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崔健北京開唱 老粉絲熱情捧場

看板China-Rock作者 (鐵桶騎士)時間19年前 (2005/09/26 12:0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崔健北京開唱 老粉絲熱情捧場 「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廿四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演唱。這是崔健十多年來首次在北京舉 行大型演唱會。 美聯社 【記者華英惠/綜合報導】 「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什麼,我說我看見了幸福 …」,中國大陸本土搖滾樂之父崔健,前晚舉行十二年來首次北京個人演唱會,現場嘶吼 的嗓音引來震天的掌聲,犀利的歌詞,對現狀依舊有強烈的針對性,但大陸年輕一代歌迷 ,離崔健似乎越來越遠。 前晚的崔健個唱,入座率約九成,歌迷有不少四五十歲的中壯年人,也有十幾歲的年輕人 。崔健在台上問一句:「混得怎麼樣?」歌迷異口同聲回答:「湊合」。老歌迷和老歌手 之間,充滿莫名的默契。有些歌迷刻意佩帶著崔健歌裡的紅領巾。 一九八六年,大陸政治風潮不斷湧現,社會力釋放,崔健穿著一件解放軍裝、揹著一把破 吉他,自台下躍上工人體育館,唱出震撼人心的「一無所有」。爆發式的演唱方式,撼動 所有人的心,喚起許多人的靈魂,也讓「一無所有」成為那個年代共同的回憶。 是什麼原因讓「一無所有」在當時紅透半邊天,簡單的歌詞卻撞擊人的靈魂深處。英國金 融時報筆下,崔健以他的重金屬般的音色,吼出「一無所有」,把八○年代向九○年代轉 型的過程中,一代青年的痛苦、失落、迷惘和無可奈何的精神狀態反映得淋漓盡致。「一 無所有」也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徵、時代的符號。 但在隨後幾年,詞曲極具批判意義的崔健面臨了種種政治壓力及文化排斥,在大城市中漸 漸淡出。金融時報分析,除了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更重要的似乎是市場因素。 崔健在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說:「上世紀八○年代後期,我們自由創作的狀態正好符合當 時的商業文化,那幾年是個平衡點,從大眾的政治文化過渡到大眾的商業文化……。但在 那之後,人們更願意聽到的東西,恐怕不是搖滾樂,而是一些比較容易、比較舒服,比較 符合繁忙工作之後,在家裏面消遣的氣氛,而搖滾樂並不合適。」 大陸新一代年輕粉絲喜歡周杰倫這樣的亮眼明星,喜歡「老鼠愛大米」這類輕鬆易上口的 歌曲。願意購買具批判力詞曲的消費者仍屬少數,沒有票房,就沒有市場,也就很難再推 出新的唱片,或許這正是崔健目前面臨的困境。 崔健知道這種情況,他前晚在台上就說:「如果有必要,就讓我們十二年後在這裡相見! 希望大家永遠支持搖滾樂。」 【2005/09/26 聯合報】 @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56.170

09/26 18:46, , 1F
重金屬的音色?
09/26 18:46, 1F
文章代碼(AID): #13DtAF2F (China-Rock)
文章代碼(AID): #13DtAF2F (China-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