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為愛癡狂勝於生命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6/13 03: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科學發現:為愛癡狂勝於生命 大 記 元 > 新聞 > 科技動向 即便可以解釋愛情為什麼會使人癡狂,卻無法說清為什麼在茫茫人海中偏偏愛上她?那冥冥之中的命運之手,似乎永遠也抓不住。(Getty Images)科學發現:為愛癡狂勝於生命 【大 記 元6月11日訊】(大 記 元記者徐竹思報道)最近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明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所言不虛,人在剛剛開始傾心於戀愛對象的時候,其腦部活動與吃飯、睡覺等生存的本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像吸毒者對毒品的渴望,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麻省總醫院、羅傑斯(Rutgers)大學、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首次通過核磁共震圖象(MRI)來探索愛情力量的奧秘。論文發表於5月期的《神經生理學雜志》。 研究人員讓17位剛剛談戀愛的大學生看自己戀人及普通朋友的照片,再觀察比較每個人腦部血管與神經系統的活動情況。 結果發現,從大腦活動的區域來看,人在戀愛初始的激情與性欲沖動完全不同。萌芽的愛情與人對饑餓、口渴、溫暖等生存本能的反應一致,都處於腦部尾狀核(caudate)及相聯的腦腹側被蓋區(the ventral tegmental)部位,科學家已知吸毒者對毒品的渴望和賭徒的反應也是在這一區域。而性欲沖動區域則分布在大腦的另一側,主管興奮、激動等情緒的部位。 MRI還顯示,當熱戀降溫時,尾狀核處的活動會發生變化,與長期關系有關的大腦區域表現更活躍。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可以解釋,愛情為什麼可以制造陶醉、氣惱、焦慮等極端的情感,人會做出一些瘋狂的事來,甚至可以願意為之付出生命。 科學家又做了另一實驗,給另外17位剛剛失戀的人看自己舊戀人及普通朋友的照片,結果發現,他們會對愛產生執著,其大腦活動的表現與愛情萌芽狀態是一樣的。這似乎可以解釋失戀者可能會跟蹤對方,甚至殺人或自殺。 據《紐約時報》5月31日報道,許多科學家也提醒,MRI只能顯示腦部活動的區域,並不能明確人的思維形式與過程,愛情是受許多主觀和社會因素影響的一個復雜的問題,決不是簡單的電腦圖表所能涵蓋與解釋得了的。 的確,即便研究可以解釋愛情為什麼會使人如癡如狂,卻無法說清為什麼在茫茫人海中偏偏愛上他(她)?那冥冥之中的命運之手,似乎是科學永遠也抓不住的。 ( http://www.dajiyuan.com)6/11/2005 2:39:43 A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1/n951657.htm
文章代碼(AID): #12h8-c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h8-c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