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時] 觀念平台─音樂人的社會實踐

看板ClassicRock作者 (xBenjaminx)時間16年前 (2008/12/02 19:0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8-12-02 中國時報 【張鐵志】   在周日的野莓開唱現場,獨立音樂圈的知名歌手吳志寧動人地唱著「全心全意的 愛你」這首極好聽的歌,然後用他有點羞赧但堅定的聲音訴說著他對土地的感情 、人權的理念。我幾乎紅了眼眶。   不只是他,之後還有更年輕的歌手阿焙、鄭宜農等十組左右在獨立音樂圈相當活 躍的歌手、樂團,在這裡唱著、說著他們對一個人權社會的信念。 也不只這一天。就在下兩周,有四、五組音樂人會在大安公園為了對抗地球暖化 而歌唱;有五組音樂人將參加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舉辦的紀念世界人權宣言六 十周年演唱會……這是他們舉辦的「小地方人權搖滾音樂季」的最終場,這個音 樂季包括了將近二十組獨立音樂人,舉辦超過二十場演唱會。 也不只這個月。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獨立音樂人關心、參與社會運動。他們或許 寫的歌不一定是政治性的,平時也不一定和社運組織緊密連結,但這些年輕的音 樂人正在創造一波新的社會實踐行動主義。 戒嚴時期,音樂市場上當然不可能有政治批判或社會抗議的歌曲。民主化大門開 啟後,「黑名單工作室」開始歌唱政治諷刺,學運歌手朱約信則走唱於抗議場合 。進入更眾聲喧嘩的九○年代,音樂開始承載各種社會議題。不論是同志專輯「 撫摸」,或是原住民結合歌唱與運動的實踐,不論是交工樂隊(前身為觀子音樂 坑)植根於美濃社區的客家民謠搖滾,濁水溪公社結合惡搞與社會反抗的龐克搖 滾,或者始終與勞動者站在一起的黑手那卡西,都成為台灣音樂地圖上最激昂的 聲音。但整體來說,台灣的抗議音樂仍然貧乏。 約莫是二○○四年之後,隨著獨立音樂的蓬勃發展,音樂和社會運動的結合日益 頻繁。不僅願意參與的音樂人更多,且相對於以往大多是少數樂隊個別性地參與 ,此時音樂人則更有集體行動來參與社會議題:他們去樂生療養院的大樹下演唱 溫柔的情歌和激烈的戰歌,和環保組織合作推動「愛音樂、救沙灘」行動,或者 呼籲媒體公共化等各種議題。   當然,這些不滿之聲還是薄弱。以西方最主要的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為例,太 多家喻戶曉的超級樂團都是支持者,如酷玩(Coldplay)、電台司令(Radiohead) 、REM、魔力紅(Maroon 5)等等。但在台灣,講人權似乎還是讓許多音樂人感到 「政治敏感」,或是遙遠陌生。但問題根源不在音樂圈對這些問題的疏離,而是 人權價值並未在台灣社會徹底生根。 這正是上述這幾場活動的重要性:我們需要透過音樂與文化這類活動來讓人權或 者環保理念被更多人接觸,也唯有當這些成為普遍的價值時,我們才能聽見更多 充滿社會反思的動人歌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55

12/06 22:15, , 1F
推~
12/06 22:15, 1F
文章代碼(AID): #19DHOSnE (ClassicRock)
文章代碼(AID): #19DHOSnE (Classic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