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Life in Leipzig>>/Bjornstad, Rypda …
兩位同樣來自挪威的大師,兩位看似迴異的語法,卻能在相同的美學理念中
完美契合:一位是琴聲雋永,詩意盎然的鋼琴詩人Ketil Bjornstad;一位是
深邃遼闊,迷離美幻的吉他鬼才Terje Rypdal。要多龐大的編制才能將情感
能量完全釋放?答案是一架貝森朵夫鋼琴,和一把加裝cranked-amp的電吉他,就夠了。
事實上他們兩人早在1999年就開始嘗試以鋼琴搭配電吉他的二重奏編制,
開始在各地作實驗性的表演。Bjornstad自己也說”不論是從台灣到加拿大,
還是從義大利到昔德蘭島,或是從蘭索洛特島到北挪威,Terje一直是與我合作
最廣泛密切的音樂夥伴。”
這張<<Life in Leipzig>>是2005年由德國廣播電臺(MDR)在萊比錫的歌劇院
所舉辦的一場現場音樂會。這是Bjornstad在ECM的第一張現場音樂會錄音,
也是在ECM近乎十年來的新專輯。真的是好久不見了,Bjornstad!音樂會的
內容則是取材自Bjornstad早前的兩張海洋專輯<<The Sea I, II>>以及
<<Water Stories>>,和Rypdal的<<If Mountains Could Sing>>和
<<Skywards>>兩張專輯。
在Ketil Bjornstad的音樂裡,水是重要的元素,海洋則是他熱愛的主題。
Bjornstad以一連串像是渾沌不明的低音作開場白,Rypdal撕裂人心的聲響,
就在蘊含萬物的汪洋中,順勢爆發開來。<The Pleasure Is Mine, I’m Sure>
幾乎是他們兩人最深情的告白;正在氾濫的情緒,就在<The Sea II>中竄流蔓延開來,
一發不可收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Bjornstad接受了Rypdal的建議,在音樂會中
穿插了一曲挪威作曲家葛利格所寫的夜曲<Notturno>,或許是流著一樣的血液,
讓Bjornstad在葛利格身上找到相同的因子。其他無論是在<Easy Now>或是
<By The Fjord>中,Rypdal都展現出豐沛且洗鍊的音樂性和爆發力,音樂會最後
則在令人興奮沸騰的<The Return Of Per Ulv>的高潮下結束。
Bjornstad自咐道”我並非總是個軟調的鋼琴手,特別是與Terje合作時。”
誠如Bjornstad自己所言,這次的演出呈現出Bjornstad不同與以往的一面,
或許是Rypdal的強烈衝擊,讓他更剛猛。即使是難以駕馭的貝森朵夫鋼琴,
都讓Bjornstad榨出如金屬爆裂般穿透力的音色。然而Rypdal嘶吼的聲音更像是
一株急需Bjornstad滋潤的乾枯植物,最後在Bjornstad所建構的海洋中綻放開來,
然後溶解,合而為一。
簡單的來講,這是一場像是沒有明天的音樂會。
--
音樂電影閒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aufm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7.118.117
推
03/20 19:59, , 1F
03/20 19:59, 1F
→
03/20 21:25, , 2F
03/20 21:25, 2F
→
03/20 21:28, , 3F
03/20 21:28, 3F
EC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85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