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英劇《混沌少年時》引發華人家長共鳴
4月1日,華人家長觀影后,深度探討在社交媒體時代如何應對青少年的成長挑戰。(蔡溶
/大紀元)
英劇《混沌少年時》引發華人家長共鳴
2025年04月02日 11:18 AM 人氣 2048
【大紀元2025年04月02日訊】
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
紐約親子互助會於昨天(4月1日)舉辦了一場影集放映與討論活動,播放了Netflix熱門
英劇《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該劇的英文意指「青春期」,播放後在全球掀起熱潮,上線即登上各國觀看排行榜,雖然
演員皆非巨星,但其精湛演技和緊湊劇情,使得僅四集的故事引發廣泛討論,尤其是對青
少年犯罪與社會環境影響的探討。
《混沌少年時》以13歲少年傑米(Jamie Miller)因涉嫌殺害同學而被逮捕的故事為核心
,透過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使劇情張力與角色情緒推向極致。
影集深入剖析青少年犯罪問題,探討原生家庭教育、學校環境、同儕壓力、社群媒體影響
及網絡霸凌等議題,並揭露青少年心理發展中的關鍵痛點。
影集製作靈感來自導演對英國青少年持刀攻擊事件頻發的關注,試圖透過戲劇反映當代社
會問題。
製作人表示,本劇旨在探討「當信任崩塌時,人們如何應對」,因此特別研究「網紅」對
青少年的影響,並試圖揭示男性對女性施暴行為的動機。
本劇不以懸疑手法刻意掩飾凶手身分,而是在第一集便透過監視畫面揭示傑米就是凶手。
隨著劇情發展,觀眾逐步理解青少年在網路與同儕壓力下的脆弱性。
影集以四個關鍵時點呈現故事:「事件發生第一天——傑米被逮捕」、「第三天——警方
進行校園調查」、「七個月後——傑米接受心理評估」、「一年又一個月後——父親生日
當天傑米認罪」。
透過這些視角,劇情展現社會對青少年行為塑造的深遠影響。
昨天紐約親子互助協會播放了第二集,其中一大亮點是對社群媒體文化的揭示。
劇中,警探透過兒子才理解青少年使用「紅色藥丸」等Emoji的隱藏語意,這些網路暗語
成為青少年的新型社交語言,用來建立身分識別和傳遞信息或價值觀認同的方式。這也引
發觀眾思考:當前社會環境如何對青少年成長帶來有毒影響?
放映結束後,親子互助會會長黃妮可帶領家長們展開深入討論,重點聚焦於:
「為何青少年會霸凌他人?」、「影片中的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影集帶給家長的
啟發為何?」、「作為家長,該如何應對青少年在網路上的社交議題及他們所接觸的信息
?又該如何理解孩子的心聲?」等問題。
在分析傑米的心理動機時,與會家長認為,現今青少年對自我價值的判斷深受社交媒體的
影響。
他們透過發起話題、獲取讚數來確立自身影響力,在網路社群的推波助瀾下,許多年輕人
逐漸失去對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而單純依賴外界的反應來決定自身行為。
與會家長感慨,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警察,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往往難以真正理解他
們的世界,也缺乏有效的溝通方式。尤其是華人家長,面對使用英文、接受美國教育的孩
子時,更容易因文化與成長背景的差異而產生隔閡,加深親子間的距離。
此外,與常見的「問題家庭」刻板印象不同,該劇刻意將犯罪主角的家庭背景設定為再普
通不過的尋常人家,藉此打破大眾對「問題家庭」的固定印象,例如「犯罪的家長」或「
單親家庭」等刻板設定。
這樣的呈現手法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因為現實中許多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其實十分相似
。
透過這次討論,家長們更加意識到校園環境與社群媒體對孩子心理發展的深遠影響。
他們認為,家長需要不斷學習,並與孩子建立情感連結。
溝通至關重要,而如何溝通更是關鍵——應該以耐心與理解的方式,幫助孩子敞開心扉,
學會辨別是非,而非隨波逐流。
親子互助會將於下週二繼續播放第三集,該集將探討主角傑米的世界觀如何形成,並透過
他與心理醫生的對話,層層剖析其對女性、男女關係及友誼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理解同學
的死亡。
有興趣的家長可於4月8日(週二)上午11點至下午12點半,前往布碌崙57街947號參與觀
影與討論。
責任編輯:陳玟綺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4/2/n14472729.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210.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743766260.A.1A0.html
推
04/05 04:02,
10小時前
, 1F
04/05 04:02, 1F
EAser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