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俄羅斯學者:中國政治經濟模式不可取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 (^^)時間14年前 (2011/09/04 15: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紀元2011年09月04日訊】 美國之音2011年 9月 03日報導指出,親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政治學者表示,俄羅斯無法接 受中國政治模式,俄羅斯更不可能再倒退回蘇聯時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軍事 也日益壯大,軍費預算也水漲船高,全球的目光日益聚焦中國。中國的政治模式與經濟發 展路線也受到很多國家的關注。 俄羅斯學者:中國政治模式不可取 親克里姆林宮的俄羅斯著名政治學者尼科諾夫說,俄羅斯非常瞭解、熟悉中國的政治體制 , 因為中國政治體制類似蘇聯。 尼科諾夫說:「很明顯,對於當今的俄羅斯來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是無法接受的。俄羅斯 也不可能利用中國政治體制經驗。如果那樣的話,俄羅斯會倒退回蘇聯模式。從各個角度 來看,這都是不可能的。」 尼科諾夫是斯大林時代蘇共著名領導人莫洛托夫的孫子,同時被認為是克里姆林宮的政治 智囊。尼科諾夫是星期五莫斯科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講上述這番話的。這場新聞發佈 會主要介紹了下個星期在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市將召開的世界政治論壇討論會。 雅羅斯拉夫爾世界政治論壇活動的領導人伊諾澤姆采夫透露,作為雅羅斯拉夫爾世界政治 論壇的分場討論活動,俄國政治學者同中共中央翻譯局今年5月在北京曾聯合舉辦了有關中 國發展模式的專場討論會。 俄羅斯新聞媒體5月份曾報導,在北京結束的那場有兩國官方背景學者參加的討論會上,俄 羅斯著名政論家和記者捨甫琴科批判了蘇聯民族政策,同時也警告中國可能 重復甦聯解體 命運。捨甫琴柯在當時的發言中特別提到,蘇聯共產黨貪污腐敗,蘇共政權迫害異議人士 ,把批評聲音當成敵對勢力試圖顛覆蘇聯政權的陰謀,這些都 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捨甫琴 柯還提到,中國使用蘇聯式手段處理新疆問題並對待達賴喇嘛。 中國經濟模式制約其發展 海外中文媒體日前報導,世界銀行行長佐力克(Robert Zoellick)在啟程訪問中國時發表 文章表示,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已開始逐漸失去活力,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亟需改 革。若中國要維持強勁成長,就不能僅依賴出口及投資,須透過擴大國內需求重新取得平 衡。 他認為,如果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沒有根本改變,中國會使全世界及本身經濟問題惡化和更 不平衡,食物及天然資源價格更高、會呈現更多的環境損害、也更難應付日益老化的人口 及過度仰賴海外市場。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知名的經濟學家茅于軾充分肯定佐力克的觀點。 中國問題專家廖仕明表示,在中國決策機制沒有民主化的時候,中共的決策機制一定會傾 向於權貴階層,中國貧富差距大很難解決,有錢人賺更多錢,窮的人賺不到錢。雖然中國 目前錢多了,但大部份都被富人拿去了。這也導致中國內需不能帶動經濟。 溫家寶:大陸經濟麻煩不小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最新一期中共中央《求是》雜誌撰文說,當前大陸經濟面臨的不 穩定、不確定因素還不少,可能影響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 曾為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智庫之一的中國問題專家程曉農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困局 就是通貨膨脹。 由於中共在國內投放相應的人民幣,再加上中共自己的熱錢進入大陸,外匯儲備就不斷增 大,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中共要大量購買美債,造成通貨膨脹。國內大部份老百姓沒有 購買力,中國只能依靠出口拉動經濟。 中國問題專家廖仕明表示:溫家寶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中國的經濟是出口導向,西方國家 經濟下滑導致的消費下降,會影響到中國經濟。 程曉農表示,中國的經濟嚴重依賴於西方國家的經濟,而不能依靠本國發展經濟。「這只 能說明中國的經濟不正常。」 伍凡:造假的 GDP指標成為中共統治國民的工具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第170集《伍凡評論》發表與播放了題為:「中共需要灌水造假的GD P」文章。 文章指出,中共發表的2009年的GDP增長是8.7%;而新華網卻公佈了一套遠遠高於8.7%的數 據。 文章指出,2009年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有 27個省市自治區的增長速度都超過了8.7%的數 據,其中最高的是內蒙古17%,最低的 是浙江8.9%,除了上海、新疆和山西沒有超過8.7% 之外,有27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都超過了8.7%;其平均增長遠遠高於8.7%。 伍凡認為,中共從1985年開始從外國引進GDP這個概念後,其意義與用途就完全變質了,「 把GDP變成一個政治統治的工具,變成自我漂白的工具,把中共政權漂白以後,成為一個統 治合法性的工具。」 伍凡指出,一批外國所謂的漢學家、中國問題專家,甚至外國的金融機構銀行都在吹捧中 國的經濟多好多好,實際上中國自己造假,連外國人也一起來造假。造假的 目的,一個是 豢養這些漢學家們、中國問題專家們,而對外國的銀行來講,希望你們能把中國在外國的 外匯大批去購買外國的資源、資產、企業。 中國的權貴集團致富是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為基礎 時評家酈劍鋒在今年的6月撰文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 這「三 高」的基礎之上的,是以犧牲中國人民及其後代子孫利益為代價」 的基礎上的, 「是以犧牲中國人民及其後代子孫利益為代價的。」 文章指出,資源枯竭了,環境被嚴重污染,土地農田越發萎縮。這種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式 的發展,對環境、資源無限度的透支破壞,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中國社會,沒給子孫後代 留一點後路。 酈劍鋒指出,從發展的結果來看,幾十年的高速度增長,只是養肥了極少數人,一批既得 利益者,既得權貴集團,它們或利用政治權力,或官商勾結,或不法投機,這樣才使「一 部份人先富了起來」,其他人則根本沒有富,也沒有緻富的公平環境和機會。 伍凡指出,中國的發展是以剝奪人們的勞動力成本、濫用中國的土地、空 氣、水源等資源 發展起來的。把外國不願意生產的、有毒的生產產品以及生產價值、勞動力待遇非常高的 統統移到中國來,中國成為真正的「污染產生的世界工廠」。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議員,中國經濟發展是人民的功勞。但可惜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並 不被勤勞的中國民眾所享有,而是成為中國權貴集團致富的工具。 (責任編輯:張頓)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11/9/4/n336284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235.180
文章代碼(AID): #1EOoam3s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EOoam3s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