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緬甸的民主門士 翁山蘇姬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6/20 01: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組圖:緬甸的民主門士 翁山蘇姬 大 記 元 > 新聞 > 國際新聞 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組圖:緬甸的民主門士 翁山蘇姬 【大 記 元6月19日訊】(大 記 元記者陳欣報導)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6月19日在軟禁中度過60歲生日,國際上要求緬甸軍政府盡速釋放翁山蘇姬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諾貝爾委員會也呼籲立即釋放這位一九九一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翁山蘇姬1945年6月19日出生於仰光,父親翁山將軍是緬甸國父,翁山將軍在1947年7月緬甸獨立前兩個月被政敵暗殺身亡,年僅32歲。1960年翁山蘇姬隨母親金姬(駐印度大使)前往新德里,在新德里大學畢業後其前往英國牛津大學繼續深造。1967年翁山蘇姬進入聯合國工作,派駐紐約及不丹等地,1972年與英國人阿里斯(Prof.Machael Aris)結婚後,育有兩子。翁山蘇姬於1988年回國探望病危母親時,適值緬甸爆發反政府示威,她隨即投身民主運動,成為民運領袖,並創建「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後在1989年7月20日起遭軍政府軟禁六年,至1995年7月10日獲釋,但活動範圍被限制在首都仰光。 翁山蘇姬在軟禁期間,曾於1991年10月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由其子代為領獎。1996年與丈夫最後一次在緬甸見面,三年後其夫在英國病重,緬甸軍政府批准她前往探望,但翁山蘇姬因擔心離開緬甸後便無法重歸故土,堅持不去英國,而未見到丈夫最後一面。2000年8月翁山蘇姬不顧軍政府禁令,率領十多名支持者離開仰光出席「全國民主聯盟」會議,遭軍警阻截,對峙3天後再次遭到軟禁,於2002年5月重獲自由。但隔年5月,翁山蘇姬在緬北皆實省的瓦城第三度遭到軍政府逮捕後,軟禁至今。 2003年7月中旬,為聲援翁山蘇姬民主運動,美國國會兩院先後通過制裁緬甸法案,得到布什總統批准,開始對緬甸實施為期三年的經濟制裁,主要內容包括禁止從緬甸進口產品、凍結緬甸政府在美各種資產、禁止向緬甸政府官員發放赴美簽證、禁止在緬甸投資和向其提供貸款及技術援助等。但令人失望的是,據國際特赦組織和「人權觀察」對緬甸軍政府提出的最新報告指出:「軍方進行政治性拘捕有增無減,維持對於國際呼籲充耳不聞的一貫態度,即使美國和歐盟提出禁運威脅也未為所動。」 美國總統布什於六月十七日曾讚揚翁山蘇姬是民主的象徵;多位美國國會議員也為這位緬甸反對派領袖高唱生日快樂歌,並將她與印度甘地及南非曼德拉相提並論。布什總統發表聲明說:「六月十九日是翁山蘇姬六十歲生日,我祝賀她生日快樂。翁山蘇姬以無比的勇氣與毅力,為被壓迫的緬甸人民奮鬥,她的犧牲鼓舞了那些為自由而努力的人。只有在回歸民主政治與國際社會,緬甸人民方可獲得他們應該享有的自由與繁榮。」@ 1989年7月10日,仰光(AFP/Getty Images) 1995年7月13日, 仰光,第一次獲釋(AFP/Getty Images) 1995年11月22日, 仰光 (AFP/Getty Images) 1996年5月28日,在仰光參加全國民主聯盟(NLD)集會。(AFP/Getty Images) 1997年1月4日,仰光,緬甸獨立紀念日發表演說(AFP/Getty Images) 1999年5月14,仰光,參加全國民主聯盟集會(AFP/Getty Images) 2000年9月4日,支持者聲援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 2003年6月5日,南韓,支持者進行聲援,要求釋放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 2002年5月6日,第二次軟禁後獲釋(AFP/Getty Images) 2002年7月19日,仰光,第二次獲釋後(AFP/Getty Images) 2003年9月18日,印度,支持者進行聲援,要求釋放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 2004年6月19日,印度,支持者進行聲援,要求釋放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 2005年6月17日,菲律賓支持者進行聲援,要求釋放翁山蘇姬(AFP/Getty Images) ( http://www.dajiyuan.com)6/19/2005 11:08:07 P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9/n959285.htm
文章代碼(AID): #12jQPF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jQPF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