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看病貴 過度醫療成常態
【記者齊容/綜合報導】「生不起,剖腹一刀5千起;病不起,藥費利潤10倍起。」網上
流傳的一句民謠,真實地反映了老百姓看病貴的現狀。據中共衛生部統計,中國衛生總費
用2005年為8,659億元,2010年為1兆9,600億元,5年間年均增長13.6%。專家指出,過度
醫療猶如一個「無底洞」,吞噬了有限的醫療資源,也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所謂過度醫療,是指醫生違背醫學規範和倫理準則,脫離病情實際需求,實施不恰當、不
規範、不道德的醫療行為,包括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等。
腫瘤患者是「重災區」
「父親去世後,我扔了整整3個編織袋的藥。人都死了,藥還堆積如山,而且都是自費藥
。」北京北洋華誠新能源公司職員許京詳說。
據《人民日報》報導,許京詳的父親2008年6月發現肺癌晚期,已經無法手術。一年多,
老人陸陸續續出入醫院10餘次,直到2009年9月去世。期間醫藥費總計50多萬元,其中醫
保報銷17萬,其餘都是自費。
北京某著名三甲醫院的一位醫生說,腫瘤患者是過度治療的「重災區」。很多病人並非死
於癌症本身,而是死於過度治療。例如,對於一期肺癌患者來說,手術治療後的5年生存
率可達到90%。國際上公認,這類患者術後化療不受益。但是,中國的治療都是「流水線
式」的,多數病人手術後都要「被化療」。
癌症患者的典型案例,只是過度醫療的冰山一角。近年來,「天價藥費」事件也屢屢發生
。
醫療變成暴利行業
近年來,中國醫院和房地產業一樣,已經成為「暴利行業」。例如,重慶市一家三甲醫院
5年間的年收入由5億元增加到20億元,這其實都是患者的「血汗錢」。由於政府對公立醫
院實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政策,醫院創收越多,獎金越多。因此,很多院長只想
著如何讓醫院多賺錢,而不關心如何讓患者少花錢。
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何建國說,醫療消費是醫生主導的消費,而不是患者的主動消費
。很多醫生利用處方權,不斷製造無效甚至有害的需求,把患者當成了牟利的對象。醫生
通過大量使用高價藥品、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收取回扣,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潛規則
」。其金額之大,遠遠超出了醫生的「陽光收入」。
由於過度醫療的界限模糊,很難被嚴格認定,醫生總能把過度醫療解釋為合理行為,把道
德問題歸為技術問題。例如,一名醫生即使故意用高價回扣藥替代常規藥,也完全可以用
個人經驗、用藥偏好、甚至「病人要求」等理由應對質疑和檢查。
http://tw.epochtimes.com/11/4/16/163432.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81.63
EpochTim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