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王力宏 尋找生命音色的音樂遊子(上)
王力宏 尋找生命音色的音樂遊子
2008/01/11
過了30歲之後,王力宏突然轉大人了!外表上,他蓄起鬍子,讓本來陽光俊俏的笑臉,多了幾分滄桑成熟;在內心世界,他愈來愈堅定要「做自己相信的事」。
【文/瞿欣怡】
傾聽靈魂的聲音,只做自己相信的事
(攝影/世界展望會提供)
過了30歲之後,王力宏突然轉大人了!外表上,他蓄起鬍子,讓本來陽光俊俏的笑臉,多了幾分滄桑成熟;在內心世界,他愈來愈堅定要「做自己相信的事」。
他說:「我為了工作犧牲太多,失去生活、感情、家庭,總是漂浮不定,我的家就是兩個旅行箱。我一定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情,這一切才有意義!」
他揚棄唱片市場裡主流的情歌取向,堅持發行《改變自己》專輯,大膽地把一年一度的專輯用來提倡環保,把唱片公司給嚇壞了;他犧牲感恩節假期,跟世界展望會去寮國探望被資助的兒童,利用公眾人物的身分,為世界貧童發聲。
我很幸運一同參與了世界展望會的旅程,在八天當中,分享了王力宏的私密心事。
「我的家,是這兩個大皮箱,裡面裝著我所有東西,我帶著它們一場又一場地唱下去。」
王力宏走到哪都會背著一個小背包,裡面裝著小鍵盤以及混音器,那小小的黑色包包,就是他的世界,不管他流浪到世界哪個城市,隨時隨地都可以創作。
他的生活充滿挑戰、趣味,但又疲憊孤單。年復一年地發片、宣傳、巡迴、拍廣告、製作唱片、發片……一年裡能夠停留在台灣的時間才三個月左右,其餘時間都在演出。
剛開始,這樣的生活的確讓他困惑,每天早上醒來就得問自己:「我現在在哪裡?」但現在他已經不再管自己的行事曆,他特別笑著強調:「這不是放棄喔!是完全地放開了!」
王力宏的勞碌命有跡可循,為了賺零用錢,他從9歲就開始當送報僮,但這工作其實是哥哥接的,沒想到哥哥不玩了,苦差事就落到王力宏頭上,老實的他每天早上騎單車送報,下雪的日子就乖乖走路。
人們總說他來自富裕的家庭,他則淡淡地說:「我媽媽每個禮拜都在剪折價券,不是所有搬到美國的醫生家庭都很有錢。」一如大多數的醫生家庭,他們對孩子的教養十分嚴格,雖然從小讓王力宏學小提琴,但真要當音樂家,父母還是猶豫了。
王力宏笑著說:「其實我也不知道長大要做什麼?腦袋裡一大堆問號。我只知道玩音樂讓我很快樂。」從還是個小娃娃,音樂就注定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4歲那年,他看哥哥學小提琴羨慕不已,甚至哥哥拉錯,他還急著打暗號,但當時他個子實在太小,沒有適合的琴,媽媽只好用玉米片的盒子當琴身、筷子當弓,讓他過乾癮。好不容易熬到6歲,終於可以學琴,他開心地形容:「只要給我小提琴,我就可以離開地球了!」
17歲,王力宏第一次回到台灣,他參加木船民歌比賽,演唱劉德華的「忘情水」,他根本搞不懂詞意,整首歌是硬背的。
19歲暑假,他發行第一張專輯《情敵貝多芬》,那個年代一發片隨隨便便就能賣十萬張,他卻只賣了3萬張,賺的錢跟在美國作收銀員差不多。
「優質偶像和流浪藝術家之間的差距,只差一個有造型師,一個沒有啊!」
王力宏不是突然爆紅,而是一張一張慢慢往上爬。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敢創作,他不是自大的人,不愛炫燿美國文化;相反地,他努力學國語歌,別人給什麼,他就唱什麼,慢慢琢磨國語歌的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24.169
GOODSTAR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50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