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飛彈推升 太陽帆船飛天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6/22 07: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洲際飛彈推升 太陽帆船飛天 大 記 元 > 新聞 > 科技動向 洲際飛彈推升 太陽帆船飛天 【大 記 元6月2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綜合報導〕世界上第一艘太陽帆太空船,預定在台灣時間22日凌晨三點四十六分零九秒,自俄羅斯以北、巴倫支海上的一艘俄國潛艦發射升空,開啟太空旅行的新紀元。 耗費四百萬美元的「宇宙一號」(Cosmos 1 )太陽帆太空船將被裝在改裝的俄製「波浪」(VOLNA )洲際彈道飛彈上。一旦到達高度八百公里處的軌道,八片猶如鏡子的超薄三角形帆片將展開,每個帆片約十四公尺長,猶如巨大的花瓣。 太陽帆太空船(solar sail,另譯「太陽帆船」 )是一種新的太空航行技術。雖名為帆,但太陽帆不使用風力而是利用太陽光壓(photon )當動力推動巨大的帆片。雖然這股力量微小,但卻能持續並具有累積性。而且在真空的太空中,並無大氣的摩擦力減緩其速度。 此一計劃由美俄民間團隊推動,包括全球最大的業餘天文組織美國行星協會、該協會創辦人暨會長薩根的遺孀杜莉安所開設的科學紀錄片公司「宇宙攝影棚」、俄羅斯Lavochkin航太公司及俄羅斯太空科學研究所。發射「宇宙一號」的潛艦由俄羅斯政府提供。計劃所需的四百萬美元資金由「宇宙攝影棚」提供。杜莉安表示,目前支出仍在預算控制內。 假使計劃成功,「宇宙一號」將成為太空探測的里程碑,其意義等同人類將帆布用在航海。美國行星協會執行長費利曼指出:「太陽帆的好處是不需要攜帶燃料。它是唯一可以使長程星際旅行化為現實的科技。」 費利曼自一九七○年代起即在美國航太總署負責太陽帆的研發工作,但該計劃因政府野心過大,導致預算過度膨脹,最後無人敢推動,於是束之高閣。費利曼因此脫離航太總署與薩根合作。報導表示,此一計劃的另一意義在於凸顯民間在太空探險的角色日益重要,該領域過去由世界各國政府機構所獨占。 太陽帆太空船的概念於二十世紀初提出,但因超輕材質技術突破,才於過去十年化為可能。於一九二四年先提出此一構想的是俄羅斯科學家,科幻小說家克拉克一九七二年將之當作「太陽風」系列小說的創作素材,才將此概念普遍化。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為太陽帆可行。已故英國科學家高德(費利曼在康乃爾大學的老師 )即認太陽帆將反射所有的光,完全不會吸收其熱量。但費利曼說,此一論點係根據十九世紀熱力學,但宇宙一號計劃是工程實驗,而非物理實驗。 ( http://www.dajiyuan.com)6/21/2005 3:49:24 A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21/n960262.htm
文章代碼(AID): #12kAOF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kAOF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