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花與古琴 迷失沼澤——記沼澤樂隊08專場

看板China-Rock作者 (++)時間16年前 (2008/11/12 22:0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馬向新 http://ent.qq.com/a/20081106/000256.htm http://img1.qq.com/ent/pics/13776/13776552.jpg
http://img1.qq.com/ent/pics/13776/13776528.jpg
有點慚愧的是,當我要開始寫沼澤的現場時,卻發現自己對于這支本地樂隊,最應該了 解和熟悉的,卻并不那么熟悉。 認識沼澤似乎很長時間了,而如今回想起來,只有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兩個現場,一個是 2003年9月13日,二沙島露天的法國音樂節上,我忘記是他們翻唱了Radiohead的《High and dry》,還是把《驚惶》唱得太像Radiohead,總之從那次起,每當朋友說起沼澤的 現場,我都會說:"海亮的聲音很像Thom Yorke。" 后來,陸陸續續看過沼澤的現場,也錯過了一些演出,期間知道他們成立十周年,發了 唱片,開始玩古琴,還從朱芳瓊那里聽說,海亮和他切磋哪里有好的琴。 5年,就那么轉眼過去,再早之前,是從以前愛聽開平電臺的朋友處得知,唱《紅磚墻》 的沼澤可謂一個傳奇故事,而我也一直覺得,有一支南方的搖滾在堅持,很難得。 10月的某天收到林記的電話,很意外,這位不時在MSN上出現、已經遠赴加拿大的朋友突 然打來電話,從遙遠的、開始進入冬天的國度回到溫暖的南方,孩子大了,生活在改變 ,人變成熟了,"來看演出吧。"這是一場,老朋友的見面會。 記得以前收到林記的電話,總是充滿熱情(沼澤后來的幾位宣傳,在印象中也是盡職盡 責,一如樂隊本身的堅守氣質),幾年后再見,發福了,也更穩重了,聊起家常、加國 生活、老婆孩子,就這樣進入中年,后青春期的詩寫的是柴米油鹽。但我們就是這樣長 大的,正如樂隊本身要面對的市場、工作,和海亮在演出前聊音響租賃的問題會很現實 ,舞臺上他們很投入,生活中,工作仍在繼續。 當晚的演出,最棒的部分是在最后一曲Encore的《變形記》,整個晚上,姬曉的Video都 做得很精彩。如果說不久前在北歐音樂節上見到DBG Gary的新潮浮華技術型視覺部分代 表了本地叻仔的創意水平,那么從叻女角度看,姬曉獨特的女性視角很好地與沼澤的氣 質融為一體,古琴、化開的墨跡、含蓄的女孩、在迷幻、炸烈、噪音中高速輪回、盛開 、凋零的花朵,讓我想起了卷川實花、惡女花魁那些在天空中暢游的金魚、色澤濃艷的 畫面。 我們總要找一些東西填滿空虛,如果聲音還不夠,時代的潮流已經讓所有的樂迷分了心 ,他們貪心地想要更多,一邊看、一邊聽,一邊pogo,陷入狂歡的沼澤…… 有些東西是無法復制的,我相信沼澤的現場也是如此。或許下次還是那把古琴或那些vi deo,海亮依然是我印象中在二沙島空曠背景下高歌的Thom Yorke,阿Roy的白襯衣以及 彈斷的弦會成為又一個經典形象,姬曉,藏在舞臺后面電腦后的魔術師女孩,還會發揮 更多的創意,帶來萬花筒式的驚喜,我相信這些都仍會繼續,林記老朋友常回來看看, 那么,有什么是無法復制的呢? 也許,就是那夜一切的總和。我們都不再是慘綠青年,音樂、人與事來了又去,成長是 一種奇妙的蛻變,偶爾見面,輕彈淺唱,讓我們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歲月不過如此。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2.227.19

11/19 11:55, , 1F
感謝原po的介紹!
11/19 11:55, 1F
文章代碼(AID): #196kCfT1 (China-Rock)
文章代碼(AID): #196kCfT1 (China-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