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千餘準教師遊行 六訴求保飯碗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6/14 07: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千餘準教師遊行 六訴求保飯碗 大 記 元 > 新聞 > 台灣新聞 為了工作權,拯救國教大聯盟12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準教師製作孔夫子標語,提出「不減班、不減師」訴求。(中央社)台灣千餘準教師遊行 六訴求保飯碗 教育部承諾師資培育三年內減少五成 遊行群眾不滿意 限15日前獲具體回應 【大 記 元6月12日訊】(大 記 元綜合報導)6月12日下午,自稱流浪教師的儲備教師一、兩千人冒雨上街遊行,呼籲台灣教育部正視合格教師就業問題,提出不減班不減師等六大訴求。教育部中教司長陳益興到場回應師資培育數量3年內可減低51.2%。但遊行群眾仍限期教育部在15日前做出更具體回應,否則將發動更多流浪教師到教育部前靜坐抗議。 為了工作權,拯救國教大聯盟12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準教師製作孔夫子標語,提出「不減班、不減師」訴求。(中央社) 拯救國教大聯盟十二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在教育部門口貼上提出降低班級人數、提高師生比、降低百分之五十師資培育招生名額等訴求。(中央社) 拯救國教遊行下午在中正紀念堂集合,提出六大訴求,包括降低班級人數到30人以下,提高生師比、逐年提高教師編制到一班二名教師,落實控管3年內減少50%以上師資培育機構暨招生名額,教師課稅可用以增加教育經費、加速提升教育環境品質,修定並落實教師評鑑指標、積極獎勵優秀教師、規範不適任教師,教師甄試缺額應在簡章發售時公佈以維護考生權益。 拯救國教大聯盟十二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在教育部門口貼上提出降低班級人數、提高師生比、降低百分之五十師資培育招生名額等訴求。(中央社) 教育部部長杜正勝與政務次長范巽綠全天坐鎮在教育部,因應儲備教師遊行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據警政單位估算大約1千8百人參加遊行。 教育部中教司司長陳益興、國教司司長吳財順到場回應,陳益興說教育部有同理心,但對師資培育仍要仔細評估供需,他具體答應3年內師資培育數量可減低51.2%,多元儲備師資的法制精神還是要遵守,讓學校可以有最優秀的師資。 台灣幾年師資培育多元化產生的儲備教師不易找工作,自稱流浪教師者遊行經過教育部,到濟南路立法院側門表演行動劇,對教育部兩位業務司長到場回應的說法不滿意,限期教育部具體回應,否則要發動全國流浪教師,在7月中旬考完各校教師甄試後,到教育部前持續靜坐到教育部拿出政策來,抗議活動在下午4點多結束。 拯救國教大聯盟十二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最後在立法院前滾動「不減班、不減師」汽球後平和落幕。(中央社) 民進黨:教部應正面回應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說,拯救國教大聯盟訴求相當有建設性,教育部應正視問題,正面回應。他表示,降低班級人數、提高師生比、降低50%師資培育招生名額訴求是可行方向,教育部研究後,應予正面回應。 台聯:檢討教師資格制度 台聯黨團副總召集人黃適卓表示,教育部推動教師證照制度,使師資來源多元化,立意本善,但因教師資格取得過於容易,造成無限制擴張而供過於求,教育部應檢討教師資格取得制度,並要求各公立學校應優先錄取師範體系培育師資,積極解決流浪教師問題。 他建議教育部增加教師證照取得難度,減緩師資進入市場速度,並令各校聘雇教師時,優先錄用師範體系畢業者;不足,再錄用其他大專院校畢業取得教師資格者,積極解決流浪教師問題。 親民黨:支持抗議就業不足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李永萍表示,黨團支持準教師上街抗議就業機會不足,也呼籲教育部減少師資培育數額、編列預算讓屆退教師退休、空出教師名額,在「少子化」衝擊下不要減班,提高師生比,才能有效解決準教師領到教師證,卻沒有就業機會的窘境。 教師團:檢討教師就業政策 教育部日前公布數據指出,自1994年實施多元化的師資培育政策後,共核發約10萬張教師證書,其中已獲學校聘任為教師者有7萬7千多人,就業率達71%,就業率在合理範圍內,師資培育並未供過於求。 對此,拯救國教大聯盟總召集人陳君豪回應教育部的說法表示,這項數據只是概括的統計數據,教育部應提供更詳細的資料,例如將中學、國小、幼教教師就業率分開統計、各縣市獨立統計數據,公費生與自費生就業率更應分開統計。 陳君豪說,公費生的就業率可達100%,教育部應深入分析自費生的就業比率,現今教師甄試的錄取率不到1%的事實擺在眼前,「僧多粥少」情況下,教育部應拿出誠意與善意檢討現行師培政策,不應再以概括的統計數據粉飾太平。◇ ( http://www.dajiyuan.com)6/12/2005 8:04:37 P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2/n952984.htm
文章代碼(AID): #12hXfs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hXfs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