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麥當勞進軍德國珍奶市場 挑戰華商?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 (阿川)時間13年前 (2012/08/05 0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紀元2012年08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茵德國報導) 全球快餐的龍頭老大麥當勞也開始賣珍珠奶茶了。今年6月11日開始,德國850個麥當勞咖 啡屋(McCafé)向顧客提供250種不同配方的珍奶。華人茶文化和西方快餐文化相撞擊時 ,會產生何種火花?華人是否可接受麥當勞製作的「快餐」珍奶的味道?麥當勞的加入給 德國珍珠奶茶產業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德國社會如何反應?在麥當勞珍奶上市將近一 個月的時候,我們來看一看各方的聲音。 麥當勞珍奶味道不一樣 大部份顧客最關心的就是「好喝不好喝」。到目前為止,互聯網上談論最多的關於麥當勞 珍奶的話題就是味道,總的來說,德國人的正面意見少,負面意見多,還有些非常負面, 不僅有人在臉書裡寫「讓人噁心」,還有一個德國小伙子專門拍了錄像放在Youtube上: 來一口麥當勞珍奶,之後做無法忍受狀,誇張地吐到地上,再來一句:「實在無法理解有 人會想出這種喝茶的主意!」 很遺憾,這個德國人以為這就是珍奶的味道了,其實在珍奶達人眼裡,麥當勞珍奶根本「 很像冰茶(Eistee)」。「沒有茶味」是珍奶鐵桿粉絲對麥當勞快餐珍奶的最多評價。 從菜單上來看,麥當勞珍奶和珍奶專賣店裡的產品區別不大,底茶有六種:綠茶、紅茶和 白茶,不加奶是三種,各自加奶又是三種,一共六種。還有七種味道的果汁,再加上六種 珍珠。但是沒有木薯粉做成的有嚼勁的黑色珍珠,而是四種爆爆珠和兩種水果丁。底茶、 果汁和珍珠,互相一配,就出來了250多種配方,嚴格的說,其實不能稱為250種味道。 那為甚麼麥當勞珍奶味道不一樣呢?柏林中國亭餐館的陳老闆道出了其中一個原因:「華 人開的珍珠奶茶店的茶都是當天燒的,所以茶味濃厚,而麥當勞的茶是罐裝的,味道自然 不一樣。」當然原料來源也不一樣,德國珍奶店大部份直接從台灣進貨,而麥當勞的原料 中有的來自美國。 華人顧客失望 去喝珍奶的華人大部份都點木薯粉做的「珍珠」,有嚼勁,可吃可玩。珍珠需要店員自己 煮,太硬了嚼不動,太軟了又沒有嚼頭,所以煮珍珠是個「技術活」。而那種輕輕一咬就 能濺出果汁的爆爆珠就不需自己煮,而是直接從外面進貨,質量不會有太大波動。德國顧 客往往喜歡點爆爆珠。麥當勞不提供珍珠,只有爆爆珠和水果丁,而且爆爆珠的皮比較厚 、硬,和華人開的珍奶店提供的超薄皮爆爆珠的口感有較大不同。 漢堡的蔣小姐特地去了幾家麥當勞咖啡屋品嚐珍奶,結果失望而歸,除了上面提到的「沒 有珍珠」「爆爆珠的皮太厚」之外,她還認為:「茶對我們中國人很重要,麥當勞這種沒 有茶味的珍珠奶茶很難讓人接受,但是德國人在這方面也許就不是那麼在乎。」 珍珠奶茶是從中國茶文化中延伸發展出來的,而西方社會主要是咖啡文化,西方人是否能 把珍奶的「形」和「神」都學到,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德國顧客反饋 麥當勞畢竟是全球快餐的龍頭企業,對產品的口味也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定位,那麼對於 口味與亞洲人不同的西方人來說,麥當勞珍奶是否會有更大吸引力呢? 13歲的Laura和14歲的Sara和家人一起從梅前州來到柏林旅遊,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麥當勞 珍奶廣告,好奇之下她們想品嚐了一下。用超大吸管將爆爆珠或果丁吸到嘴裡的感覺讓姐 妹倆覺得很有意思。珍奶味道像冰茶,是兩個人共同的印象。她們的姐姐Franziska去年 來柏林時已經在別處嚐過珍珠奶茶了,雖然三個人都表示珍奶味道還行,但是也都沒有打 算再喝一次。 Natalie和一位年輕男士一起來到麥當勞,Natalie繞有興緻地挑選珍奶品種,但是那位男 士明顯對珍奶沒興趣,很快離開了,這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在麥當勞購買珍奶的人中,女 性佔了絕大多數。Natalie覺得珍奶味道不錯,她很喜歡。她表示以後還要去珍奶專賣店 坐一坐。 這幾年,隨著珍奶店在德國遍地開花,已有一小部份德國人成為珍奶粉絲,他們對於口感 的要求就比較高了,一位小姐品嚐過麥當勞珍奶後,失望地說:「一開始我聽說麥當勞也 賣珍奶,還非常高興,因為我很喜歡喝。但品嚐了一次之後,感覺太失望了,和珍奶專賣 店的味道太不一樣了。」 價格 乍一看,覺得麥當勞珍奶價格比華人開的珍奶店便宜,其實不是。6月份用優惠券可以在 麥當勞享用到一杯1.99歐元的珍奶,開業大酬賓肯定比同類商家便宜。 7月1日之後,麥當勞珍奶一杯就上升到2.69歐元,看上去比柏林其他珍奶店的3.00到3.20 歐元一杯還是要便宜一些,但不要忘了,麥當勞的小杯是0.4升,而其他店的小杯是0.5升 ,如果換算到0.4升的話,就只有2.50歐元左右,比麥當勞要便宜。麥當勞大杯是0.6升, 每杯2.99歐元,而其他的店大杯是0.7升,3.30到3.60歐元,換算成0.6升的話,只有2.95 歐元,也比麥當勞便宜。 珍奶含糖量真的高嗎? 麥當勞也開始賣珍奶了,這引起了德國主流媒體的注意,包括《明星》雜誌、《明鏡》雜 誌、《法蘭克福眺望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導。很多文章都把目光集中在珍奶含 糖量是否太高上了,《法蘭克福眺望報》的文章乾脆將《對環保父母的甜蜜抗議》作為了 標題。 但是珍奶含糖量真的高嗎?為此歐洲最大珍奶批發商伯思美請柏林一家名為Dr.Basikow的 食品檢驗公司,為其下屬連鎖分店BoBoQ 珍珠奶茶做了成分檢驗,並和兩種大眾化軟飲料 可口可樂以及芬達做了對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BoBo Q的珍珠奶茶含糖量比可口可樂和芬達少,但在蛋白質和維生素含 量上卻多很多。也就是說,珍奶比可口可樂和芬達更健康。當人們大量消費可口可樂和芬 達時,實在無理由因為含糖量的問題而拒絕珍奶。 麥當勞廣告吸引亞洲人嗎? 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麥當勞的廣告裡,一個名叫Chan McTi的亞裔男子載歌載舞地大讚 麥當勞的珍奶如何美味,他身穿粉色襯衫,草綠色西裝,有時候是一身白色的閃亮服裝, 像從卡通片裡跳出來的一樣,用誇張的動作和笑容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廣告人物選擇亞洲 人,那麼一定有要吸引亞洲人的想法在裡面。 但是亞洲人對這個廣告是另外一種反應,有些人在網絡上人抱怨這個廣告太「刺激神經」 ,一個亞洲血統的德國人甚至在論壇上發表評論,說麥當勞的廣告「完全失敗了」。麥當 勞回應:如果你這麼想,那麼很遺憾。這是一個滑稽的廣告,本意是想向亞洲流行文化表 示敬意。 看麥當勞廣告 喝中餐館珍奶 旅遊者Sandra和Torsten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珍珠奶茶,他們看到麥當勞的珍奶廣告後, 又在一家中餐館偶然看到珍奶,於是決定品嚐一下。 40多歲的Sandra和Torsten在柏林波茨坦廣場購物中心的「中國亭」餐館吃完中餐後,注 意到那裏還賣珍珠奶茶。Sandra幾次來到珍奶櫃檯前觀看,還將一張詳細的珍奶菜單拿回 作為和同伴Torsten一起研究。最後兩個人各自點了一杯珍奶。他們饒有興緻地看著店員 麻利地調配各種材料,當他們看到兩個珍奶瓶子在搖搖機上一前一後地快速來回晃動時, 他們兩個開懷大笑,覺得這種機器非常有趣。 Torsten向記者表示:「珍奶味道很好,就是這個東西(木薯粉做的珍珠)不合我的口味 ,口感怪怪的。但是飲料的口味真的很棒,我還會來喝。」Sandra對中國亭的珍奶口味也 評價不錯,她說:「如果1分是最高,6分是最低分,那我會給2分。」 從瑞士到德國來旅遊的Sandra向記者表示,一路上她看到麥當勞珍珠奶茶的廣告鋪天蓋地 ,但是她並沒有想特地去麥當勞嚐一下,這次不期然間在這個中式快餐店偶然看到有賣「 麥當勞廣告上的那種飲料」,於是臨時決定品嚐一下。看來麥當勞廣告還是能引起人們的 好奇心的,只不過這些人不見得一定去麥當勞喝珍奶。從這個方面講,麥當勞倒是給這個 行業的其它商家也做出了一些貢獻。 德國專業人士思想大轉變 布魯德先生是為餐飲業提供諮詢的專業人士,有20多年從業經驗,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 去年珍珠奶茶大批登陸德國時,他對珍奶發展前景的判斷出現了失誤。在去年3月參加一 次珍奶介紹會時,他認為珍奶很可能又是一個「趕時髦」的飲品,遲早會由興轉衰。 但是就在那次討論會後不久,他在互聯網上驚訝地發現,德國人對珍珠奶茶的評價甚高, 而且熱度持續升溫,他眼看著珍珠奶茶店在德國遍地開花,不只是大城市,甚至很多隻有 幾萬人的德國小城鎮都能喝到珍珠奶茶了。現在麥當勞也加入了爭奪的大餅,還發起了強 大的宣傳攻勢,將珍奶這個東方的飲品大面積地介紹給了德國人,這更使布魯德先生相信 ,珍奶在德國的發展前途可觀。現在他自己也在做批發珍珠奶茶原料的生意。 針對網上鋪天蓋地向麥當勞珍奶砸過來的板磚,布魯德先生覺得這並不能說明麥當勞珍奶 失敗了,因為「麥當勞的經營不是主要靠味道,而是靠極佳的地理位置,還有本來就聚集 起來的人氣,很多人去吃麥當勞吃漢堡,可能順便再來一杯珍奶。非常講究口味的人可能 會為了喝上一杯味道醇厚的珍奶而多跑路,但是很多人對味道不是那麼在意的,也就將就 了。另外,去麥當勞聚餐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時尚,不喜歡去那裏的人也因為和朋友們 去了,可能也和大家一起湊個熱鬧來杯珍奶」。 麥當勞為何進入珍奶市場 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珍珠奶茶在歐洲飲品市場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時尚飲品之一,歐洲伯 思美珍奶批發公司總經理賴老闆認為,麥當勞看到了珍奶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同時 也是一個風頭正勁的風尚,所以才趕快跟進。 賴老闆分析道,麥當勞進入一個市場,身段當然和別人不一樣,因為它有足夠多的店面, 在德國一下子就可在850個分店同時推出珍奶,另外還有足夠的財力,廣告都是大手筆。 也正因為是巨型連鎖店,所以麥當勞的經營目標不一定是為了賺錢,像珍奶這樣的一個當 下非常時髦的元素如果在麥當勞這裡缺失,麥當勞就會覺得缺了點甚麼。當然珍奶能賺錢 更好,但是如果不能給麥當勞帶來效益,麥當勞也不一定會放棄這個市場。這種經營思路 和小商家是不一樣的。 給珍奶市場帶來的利與弊 「巴爾扎克咖啡連鎖店也沒有因為麥當勞咖啡屋進入市場而倒閉,」做珍珠奶茶原料生意 並自己開有一個珍奶店的黃先生說。「麥當勞也賣珍奶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麥當勞把 珍珠奶茶這個大餅做得更大了。這幾年下來,雖然珍珠奶茶在德國發展很快,但是大部份 德國人還是不知道珍奶是何方神聖,現在麥當勞廣告一上來,等於給德國人普及了『珍珠 奶茶基礎知識』,珍奶不再陌生,這對所有珍奶店都是一件好事」。 壞處是,麥當勞珍奶的味道和地道珍奶有很大不同,初次嚐試的人有可能以為珍奶就是這 樣一種味道呢,以至於對其它正宗珍奶店也產生負面想法,從而連嚐都不嚐就拒絕了。 珍奶專賣店的前景 麥當勞的出現對珍珠奶茶市場帶來了不小的衝擊,雖然珍奶這塊大餅被麥當勞鋪天蓋地的 廣告畫得已經很大了,從來沒有喝過珍奶的人都來好奇地品嚐,但這並不說明人人都能夠 分到一塊餅吃。 賴老闆認為,現在珍奶市場已經有了泡沫化趨勢,華人、越南人、東南亞人、西方人都蜂 擁而至,好像當年鬱金香的生意剛開始火爆時,大家都在種植,形成供過於求而讓市場發 展停滯,等到走過了這個階段後,市場供求鏈開始穩定,一些商家就被淘汰了,另外一些 站穩了腳跟。 賴老闆分析道,珍奶店想在泡沫化階段不被淘汰,就得抓住下面兩點,一個是味道,珍奶 不好喝是沒有市場的,除非有麥當勞那樣的實力可以宣傳,有位置那麼好的店面可以彌補 其他不足;另外一點是氛圍,珍奶專賣店從裝修到擺設都是圍繞著珍奶,坐在裡面的顧客 人手一杯珍奶在吸,人與人之間即使不認識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互動。這些都是小商家 的優勢,珍奶店肯定會繼續存在下去,不會因為任何一個大型連鎖店的加入而倒閉,但是 哪一家店會生存下去,哪一家會倒閉,就看每家怎麼經營了。 背景知識: 簡單地說,珍珠奶茶就是將粉圓加入奶茶,還可加入果汁或其它飲料以適合不同的口味, 有杏仁汁、蘋果汁、草莓汁、梨汁等多種選擇。圓形的粉圓主要用地瓜粉製成,通常都是 黑色,表面晶瑩潤滑,所以被稱為「珍珠」。嚼起來很有韌勁,用大號吸管吸食時口感特 殊,可嚼可玩。除了粉圓,也可加入爆爆珠。爆爆珠外面是很薄的一層膜,裡面是果汁, 輕輕一咬,果汁在口內四濺,也給人一種特殊口感。珍奶裡也可以加入水果丁。 珍珠奶茶已成為台灣小吃的招牌,好像意大利的比薩餅、美國的漢堡包一樣。擁有2300萬 人口的台灣島上經營著五萬家珍珠奶茶店,平均每500人一家。站在台灣的大街上,一眼 望去,20家左右不同品牌的珍珠奶茶店讓人目不暇接,比歐洲的咖啡館密度還大。已經在 台灣火爆多年的珍珠奶茶這幾年正式登陸歐洲。 (責任編輯:文婧)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8/4/n3651541.htm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80.11 ※ 編輯: iop654 來自: 112.104.180.249 (08/08 00:22)
文章代碼(AID): #1G7LsAFl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G7LsAFl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