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太空大片”: NASA飛船撞慧星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7/04 14: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7月“太空大片”: NASA飛船撞慧星 大 記 元 > 新聞 > 科技動向 7月“太空大片”: NASA飛船撞慧星 【大 記 元6月30日訊】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導演的一幕“太空大片”即將進入高潮,彗星探測器“深度撞擊”號釋放出的一個撞擊器將與一顆距離地球八千萬公里的彗星相撞。最佳的觀測地點是在美國西部。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位於美國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表示﹐他們目前預定的撞擊時間是七月四日﹐從深度撞擊號飛船發射出來的撞擊器大小像一個酒桶﹐它將以高速撞向坦普爾一號慧星﹐科學家預期相當於紐約曼哈頓一半大小的坦普爾慧星表面會被撞出一個像體育場一樣大,14層樓那麼深的坑洞。 科學家表示﹐慧星的碎片不會進入與地球相撞的軌道。“‘深度撞擊’計劃也完全不會影響到彗星本身的運行軌道。 猛烈的撞擊將產生恰似慶祝焰火般的壯觀景象,美國宇航局太陽系專案主任安德魯·唐澤勒興奮異常地說:“我每年都盼著過國慶,但要數今年的國慶最特別,因為我們即將看到的是一場盛大的太空焰火。”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深度撞擊”所攜帶的兩架望遠鏡將監測這次撞擊,然後飛掠彗星在近處進行觀察,感應器將對彗星濺射出的物質進行分析,並將結果傳回地球。 天文學家們正在組織一場國際規模的觀測,以期盡可能多地收集這次撞擊的情況。哈勃天文望遠鏡、錢德勒天文望遠鏡和斯皮爾紮天文望遠鏡都將觀測相撞一刹那和撞後的情景。 彗星是幾十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所產生的碎片。 這顆彗星探測器是於2005年1月發射升空的,目的是為了觀察撞擊發生時發生的情況,及窺探彗星的內部結構。 科學家們希望,深入彗星內部尋覓和研究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殘留物,將使他們能夠瞭解太陽系形成早期40多億年前的情況,以加深對太陽 系起源的理解。 這項撞擊慧星的任務總共耗資三億三千萬美元,是人類探測彗星的起點,第二個彗星探測器“羅斯塔號”已於今年發射,它將於2014年降落在“狂野二號”彗星表面上,並且攜標本飛返地球。 ( http://www.dajiyuan.com)6/30/2005 6:21:49 A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30/n970084.htm
文章代碼(AID): #12oD89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oD89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