,也培養了範圍更廣的一批韓粉,為之後電視台正式購買版權打下了基礎 。 網絡助觀眾接觸韓國文化 網絡的興起為中國觀眾拓寬了接觸韓國文化的渠道,但即便如此,近幾年隨著英劇、美劇 、日劇等的衝擊,以及韓劇觀眾多為低收入低學歷群體等的報道層出不窮,韓劇市場仍然 在縮小,《繼承者們》與《來自星星的你》被視為韓劇的短暫復興,卻也再無當年的韓劇 盛世。 韓劇雖然走向低迷,但韓劇裏的明星卻在中國擁有了大批粉絲,於是出現了韓國明星赴中 國撈金的熱潮。最早期的代表為韓國歌手兼演員安在旭、最早期的偶像團體H.O.T、演員 蔡琳等,而當時最典型的就是演員張娜拉與秋瓷炫,這兩個在韓國都稱不上是一線的女演 員,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主攻中國市場。二零零五,張娜拉和劉亦菲、徐靜蕾等合拍了電 視劇《豆蔻年華》,正式拉開了自己闖蕩中國影視圈的序幕,在這之後的八年中,她總共 參演了十三部影視劇,其中十部是在中國拍攝完成的。 當時韓國電視劇普通演員的平均月薪約合人民幣一萬元左右,張娜拉在沒人來中國的時候 主動來了,在蛋糕分配中也就佔了優勢地位,當時她的平均商演酬勞為三首歌二十萬人民 幣左右。而秋瓷炫至今更是在中國拍攝了十八部電視劇,其中最為家喻戶曉的是湖南衛視 的《回家的誘惑》,這部劇改編自熱播韓劇《妻子的誘惑》,雖然其出軌、報復、離婚等 內容引得觀眾吐槽,仍然以百分之五點二一的收視率及百分之二十六點七的收視率,位列 全國同時段第一,而這兩位韓國女星至今還活躍在中國影視圈。 金秀賢六分鐘賺六百萬 「都教授」金秀賢、「長腿歐巴」李敏鎬、「國民女神」全智賢近兩年在中國也是炙手可 熱,商家紛紛開出天價代言費,李敏鎬更是登上了中國春節晚會的舞台。金秀賢在江蘇衛 視的《最強大腦》露臉六分鐘,被曝淨賺六百萬人民幣(約九十三萬美元),而在去年三 月和四月間,他在中國代言了十六個產品,保守進賬約一點一億元人民幣,是在韓國的三 倍之多,二零一四年他的代言更是達到三十五個。 演唱會票價炒至一萬六千 在中國擁有龐大少女粉絲群體的韓國偶像團也都是中國土豪砸錢的對象,韓國男子團體 Big Bang一五年十月在澳門的演唱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一張原價一千八百八十八港幣 (約二百四十美元)的VIP票甚至被炒到一萬六千塊,進場前幾個小時,門外已經是人山 人海,少女們手舉著海報、熒光棒,興奮不已。作為在中國最紅的韓國男團之一的EXO更 是讓中國粉絲幾近瘋狂,EXO成員KAI的二十一歲生日,中國粉絲買下了韓國體育報刊的版 面,刊登了「生日快樂」的祝福廣告;還在公交車和地鐵站設置了用中韓英三國語言祝賀 KAI生日的大型廣告牌。 韓流就是這樣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一個話題結束了,總還會有另一個熱點持續,一波接 著一波從不間斷。韓國文化產業興起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換言之它的發展只有短短二十年 的歷史,卻成為本世紀韓國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提供的數據顯示,二零一四年韓國文化產業的輸出額達到五十四億 美元以上,與二零一零年的三十一億美元相比,四年間促成了二十二億美元的增長。不僅 如此,由韓國流行文化的輸出也帶動了化妝品、服飾、食品以及觀光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根據韓國文化產業交流財團的資料,二零一四年因韓流而產生的經濟效益約為十二萬五千 五百九十八億韓元(約一百零三億美元)。 為何韓國的文化產品在中國有如此大的魔力?這緣於韓國一直以來對內容為王的堅持和市 場定位的精準,韓國的綜藝節目緊緊抓住了觀眾的需求—好奇心與窺探慾,在影像傳播環 境下,為滿足人類本能的窺探慾,電視節目漸漸向本體回歸,呈現日常化、真實化的趨勢 。人們往往對神秘的、未知的事物心馳神往,明星的生活對於普通觀眾而言便是如此,人 們印象中的明星總是高高在上,處於神秘光環之下,普通人很少能知曉他們的生活情況。 縱觀許多韓國綜藝節目,大多數模式都試圖將明星放入一個真實的生活環境中,真人秀採 用紀實的手法,努力刻劃一個真實的人。 虐待明星是賣點 大眾不再需要站在神壇上、用來供奉的明星。這樣的環境和趨勢,要求明星放低姿態、貼 近大眾,滿足大眾希望看到作為普通人的明星的願望。從這兩點而言,韓國的綜藝節目都 做得淋漓盡致,經常可以看到節目中,明星們窘迫、尷尬的一面,「虐明星」已經成為綜 藝節目的主流。可以說這與以往中國的綜藝節目相比是具有極大顛覆性的,過去幾年中國 的綜藝節目主要集中在「晚會」、「選秀」類,明星永遠是高高在上的,在舞台的中心, 即便是選秀類的節目,明星作為評委也是具有定生死的決定權。而韓國綜藝,如《我是歌 手》、《蒙面歌王》等,都是讓大眾與明星的位置調換,明星變成了參賽者,在舞台上「 廝殺」,而淘汰誰、留住誰的決定權由觀眾來決定。 同時,中韓兩國的價值觀大體上都是一致的,西方文化更強調「個人」,東方文化更強調 「倫理」。歐美的真人秀幾乎無一例外地包含了「美國夢」的母題,更多的是刻劃通過個 人的奮鬥取得成功的過程,從整個中國社會來看,比起個人奮鬥,更加關注的還是古老的 宗族、倫理、家庭這些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從韓國購買版權的《爸爸去哪兒》能夠貼合進 中國社會,達到如此的「接地氣」,和節目播出後幾乎零差評的社會反饋,收視率極高。 《奔跑吧兄弟》、《兩天一夜》等團體競技的內容也更適應中國觀眾的訴求。 據里昂證券的資料顯示,韓國政府二零一三年投入五十億美元支持流行文化產品出口,韓 國政府還計劃至二零一七年將出口投入翻一番。目前,韓國政府在文化傳媒方面的預算約 為五點三萬億韓元,佔政府支出的百分之一點四,並計劃至二零一七年增至七點八萬億韓 元,將佔政府支出的百分之二。 金大中提「文化立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金融危機來襲,低成本的文化產業成為了帶動經濟復甦的首選。韓國 早在一九九四年設立了「文化產業機關」,但真正開始大力推行是在一九九八年金大中上 任總統以後,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口號。二零零零年設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 委員會」,同時在各地設立文化產業支援中心。現任總統朴槿惠上任後就一直強力推動創 意經濟,二零一三年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未來創造科學部聯合發表了《韓國文化產業對 外輸出促進方案》,大力推動韓國文化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出口和傳播。 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扶持不僅僅體現在產業上面的政策及經濟支持,同時也設立眾多獎 項嘉獎和鼓勵站在韓流中心的歌手、演員等。其中最具份量的當屬韓國文化藝術大獎,一 年一度的韓國大眾文化藝術大獎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主辦、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主管, 從二零一零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在中國擁有數萬粉絲的韓國偶像團體 Big Bang、Super Junior等都曾經被授予該獎項,曾以《我的野蠻女友》、《來自星星的你》紅遍亞洲的全 智賢更是獲得了一五年度的總統表彰,這與流行文化一直難以登堂入室的許多國家相比, 是一個極大的突破,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不再是娛樂大眾的消遣,而是影響韓國國民 經濟的重要元素。 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韓國文化振興院,振興院成立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七日,是為了更 加高效地支持文化產業的振興與發展,構築綜合支援體系,實現成為世界五大文化強國的 偉大理想。 韓文化振興瞄準中國市場 作為韓國文化產業進軍中國市場的窗口,振興院中國事務所於二零零一年在中國北京成立 。中國事務所所長金紀憲表示,中國已然成為韓國文化輸出的最大市場,從而導致的一個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韓國國內的一些節目製作單位在製作一檔節目時,會側重考慮中國市 場這個因素。這樣的變化也引起韓國國內一些觀眾或是團體的不滿,但韓國市場已經趨於 飽和,韓國文化產品的大量輸出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而中國對於韓國來講是一個相當 有魅力的市場。目前韓國對中國的輸出,已經大大超越了文化產品本身,有許多製作人選 擇離開韓國的老東家,來到中國自立門戶,金紀憲表示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從某個角度 看也許是一種人才的流失,但從另一角度看,是另一形式的產業輸出,這些製作人的離開 並不會導致韓國文化市場的倒塌,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他認為,中國的韓流真正興起始於二零零五年《大長今》播出,至今剛好十年,與當時相 比,中國的觀眾現在可以接觸到的韓流更加多樣化,並不像當時只局限於某個電視劇、某 個遊戲或者某個明星,韓流正在影響著中國人的方方面面。針對目前韓國綜藝節目模式在 中國市場的爆紅,金紀憲認為節目模式的引進與成品的引進相比,政策和管制上的規定比 較少,局限性也相對低,目前中國政府對韓劇的引進設置了許多門檻,有許多困難,一部 劇目的引進常常需要幾年的時間,這期間也許很多觀眾可以通過網絡觀看片子,像《來自 星星的你》,就是通過網絡火起來的。而像電影,中國具有非常嚴苛的份額限制,平均每 年只能引進三、四部韓國電影,因此,目前的中國市場看起來是綜藝強、影視弱的局面。 節目模式的輸出不僅是出售版權,還可以延伸出共同製作、收視分紅等,經濟利益也是要 遠高於單純的成品輸出,因此韓方也在大力發展節目模式的輸出與共同製作。中國目前有 許多熱錢投向韓國文化產業,對此金紀憲認為,對於韓國來說,資本和市場都是非常稀缺 的,而中國剛好具備了這兩個元素。 根據振興院公布的資料,二零一四年中國對韓國出版、影像、廣播電視等方面的投資達到 一億六千九百三十八萬美元,二零一五年則達到兩億七千五百七十九萬美元。中國影像製 作公司JUNA INTERNATIONAL收購了曾在二十一世紀初引領韓流的大型連續劇製作公司綠蛇 傳媒;浙江華策傳媒投資韓國四大電影公司之一NEW,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與NEW合資創 立華策合新;搜狐對金秀賢所屬的經紀公司Keyeast進行一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成為其 第二大股東。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告訴亞洲週刊,他們預計,隨著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中國文 化產業市場將會進一步開放,而中國許多企業也正在將投資的目光從能源、礦物資源等領 域拓展到IT、文化產業等,同時中國政府對於海外投資的政策趨於寬鬆,個人投資者的海 外投資也會大幅增加。 韓國製作人跳槽中國 從純模式的引進,逐漸開始轉型,從而發展成共同製作,隨之出現了中國事務所所長金紀 憲所提到的韓國製作人跳槽到中國的現象。韓國MBC電視台前娛樂部部長、曾操刀過《我 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節目的金牌PD(製作人兼導演)金榮希辭去工作過二十九年 的老東家,正式加盟北京藍色火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他一同前往北京的還有被譽為「 夢之隊」的最強製作團隊,包括操刀過《無限挑戰》的李秉赫、參與過《我是歌手》的金 南昊等。金榮希表示,兩年前與湖南衛視合作《爸爸去哪兒》,讓他看到了中國綜藝市場 的巨大潛力,韓國綜藝市場的路越來越窄了,中國市場反而發展得很好。業內人士表示, 邀請韓國團隊合作開發原創模式,引領中韓合作進入3.0時代,有望從根本上扭轉對原模 式飲鴆止渴的一邊倒局面。這些韓國團隊擁有豐富的製作經驗和先進的工作流程,也降低 了試錯的成本,包括資金投入成本和時間成本。 對於中國許多觀眾所擔心的、原創節目越來越艱難的這一觀點,上海燦星製作的宣傳總監 陸偉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燦星可以說是引進節目製作的鼻祖,《中國達人秀》、《中國 好聲音》等是燦星的王牌欄目,也正是二零一零年達人秀的成功引進,開啟了中國達人類 真人秀的市場。但隨著歐美模式的疲軟、韓國模式湧入中國,燦星也開始製作一些韓國模 式的綜藝,江蘇衛視的《蒙面歌王》與中央電視台的《了不起的挑戰》,這兩檔綜藝就都 出自燦星之手。 陸偉表示,中國國內電視行業極度激烈的競爭使得節目的試錯空間越發狹窄,這是目前中 國不斷引進國外節目模式的重要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原創將變得更加艱難,從歐美、韓 國等國家地區的優秀節目模式中,中國電視行業從業者會汲取更多的營養,「可以理解為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說道。但目前,高昂的明星出場費還是一筆必須要支出的 成本,因為這是收視率的保障,也是成功吸引廣告商的關鍵。 「與央視合作的《了不起的挑戰》,我們是引進了主持群的概念,並不是以大牌明星為主 體,但這是以央視這樣的平台為基礎的,它有一個固定的、龐大的收視群。但如果你把這 個節目放在任何一個地方、衛視台,不會有人敢去這樣做。」陸偉說道。在他看來,引進 節目模式,共同製作是中國電視行業一個必經的階段,必須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大浪淘沙和 競爭之後,形成了一線二線三線這樣的格局,以及大眾化和專業化的電視平台,原創節目 模式才會有更好的生存土壤。 對於前幾年歐美模式的大規模引進到如今的韓國模式引進,陸偉認為,這是由觀眾群體決 定的,「一方面作為電視這個載體來說,主體觀眾都會有變化,過去這幾年可以說是從七 零後轉向八零後,八零後這一代其實是受韓國文化影響較多的一代,可能會對韓國綜藝節 目更加有親切感」。韓國文化的整個模式就是偏向娛樂化,更幽默更好玩,不需要用思考 的方式去看這檔節目,只需要非常放鬆地來看,八零、九零後的社會壓力非常大,就業的 壓力、結婚、買房、公司升職競爭的壓力。在這種整體的社會環境下,一般人選擇的解壓 方式就是去看一些娛樂節目、喜劇片,「但如果放在十年前,單純追求娛樂的節目未必能 吸引大量觀眾,現在這種高壓下,競爭特別大,也是有些關係。」陸偉說道。 中韓合拍將享國產片待遇 據了解,韓國電影的票房總量穩步增長,但電影觀眾數量、銀幕數量驟減。與之對應的是 ,中國電影市場大擴容。隨著相關協議的簽訂,韓國電影未來在中國的拍片量預計會大幅 上漲,二零一四年七月三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韓國正 式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中韓合作拍攝的影片將在中國市場享受國產片待遇,不 再受進口片條件限制。在雙方政策的利好形勢下,韓國電影人正在集體來華淘金,韓國CJ 公司早早來到中國謀篇布局,韓國導演郭在容、安兵基、姜帝圭等人都來內地拍起了電影 ,今後中韓合拍更是大勢所趨。 未來中韓合作的具體模式,依舊會是「中方出錢,韓方出人」的取長補短式合作。中國需 要的是內容、創意,而韓國需要的是資本與市場,中國資本源源不斷流入韓國,韓國文化 產品大量流入中國。韓流不再是一種單向的成品輸出,從表面上看是一種中國的「韓流化 」,但深究也不難看到韓流的「中國化」,創造雙贏。■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452743211104&docissue=2016-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25.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N_Entertain/M.1453096076.A.4DD.html

01/18 14:25, , 1F
中韓FTA簽完多了好多合作項目,娛樂產業是檯面上比較明顯
01/18 14:25, 1F

01/18 14:25, , 2F
能看到的
01/18 14:25, 2F

01/18 18:07, , 3F
大陸買版權的時候通常把製作團隊整團搬走
01/18 18:07, 3F

01/18 18:08, , 4F
有可能很快韓國也會出現人才斷層了
01/18 18:08, 4F

01/18 18:10, , 5F
這倒是完全不用幫南韓方擔心 我會這樣說的原因是
01/18 18:10, 5F

01/18 18:10, , 6F
在送那些人過去中國之前 南韓會先把原本的團隊銜接上
01/18 18:10, 6F

01/18 18:11, , 7F
新血之後才讓他們過去 不會貿然送過去中國讓人才斷貨
01/18 18:11, 7F

01/19 01:41, , 8F
中国的娱乐事业起步晚,开放交流才是明智的做法。
01/19 01:41, 8F

01/21 09:05, , 9F
南韓對於保護本土市場還是很嚴格的
01/21 09:05, 9F
文章代碼(AID): #1Md7oCJT (CN_Entertain)
文章代碼(AID): #1Md7oCJT (CN_Enter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