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y Holy
Buddy Holly也許是50年代搖滾樂壇最特異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在暢銷
歌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達到了一流搖滾巨星的地位,但他的重要性,
則遠遠超越了任何的銷售數字,甚至是他所創作、錄製的任何一首歌
(或很多首歌)的個別狀況。Holly很特別,更不凡的是,他的傳奇地
位與對流行音樂的影響,僅在18個月內就實現。在他的對手之中,Bill
Haley是第一個建立搖滾樂地位的人;貓王則將音樂中性的隱喻加以具
體化,在這個過程中賣出了上百萬張唱片,並且定義了一種巨星所需
具備的年輕與領袖形象;Chuck Berry則界定了這種音樂的藍調根源,
以優異的手法標示出其中的性意識與年輕化傾向(以及,在過程中將
這些元素加以融合)。Holly的手法則更為精湛、本質上的音樂性也更
鮮明,其影響就如同他們一樣地深遠。從1957年春天,到1958至1959年
冬天之間的演藝生涯--比起貓王入伍前的顛峰時期還要短(事實上,
也比貓王待在軍中的時間要短)--Holly成為早期搖滾樂中最有影響力
與創意的一股力量。
出生於1936年9月7日的Charles Hardin "Buddy" Holley(他後來捨棄
了其中的"e"不用),德州Lubbock人,也是家中四個小孩裡最年幼的
一個。身為這個音樂家庭中的天生音樂家,他在15歲的時候就精通吉
他、班鳩琴(banjo)及曼陀鈴(mandolin),也與他少年時期的朋友Bob
Montgomery組成二重唱,開始一起寫歌。50年代中期,他們為自己取
名Buddy & Bob,玩他們所謂的"西部及咆勃音樂(western and bop)"
,尤其是Holly,他聽了很多的藍調音樂與節奏藍調,發現它們與鄉村
音樂頗能相容。他也跟其他的南方青年一樣,在貓王與Sam Phillip的
Sun唱片簽約後的那段時期裡,看過或聽過他的表演--甚至貓王在1955
年上旬至Lubbock附近地區表演時,Buddy & Bob還幫他做過暖場表演,
而Holly也從中看到了他個人生命與職業的未來方向。
1955年中,Buddy & Bob找來了鼓手Jerry Alison加入他們的陣容,在
之前他們已經有了一把直立低音貝斯(由Larry Welborn彈奏)。他們
也錄了一些可以稱得上是搖滾樂的歌曲,然而在那段時期沒有任何唱片
廠牌有興趣發行。Montgomery對傳統的鄉村音樂更感興趣,最後他退出
了表演的行列,不過他們仍然繼續合作寫曲。Holly與Alison、Welborn
合作,也與一些當地的樂手來往,包括吉他手Sonny Curtis與貝斯手
Don Guess,繼續將他的音樂推往一種更標準的搖滾型式。1956年1月,
Holly便是與後兩者在納許維爾(Nashville)一起為Decca唱片進行了他
的第一次正式錄音。不過他們發現,跟唱片公司的要求比起來,演奏、
錄製搖滾樂更能吸引他們;因此這次與接下來七月的錄音結果,要不就
是過於平淡,與鄉村音樂的風格差得有點遠;要不就是太過粗糙。從這
次的Decca錄音中,的確產生了一些好音樂以及兩首可算是經典的作品
:"Midnight Shift"和"Rock AroundWith Ollie Vee",但發行後卻未
獲任何回響,當時的Holly,看來似乎失去了一舉成名的機會。
命運卻在此時介入,化身為Norman Petty向他招手。住在新墨西哥州的
Clovis鎮,由樂手轉為製作人的Norman,他懂得欣賞這種新式音樂,而
且也有能力--尤其是透過廣播--讓小伙子們愛上它。Petty有一間錄音
室,收費的標準是按歌曲數目而不是按小時來計價,Holly和同伴們在
1956年春末就開始在那邊練習,被Decca拒絕之後,Holly和他的團員
(如今多了一位Niki Sulivan彈節奏吉他),投入一首被Petty認為最
有潛力的曲子,也是Holly曾在納許維爾錄製卻失敗的歌,"That'll Be
the Day"。他們最後終於錄成了一個緊密又堅韌的版本。歌名與歌詞段
落,是抄自約翰韋恩(John Wayne)在約翰福特(John Ford)的電影《搜
索者(TheSearchers)》中,不斷引用的一段台詞。這句話的本身即具有
一種持久的力量(staying power),而樂團便以此為創作的基礎。他們
聚精會神地錄完了這首歌,而且在Petty的協助下,將它交給了Petty的
一位音樂出版同業朋友Murray Deotsch,而他又把它轉交給了Coral唱
片公司的經理Bob Thiele,他很喜歡這首歌。諷刺的是,Coral唱片是
Decca唱片的子公司,就是Holly之前所簽約的對象。
Thiele認為這張唱片有熱賣的潛力,但若要讓它發行,之前還有許多
困難要克服。根據作家Philip Norman的著作《Rave On》中所提到,
Thiele首先必須面對他的公司在提供協助時不情不願的態度。Decca在
1954年時的運氣很好,在Milt Gabler的大力主張下,他們簽下了Bill
Haley & HisComets,接著便目睹到他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占據
了排行榜冠軍,但在Decca的經營階層裡,很少有人欣賞、或對搖滾樂
有感覺,也不瞭解它可能成為流行的前鋒,而公司可以(或者說應該)
跟隨這樣的腳步前進。另一個障礙則是雖然前一年Decca已經放棄了
Holly,但他所簽下的合約禁止他在五年之內,為其他的廠牌灌錄他曾
經為Decca錄製過的歌曲,不論該作品有沒有被發行;即使Coral是
Decca的子公司,但Decca在納許維爾的辦公室仍然掌握發行的生殺大權
,甚至可以把Holly一狀告進法院。在所有可能的事件發展中,有一件
既好又壞的事情發生了:曾經參與過"That'll Be the Day"的Welborn
,他的貝斯手位置被Joe B. Mouldin所取代。
"That'll Be the Day"在1957年5月發行,主要是因為Thiele使了性子
,根據Norman的說法,是為了"遷就"他自己。這張唱片是在Brunswick
廠牌下所推出的,這家公司是以爵士樂及節奏藍調為主,並且將團名
改為蟋蟀(the Crickets),避免Decca的權力階層--尤其是在納許維爾
的辦公室--太輕易就發現這個藝人,與他們前一年所放棄的正是同一
位。Petty也成了樂團的經紀人兼他們的製作人,與the Crickets--團
員有Allison、Sullivan和Mauldin--簽下了一紙合約。Holly在原始文
件上沒有被列為團員,是為了隱藏他與"That'll Be the Day"的牽連,
但是這個省略動作,後來卻成了他許多嚴重的法律及財務問題的來源。
撥雲見日之後,這首歌在當年夏天便衝到了全國榜的冠軍位置。當然,
Decca也在那時認出了Holly的身份;經過他們旗下居然誕生了這麼一首
重要暢銷曲的事實之後,在Thiele的極力勸說下,公司終於同意解除
Holly舊合約上的五年限制讓他得以自由地與他所想要的廠牌簽約。在
釐清Holly每一個法律問題的過程中,Thiele發現他所握在手上的,不
只是個一閃即逝的奇才,而是一筆很有潛力的交易--在他(Holly)身上
將會產生許多有潛力的各式各樣暢銷曲。當一切都談定簽妥後,Holly
發現他有兩個錄音合約,一個是以the Crickets團員身份與Brunswick
簽下,另一個則是以Buddy Holly的個人身份與Coral唱片簽下,這是
Thiele的策略之一,目的是利用Holly的天份賺取最多的利益,以兩個
分離的個體運作,他可以保持樂團的完整性,又可以給這位團內明顯的
領導者與明星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發光發熱。
在他大部分的職業生涯裡,以製作或演奏者主體這個角度來看,這兩組
錄音作品事實上差別相當微小,大概除了風格比較強烈、比較正統,以
及有和音的搖滾歌曲,可以歸在the Crickets名下。然而比起他們在歌
曲著作權歸屬上所造成的窘境,Buddy Holly/the Crickets雙重身份所
造成的混洧根本算不了什麼。
很明顯的,身為他們經紀人與製作人的Petty,將歌曲的著作權隨意分
配,他把I'm Gonna Love You Too"的共同著作權分給了Niki Sullivan
和Joe B. Mauldin(還有他自己),而且一開始在"Peggy Sue"這首歌
裡漏掉了Holly的名字。Petty通常在寫歌的名單上加進自己的名字,這
在1950年代對經紀人及製作人來說是很平常的,因為他們想要從中獲得
更大的利益。就公平的角度來看,Petty的確有給一些建言,其中一些
意見對於形塑Holly部分的歌曲發揮關鍵的作用;但就一般人所認定的
著作權範圍來說,他幾乎沒什麼貢獻。Holly在1956年簽下的另一則合
約,又加深了大眾對歌曲著作認知的混淆。Holly與Petty自己成立的發
行公司Nor Va Jak Music有約在身,他所有的新歌將由這家公司發行;
但就在前一年,Holly已與另一家公司簽下了一紙特許合約--雖然舊合
約(譯註:與Decca的合約)的限制終有一天會解決,但在那之前,為
了減低他作曲者身份的色彩,也為了說服其他公司在和解過程中不會有
太多損失,他將他許多歌曲的著作權者歸到了"Charles Hardin"(譯註
:此為Buddy Holly的本名)的筆名之下。
這兩分合約讓Holly得以在18個月的成名期裡,便錄下了超乎一般數目
的歌曲。同一時間,以Buddy Holly & the Crickets為名的樂團,成了
搖滾樂經典年代裡最頂尖的號召,為觀眾獻上比其他樂團還要精采刺激
的表演。Holly是招牌人物,同時擔任主唱與主奏吉他的工作--這是種
滿不尋常的做法--以及譜寫或合寫他們的許多歌曲。但the Crickets也
是一個合作無間的組合,能奏出令人興奮的巨大聲響(然而除了1958年
在英國巡迴的現場錄音之外,這部分已經從歷史上佚失了)。Allison
是位很有創意的鼓手,與其他團員比起來,他在歌曲創作上的出力較多
,而Joe B. Mauldin與Niki Sullivan扮演的節奏部也相當緊實。
建立在原創曲目的表演方式,塑造出他們的獨特性,也領先當代許多。
在1957到1958年間,寫歌這件事在搖滾樂中,並沒有看做是一種必要的
能力,音樂工業仍然遵照著20年代所傳下來的作法,寫歌是一種專門職
業別,與表演及錄音分開,被歸類在發行部門的這一塊領域。有時候表
演者或許會寫歌,或者是另一種更罕見的情況,像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會依賴他團內幾位關鍵的樂手來協助作曲,但這通常還
是一個留給專家的工作。任何一位想要自己寫曲的搖滾樂手,也必須跳
脫貓王帶給大家的形象,他在22歲時就成了百萬富翁,卻從來沒寫過一
首歌(少部分掛名"貓王創作"的歌曲,只是商業上的安排,而不是靠他
自己的創作能力)。
Buddy Holly & the Crickets以一種認真的方式,改變了這種狀況。他
們的冠軍單曲,還有打入前十名的"Oh! Boy"和"Peggy Sue"都是自己寫
的,多次入榜的的歌曲也是他們的原創作品。這項特質在當時並不被大
眾所賞識,一直要到1970年代才被廣泛注意到,但數以千計有理想抱負
的樂手,包括約翰藍儂與保羅麥卡尼,注意到了這點,而其中一些人決
定試著仿效Holly的做法。
在當時比較不明顯的一點是Holly他們也打破了音樂工業所建立的錄音
方式,以前的做法通常是把藝人帶到自己廠牌下的錄音室,按照公司的
命令及工會的規定錄音。如果有哪個藝人非常轟動--辛納區或貓王,或
者後來的披頭四--他們就會在錄音室裡拿到一張空白支票,而所有的工
會規定也會變得比較寬鬆,但那是一種很少見的特權,只有最精英的樂
手才能享受。相對來說,Buddy Holly & the Crickets選擇走自己的路
,他們一開始在Petty位於新墨西哥州Clovis小鎮的錄音室裡,錄下了
"That'll Be the Day",他們按照自己的步伐,不斷地實驗,直到找到
他們要的聲音,而且沒有工會告訴他們何時停止或開始,他們做出了極
好的唱片;更不用說的是,這些聽起來跟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唱片都不
一樣。
結果在搖滾樂的歷史上已經被描述得很清楚了,這個樂團發明出一種音
樂,以主奏與節奏吉他間的緊密相扣,創造出一種更為強壯、飽滿的聲
音,為搖滾樂的下一波浪潮定了型,特別是針對早期的英國搖滾樂以及
後來的英倫入侵(British Invasion)樂團。像許多歌曲裡,像 "Not
Fade Away"、"Everyday"、"Listen to Me"、"Oh Boy!"、"Peggy Sue"
、"Maybe Baby"、"Rave On"、"Heartbeat"和"It's So Easy",Holly
推展了搖滾樂的領域及精密度,卻沒有捨棄其根基的歡愉與興奮感。
Holly與樂團並不害怕在單曲上做新的嚐試,因此在"Peggy Sue"一曲中
利用了吉他音量及音色的變化,這個樂器的部分在以前的唱片中是有所
節制的;同樣地,"Words of Love"是搖滾樂最早成功做出雙軌人聲
(double-tracked vocals)的例證之一,披頭四在接下來的十年特別喜
歡使用這個技巧。
Buddy Holly & the Crickets在美國很受歡迎,但在英國則更為轟動,
他們的影響力其實已可跟貓王匹敵,從某些角度來看,甚至有過之而無
不及。部分是因為他們曾實際到過英國巡迴--1958年的時候他們在那裡
待過一個月,辦了一連串在30多年後仍然被提及的演出--而這是貓王從
未做過的事。但這跟他們的音樂及Holly在舞台上的角色也有關,他們
大量使用節奏吉他的方式,切中了skiffle音樂的要髓,這是一種混合
了爵士、民謠、鄉村及爵士元素的音樂,也構成英國年輕人開始玩音樂
、搖滾的導引。此外,雖然Holly在舞台上展現出一種振奮人心的氣質
,但他看起來遠比不上貓王的搖滾明星形象--高高瘦瘦,又戴著眼鏡,
看起來就像一個彈唱俱佳的普通小伙子,然而他的搖滾明星魅力,部分
就是因為他看起來是這麼地不符合這個角色的定義。對英國那些成千上
萬,根本不敢想像自己能成為貓王或Gene Vincent對手的中下階層年輕
人來說,他在這方面--以及音樂方面--也給了他們靈感。
至少,英國50年代Shadows樂團的明星吉他手Hank Marvin就該將他的外
形(事實上他上台時都很得意地戴著他的眼鏡)歸功於Holly,而且他
的造形還延續到了1970年代的Elvis Costello身上。此外,雖然Holly
玩各式各樣的吉他,但Fender Stratocaster這把電吉他之所以會大受
歡迎--有人會說已經提升到了一種神祕甚至神奇的地位--有很大的功勞
要歸功於他,特別是在英國。對Sceptered島上許多將來成為搖滾樂手
的人來說,Holly在1958年的巡迴是他們第一次得以看到及聽到這個樂
器的使用,而它很快就成為每個希望成為明星的平凡英國人所選擇的吉
他。(確實,受Holly啟發的Marvin,後來便擁有了號稱是英國第一把
的Stratocaster吉他。)
1957年下旬,the Crickets在The Ed Sullivan Show表演後,Sullivan
便離團,the Crickets變成了三人組,但這已算是接下來的一年裡最小
的變動。樂團後來以《The Chirping Crickets》和《Buddy Holly》兩
張LP,還有兩次大獲全勝的國際巡迴,與在美國頻繁的表演,鞏固了其
成功的地位。Holly的想法與興趣開始與Allison及Mauldin背道而馳,
很明顯地,他們兩個人從來沒有放棄德州做為其根據地的想法,而且他
們也繼續居住在那裡,然而Holly漸漸被紐約所吸引,不只是作為事業
發展的據點,也當做是他的住所。他與Murray Deutsch辦公室接待員
Maria Elena的相戀與結婚,讓這個遷居到紐約的決定變得輕鬆了些。
在當時,Holly的音樂已經發展得更為精密複雜,使得他必須把錄音室
裡的主奏吉他工作,交給客座樂手Tommy Alsup,而他在紐約進行的一
些錄音,也僱用了像King Curtis這樣的客座樂手。樂團的唱片銷售量
在這段期間也稍有下滑,像"Heartbeat"這樣的單曲,並不如1957年的
那些45轉唱片一般,在店頭銷售一空。比起樂團大部分觀眾的腳步,
他可能也走得太快了點,要到1958年下旬大家才能接受這樣的步伐。
例如"Well...All Right",這是一首超越當代許多年的歌曲及錄音。
Holly在1958年與樂團--還有Petty--仳離,讓他得以自由地追求他想要
的那些更為新式的聲音,但這也讓他失去了金錢方面的資源。在結束這
段關係的過程中,事實對Holly以及其他人說來已經很清楚了,Petty玩
弄數字遊戲,而且很可能從樂團的收入之中,為自己狠狠削了一大筆,
雖然沒有辦法真的證明他幹過這件事,因為他似乎從沒有好好釐清該給
每個人多少錢的帳目,他的帳冊最後終於被發現,上面是一團亂,當他
將少於實際的金錢分做五份時,大家當時都對自己所拿到的那部分很滿
意。
在娶了老婆之後--而且還懷了孕--而Petty也沒有任何和解的意思,
Holly決定利用唱歌趕快賺些錢,他參與了Winter Dance Party在中西
區的套裝巡迴表演,也就是那次的巡迴,Holly、Ritchie Valens與
J.P."Big Bopper" Richardson在1959年2月3日的一場飛機空難中喪生。
這場空難在當時雖然是件慘事,但並不是很重大的新聞。大部分由那些
1930或1940年代的人們所經的新聞機構,並沒有認真看待搖滾樂,除非
它能到達幫助報紙銷售或建立讀者的程度。Holly乾淨的形象與遠離醜
聞的生活,加上他最近才新婚的消息,確實讓這段故事顯得更為沉重,
如果他不是這種形象,也許能比當時其他遭受同樣際遇的音樂界明星,
得到更多的尊敬。
對當時的青少年來說,它是這類慘劇的第一樁共同記憶,除了他們三個
人之外,過去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偉大的白人搖滾樂手喪生,而這件新聞
具有極大的震撼力。電台DJ們也被嚇到了--對任何投入搖滾樂的人來說
,不論程度多寡,Holly的死也許是第一次他們隔天醒來,希望前一天
聽到的新聞只是一場夢。
這場意外的突如其來與其本質,以及Holly與Valens當時的年紀--一個
22歲、一個17歲--讓人更難以接受這個事實。Hank Williams死於29歲
,但對於任何認識他的人以及許多歌迷來說,他酗酒喀藥的行俓遲早會
把他送進墳墓去;Johnny Ace在1954年時死於一場表演的後台,但那也
是因為他玩俄羅斯輪盤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這個事件所引起的情感共
鳴,在任何一方面都與那些慘劇完全不同。
經過這場慘劇之後,一些人的音樂事業得以開展。Bobby Vee與他的樂
團接手了Holly在那場巡迴的演出位置,成了大明星。然而在美國,搖
滾樂卻也被蓋上了棺罩--由於Holly的死與貓王的入伍,搖滾的聲音消
失了,而這黑暗的局面一直到多年後才見到光芒。在英國,大眾的反應
則更為集中而明確--Holly的最後一首單曲"It Doesn't Matter Any-
more"在他死後登上英國排行榜冠軍,而英國搖滾樂的新世代以及他們
的觀眾似乎不願讓Holly的音樂或精神就此消逝。事件發生兩年後,製
作人Joe Meek與歌手Mike Berry一起製作了"Tribute to Buddy Holly"
這張紀念單曲,對那些認識Holly的聽眾來說,這張單曲聽起來就像他
再度復活,帶來溫暖的微笑與驚悚的寒顫;有人說Meek一直沒辦法完全
熬過Holly的死,而他也在這兩週年紀念上自殺了。就一些比較不極端
的例子來說,藍儂、麥卡尼及Keith Richards在悲傷之中,都發現自己
受到了Holly在音樂、歌曲及演奏方面的影響。例如the Searchers樂團
--他們的團名來自"That'll Be the Day"所取材的同一部(約翰)韋恩
電影--聽起來很像the Crickets,而且當他們剛開始錄音時,在表演曲
目中保留了很多他的歌,不只是他們所知道的單曲,還有整張專輯。其
他在曼徹斯特大量出現的團體,其中一個由Allan Clarke、Graham Na-
sh和Tony Hicks所領軍,取名the Hollies的樂團,便自此展開了長達
四十年的職業生涯。
從1959年上旬的《The Buddy Holly Story》開始,Holly的唱片公司在
他死後持續發行了許多專輯,他們甚至用了各式各樣的名稱,重新包裝
1956年在Decca的錄音(1970年代中期英國所發行的《The Nashville
Sessions》LP是黑膠版本中最好的一張)。唱片公司也聘請Petty拿出
許多Holly的試聽帶,以及早期由Buddy & Bob所錄製的鄉村風味歌曲,
然後由一個叫做Fireballs的樂團擔任主要伴奏,疊錄新的樂器演奏及
合音。那些發行的作品,包括《Reminiscing and Showcase》專輯,在
美國的表現差強人意,但它們在英國事實上都打進了排行榜。根據他的
音樂所進行的新版錄音,包括滾石(the Rolling Stones)所演繹的
"Not Fade Away"版本--他們以拆解的方式,回溯至當初這首歌受Bo
Diddley啟發的根源(譯註:這首歌原始版本裡,Holly借用了Bo Didd-
ley第一首同名單曲中著名的節奏模式,又稱為"Bo Diddleybeat"),
--還有披頭四所演奏,"Words of Love"的燦爛版本,在新世代的聽眾
誕生前,這些都讓Holly的名聲得以持續流傳下去。在美國,若要將搖
滾這個字眼傳佈開來,則是一件更為艱難的任務,就像許多美國大眾文
化一樣,搖滾也被視為一種用過即丟的玩意兒,當新世代的年輕人以及
新式音樂現象逐漸產生時,大家也漸漸忘了這件事。在1960年代末期,
除了在老樂迷(當時他們大約二十多歲)以及老式音樂的死忠派之外,
Holly在他自己的國家,是個普遍被大家所忘記的角色。
在1960年代最末期時,懷舊風興起,潮流開始轉向。Holly的音樂自然
是屬於這一派的,當人們聽音樂的時候,也注意到了音樂背後的這個人
--即使是當時身為反文化陣營仲裁者的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
azine),也走出來提醒大家Holly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形象成了一
種讓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他戴著眼鏡、穿著皮夾克微笑的模樣,被永遠
凍結在1957到1958年的這段時間;他看起來就像(以前也是)個另一個
年代的人物。他這種死於空難的類型,也與當代許多搖滾巨星之死有所
差別,像Brian Jones、Jimi Hendrix、Janis Joplin及Jim Morrison
,他們都是將生命推到邊緣直到崩潰的人;然而不論是Holly個人或是
他所存在的那個時代,卻以一種永遠純真的形象樹立在那裡。
1971年當時,一個自認為Holly歌迷、原本知名度不高的歌手/作曲者
Don McLean,藉由一首名為"American Pie"的歌,讓自己成了國際巨星
。歌中的敘事架構,圍繞著一句歌詞"the day the music died"。許多
人誤以為他提的是甘迺迪總統,後來McLean自己澄清,他指的其實是
1959年2月3日這一天,以及Holly的意外。當"American Pie"飛上排行
榜冠軍時,對這首歌的普及程度與其歌詞的相關報導,自然也不可避免
提到了Holly,他在一夜之間受全國媒體注視的程度,是他生前從未享
受到的。
他的音樂從未消失--即使是Grateful Dead都曾在演唱會上表演過"Not
FadeAway"--而如今有了一首歌,讓上百萬人藉此了解,他應該被放在
一系列人物及音樂參考文獻裡的某個位置。直到"American Pie"這首歌
出現,大部分的美國人才將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總統被謀殺的當天
--視為純真淪喪的全國性忌日,也是一個群體悲傷的年代開端。McLean
則純粹以個人的立場,將這個時間點推回了1959年2月3日,而令人驚訝
的是,為數眾多的聽眾們接受了這個論點。
1975年,麥卡尼的MPL Communications公司從近乎破產的Petty手中,
買下了Holly所有的歌曲版權。對某些人來說,這次的交易是Petty最後
一次的偷竊行為--他在Holly以及其遺孀不知情的情況下,替自己賺了
一筆錢,搶走Holly身為一個表演者本來應該得到的收入,這是他最後
一次利用背信忘義賺錢的機會了。對Maria Elena Holly以及在Lubbock
的Holly家族來說,這一切是上天所賜予的;在接下來幾十年的結果當
中,MPL得以利用這些歌曲,賺到當時在新墨西哥州Clovis鎮的Petty所
賺不到的錢,而且為他們(譯註:Holly遺孀及其家族)攢到了成千上
萬的錢,這是Petty從來沒做到的事。而且就麥卡尼--他從15歲起就是
Holly的歌迷,可能也是Holly的歌迷中最有成就的一位--的出版商身份
來說,他們收到的每一分錢可都付了版稅。
當大家對Holly音樂的興趣逐漸提高時,唱片工業的反應卻相當緩慢,
至少在美國是如此的。在1960年代快要結束的時候,的確在美國國內
出現了兩張Holly的LP,一張是《The Great Buddy Holly》,包括了
1956年在Decca唱片的錄音,根本無法重現他最好與最重要的作品,而
另一張更無關緊要的《Giant》專輯,則收錄了一些疊錄過的試聽帶以
及捨棄不用的作品(outtakes)。英國的聽眾則先一步聽到了比較多的
好作品,《20 Golden Greats》這張精選在1978年登上了排行榜冠軍,
同時間還推出了一部由Gary Busey所主演的《The Buddy Holly Sto-
ry》。這部電影過度傳奇化與簡化了這個人的一生與事業,也忽視了
theCrickets其他團員們的貢獻--而且甚至沒提到Petty--但它仍然正確
呈現了某些精華部分,使Busey成為大明星,而Holly也成了家喻戶曉的
人物。
1979年,一套橫跨Holly職業生涯的套裝作品(box-set)問世,唱片公
司雄心勃勃(卻也不夠精確)地取名為《The Complete Buddy Holly》
,他是第一位受到這種格調待遇的搖滾明星。最初在英國及德國兩地發
行,後來也在美國出現,但這似乎只刺激了死忠歌迷的胃口,他們要的
還更多--80年代早期有兩三張Holly歌迷的私藏錄音(bootlegs)在私
下流傳,其中一張收錄了樂團1958年在英國巡迴時的滿滿一堆曲目。
1983年,承蒙製作人Steve Hoffman的提供,MCA唱片以罕見的大膽動作
,發行了《For the First Time Anywhere》,這是一張從Holly粗糙、
未經疊錄的原始錄音母帶中選出而成的作品,這些錄音在以前都有加上
額外的樂器演奏--繼之推出的是《From the Original Master Tapes》
,這是第一張嘗試提升音質的Holly精選輯。以上所提及的作品和《The
Great Buddy Holly》是最早作CD發行的Holly正式專輯,然而《Buddy
Holly and The Chirping Crickets》也緊接著作了發行。1986年,英
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播出了由麥卡尼擔任製作的紀錄片《The Real
Buddy Holly Story》,用來辯駁那部由Busey主演的電影,裡面涵蓋了
那部電影中所忽略的範圍,並且回應其中錯誤的部分。在Holly過世超
過40年後,仍然有許多音樂劇、相關演出、音質再升級的重發作品以及
致敬專輯,以穩定的步伐持續推出。
原文作者:Bruce Eder @AMG
--
Teenage Wasteland: http://blog.roodo.com/darthvad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0.59.253
推
02/11 00:37, , 1F
02/11 00:37, 1F
ClassicR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