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競購案令白宮進退兩難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7/06 02: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海油競購案令白宮進退兩難 大 記 元 > 新聞 > 國際新聞 中海油競購案令白宮進退兩難 【大 記 元7月4日訊】(BBC中文網記者 皓宇)美國第9大石油公司優尼科在印尼和里海有大型油氣儲藏美國國會眾議院最近398票對15票通過決議,呼籲白宮阻止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收購美國第9大石油公司優尼科,使得布什政府處在進退兩難的位置。 中海油隨即向美國政府發出通知,申請對其185億美元現金收購一事進行審查。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人民幣兌換率、紡織品等等種種矛盾,白宮在處理對華關係方面已經感覺進退兩難,如今加上一連串中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案,更使布什政府撓頭。 從美國方面來看,對政界、以至於國內輿論來說,讓一個由共 產 黨政府控制的公司收購一個擁有較先進勘測鑽井技術的美國石油、天然氣公司,本身就招致了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嫌疑。 民主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在眾院討論議案時指出,這起收購案根本不是自由市場經濟行為,“因為中海油享受中國政府低息貸款,以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作支持”,因此才可以拿出百多億美元現金投標。 她表示,中海油能夠如此競購,是因為中國政府購買了很多美國國債券,因此認為美國政府會畏懼三分,不敢出面阻止。 佩洛西還稱,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後,將控制美國深海鑽探的漩渦真空(cavitation)技術。她表示,這種技術可用幫助中國軍方展開讓美國無法探測到的地下核試驗。 中海油勝算幾籌? 中海油方面否認了佩洛西的指稱。中海油方面還稱,不但優尼科沒有任何可以軍用的尖端技術,該公司在美國內需油氣生產總量所佔比例也還不到1%。 美聯社經濟版記者佛斯發表分析文章認為,即使沒有美國國內政治壓力,中海油的競購努力是否能夠成功也是要打問號的。 分析文章指出,中海油185億美元現金收購提議雖然比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的收購價高出近20億,但是後者的收購提議已經被優尼科董事會接受,如果優尼科如今決定另謀高就、接受中海油的收購,那麼就必須向雪佛龍支付5億美元的現金賠償。 除此之外,中海油現金購買提議,雖然粗看數字上很吸引人,但是對於優尼科現有股東們來說,也不一定完全是好消息。 雪佛龍現金加股份的收購意味著現有股東還將繼續可以從未來合併新公司中得到好處﹔而中海油現金收購意味著,股東們一次性得到的經濟補償多了,然而卻失去了今後繼續從公司發展中收獲利益的可能。 戰略性爭奪 更多分析人士指出,認定雪佛龍勝券在握還為時過早,因為對於雪佛龍來說,收購優尼科只不過為它增添約15%石油天然氣儲藏,而對於規模較小的競購對手中海油來說,如果買下優尼科,則其油氣資源儲藏將猛增80%。 中海油比起雪佛龍來說,收購優尼科更加具有魅力和動力。 除了相對公司能源儲藏量之外,優尼科的主要油氣儲藏集中在印尼、裡海等對於中國來說更加靠近的能源戰略位置,因此對於中國能源公司的吸引力自然要遠遠超過美國公司。 石油行業資深人士指出,如今優尼科的董事會很難徹底把中海油的競購提議拋在一邊,否則可能會被某些股東起訴,認為它違反了相關競購法規,拒絕考慮可能給股東們帶來更大好處的提議。 而如果優尼科認真考慮接受中海油競購案時,雪佛龍也難免會至少再姿態性作出反競購提議 - 開出更高的價錢,而那時中海油是不是仍然會不惜代價繼續競購,就不大好講了。 以許多行家的話講,這場中美兩國能源公司的大較量,好戲還在後頭。 ( http://www.dajiyuan.com)7/4/2005 12:41:00 PM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5/7/4/n974496.htm
文章代碼(AID): #12ojFQ00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2ojFQ00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