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清音:《紅樓夢》之賈寶玉篇
作者﹕清音
【大紀元7月18日訊】賈寶玉的經歷,正像霜花一樣,在人們不經意間,榮華一時,轉瞬
即逝。
《紅樓夢》全書從「自情可情」開始,到「情不情」結束,從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中來看
,「情不情」三字大有特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味。「情不情」三
字是曹雪芹參照「花非花」而來。白居易的「花非花」歷來被人們視為不知雲,其實就是
冬天北方夜間凝結在窗戶上的霜花。賈寶玉的經歷,正像霜花一樣,在人們不經意間,榮
華一時,轉瞬即逝。
貧窮難耐淒涼
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生得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
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是賈氏家族
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
偶然的,小說充分描寫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環境和他的具體境遇的各方面特點,深刻揭示
了他性格成長的主客觀原因。
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心裏,
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於被壓迫地位的
女性。他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
覺濁臭逼人」。他是生長在貴族家庭裏的「富貴閒人」,他不追求功名利祿,卻過慣了錦
衣玉食的生活。所以,一旦富貴雲散,家道敗落,也就必然「貧窮難耐淒涼」了。
寶玉與黛玉的愛情
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方面,過去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可是賈寶玉
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忌家族的利益。他愛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身世處境和
內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蘊了生活環境裏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動、使他親愛的客觀與主觀
的特徵。他和林黛玉的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的思想感情為基礎的。
在那個令人窒息的「黑暗王國」裏,寶黛二人可以說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互引為心心
相印的知己。黛玉比她同時代的一般貴族女子的思想要高出一籌。她喜歡讀書寫詩,表現
了出眾的才華。黛玉愛賈寶玉,期望著能跟他結合,但卻從不勸他去讀書應舉,立身揚名
。在她身上聞不到一般貴族女子常有的那種夫貴妻榮的庸俗氣味。思想上的一致,對於人
生道路的共同的認識和選擇,是他們愛情的堅實的基礎。
建立在「叛逆思想」基礎上的寶黛愛情,必然與當時的制度發生尖銳的對立,寶黛愛情的
悲劇結局是必然的,無法改變的,在高壓下曲曲折折地發展,最後遭到毀滅。曹雪芹通過
生動的藝術描寫,在前八十回已經清清楚楚地預示了這個悲劇結局必將到來。
寶玉緣何出家
四大家族的敗落只是寶玉出家的導火索,寶玉向來就視富貴權勢為無物!而由多情博愛中
終歸空無所得,繼而大徹大悟的他,出家修行是必然的!而第一回中描寫了空空道人將《
石頭記》再檢閱一遍,見上面「大旨談情」,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
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讀者多知曹公常用「影射」的手法,比如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襲人是寶釵的影子。這個空
空道人難道就不能是寶玉的影子嗎?這個問題確實值得人深思,寶玉實為佛家的大乘菩薩
之根器,出家之後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也!而寶玉參禪一節,黛玉問:「至
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當時雖已有所悟,但仍為情所困,
心繫紅樓,暫未參透,不能應答,這也為寶玉最後出家,看破人世間的名、利、情埋下了
伏筆。
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最後,寶玉出家,正是徹悟了只
有徹底的「了」,才是徹底的「好」的主題,他在經歷了滄桑人生之後,對於人生真相與
解脫苦海有了更深的領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2.100.70
EpochTim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