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十年,中國搖滾魂飛魄散?
十年,中國搖滾魂飛魄散?
作者: 曹紅蓓
出處: 中國新聞週刊
2002年春節,何勇點燃了自家的房子,警方聞訊趕到時,何勇還抱著吉他端坐屋內。
劫後餘生的何勇,有幸充當了3年後中國搖滾活的祭品。
2004年12月17日,在前北京音樂台著名DJ張有待的九霄俱樂部,舉行了一場「紀念『
中國搖滾樂勢力』香港紅石勘演唱會十週年」的小型演唱會。是夜,紅館舞台上的幾位主
角——「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中,只有何勇最後出現在紀念活動的
現場。雖然沒穿當年的藍色海魂衫和戴爛紅領巾,已經發福的何勇象十年前一樣賣力嘶喊
時,期待祭奠的人們仍感到心滿意足。
十年前,中國搖滾的「開元盛世」
十年前的這一天,長達三個半小時的「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石勘體育館
上演,觀眾的瘋狂和當地媒體的震動超乎所有人的想像。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搖滾樂最大
型的公眾演唱會,演唱會後,「魔巖三傑」開始作為一個整體被樹為中國搖滾的新代表人
物。在北京為他們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放眼望去是一片長髮的海洋。那時候所有的人都
以為,新音樂的春天來到了。演唱會的主要策劃者、「魔巖唱片」創辦人張培仁在演出後
記裡寫道:香港演出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
張培仁猜對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1995年,唐朝貝司手張炬意外身亡,唐朝半癱;
1996年,在北京首都體育館一個頒獎晚會上,何勇在演唱《姑娘漂亮》時說了不該說的話
而遭禁演;次年,張楚出了第二張專輯《造飛機的工廠》後被指江郎才盡,遂返回西安隱
居;只有竇唯還在,但音樂風格卻越走越縹緲,早與黑豹時代的樂隊和歌迷徹底決裂。至
於張培仁自己,也很快因「項目」結束而和他的同事賈敏恕一起被召回台灣滾石總部,曾
以「中國火」樹起中國搖滾大旗的魔巖唱片內地部分從此曇花消隱,永不再開。本來以為
是「貞觀之治」的1994~1995年,竟成中國搖滾的「開元盛世」。
十年前的紅館舞台上,瘋彈吉他的何勇和靜吹竹笛的竇唯,有著同樣年輕純淨的臉。
今天兩人卻為那一夜要不要紀念而針鋒相對。竇唯懷疑1994年那個夜晚純粹就是一場被人
利用的商業炒作。他甚至說,「我不敢聽那時候的東西,害怕。」他究竟怕什麼?是什麼
讓竇唯無力面對?
搖滾樂「圈子」普遍失語
魔巖三傑、唐朝、黑豹土崩瓦解之後,搖滾歌手就從一線歌手的陣營上退了下來,從
此再也沒有人能夠重返頂峰。從那時候到現在,先後有三個人因部分打入主流被尊為中國
的搖滾新教父——鄭均、許巍和汪峰。如今,「失去了2/3理想」的鄭均早就乘風而去,
許巍和汪峰在近年各自簽約了國際大公司後才逐漸脫出所謂的「圈子」,為公眾熟識。與
一般的流行樂相比,他們的音樂確實仍有力量,但並非足夠堅強。許巍的力道像是一根棍
子,只能掃起一地落葉;汪峰偶爾尚可刀光一動,可惜細看卻是一柄裁紙刀,頂多裁碎個
把紙飛機。因此,兩人雖然罩住了一群死硬的擁躉,卻始終在一線半的位置上趴著,上下
不得。
表面上,搖滾陣營失去了代言人,實際上,是創作層面老老少少的普遍失語。看好內
地音樂潛力的李宗盛不無遺憾地指出:「現在內地孩子們的作品,音樂上都不錯,就是詞
上不行了。」過去許巍的歌詞是以「隨便拿出兩句都是詩」著稱的,但在他花三年時間打
造的新專輯中,人們看到70%是「白雲、大海、輕風拂面」這樣的字眼,許巍承認,創作
中最難的部分就是詞。竇唯更決絕,從《幻聽》以後,他幾乎完全放棄了用歌詞表達意念
的企圖,在漸入禪境的竇唯那裡,人聲和風聲鳥聲已經沒有區別。無論如何,他們還在寫
著,而更多1994年時已經名揚天下的老搖滾歌手,十年來只是在個人生活的爛泥潭裡打滾
,無暇顧他。
為什麼寫不出詞來?皆因這是一個經濟快速上升,快到沒有耐心傾聽自己聲音的時代
。張培仁回憶十年前紅館演出時說:「當時我們在經濟上沒有多少自信,但帶來的是巨大
無比的文化的力量,是『上國文化』進入小地方引發的劇烈震盪。」「上國」在思考,這
才是關鍵所在。當年的搖滾之所以盛極一時,是因為它們確實發出了時代的聲音。
搖滾樂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只是音樂,搖滾的文化意義,讓人們對它寄予厚望。在
衝突、對話和充滿變革的大時代中迸發的搖滾精神裡,深植著新哲學的萌芽。剝落了文化
意義的我們的搖滾樂圈子,只是繼承了搖滾的各種華麗或奇異的衣服,而衣服裡面,並沒
有人。對搖滾來說,貧窮是種財富,但「現在的孩子們」,最嚮往的是錢,想的是有朝一
日能夠大紅天下。有才華的孩子一旦嶄露頭角,很快就詞窮、失語,急速墮入平庸。
搖滾精神的擴散
搖滾樂在90年代給人們帶來的思想啟蒙,決不亞於80年代的鄧麗君。那場風暴雖然短
暫,卻餘波深遠。「圈子」魂魄不在,並不代表搖滾的精神已死。事實上,2004年,對那
時搖滾的各種追憶、反思和祭奠活動幾成風潮,正好說明,那些當年聽著搖滾進行精神成
長的人們,已經進入社會的主流,開始掌握話語權。
5月,媒體上掀起懷念和呼喚「魔巖三傑」復出的聲音;6月,演出圈捏合鄭均、許巍
聯合搞演唱會的傳聞沸沸揚揚;8月賀蘭山搖滾音樂節上,張楚、何勇露面,該音樂節成
為近年來惟一盈利的搖滾演出;9月17日,華納唱片為汪峰舉辦了出道以來第一場個人演
唱會,跟汪峰一起悶騷了十年的中年聽眾放懷高歌;12月6日,百代唱片為許巍舉行不賣
票的「絕版青春」歌迷會,結果入場券在黑市被爆炒到3000元,在有幸入場的人們中,你
可以見到很多近年在文藝圈崛起的名人。
這一切至少表明,當年聽搖滾的人,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消費能力。這些人中,很多
現在就是演出市場的大腕和唱片公司的操盤手。在輿論方面,第一代以古典音樂為背景的
樂評人已在洗牌中被淘汰出局,現在的所謂樂評人,無一不是當年的搖滾青年,以至於形
成這樣一種默識:似乎沒受過搖滾黃金年代的洗禮,就沒資格對現在的音樂說三道四。有
的樂評人甚至經常被請到《讀書》那樣以深沉著稱的知識分子刊物上發言,這是否意味著
當年受搖滾洗禮的某些人物已經出落成出版界和知識界的精英?
話語權是這樣一種東西:你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比別人好,你就可以開口說話了。搖
滾作為一種顯學,確實盛世不再,但人們大可不必哀歎「十年生死兩茫茫」,搖滾精神還
在各行各業掌握著話語權的人們手中緊緊地捏著。那些頂多一年上兩次卡拉OK的公司高管
、政府官員,唱流行歌五音不全,可是興致來了吼上一段唐朝、張楚卻絕對準確。「圈子
」失語,但搖滾沒有失語,它只是變了一種說話的方式。
許巍曾在一個歌迷的T恤上寫下「永遠自由的心」,後來這個歌迷把這T恤印了幾百件
散發眾人。不管許巍以後能不能繼續搖滾,可以想見的是,珍藏那T恤的人也會一直珍藏
著一顆永遠自由的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83.250
推
140.112.130.39 05/26, , 1F
140.112.130.39 05/26, 1F
China-R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