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曲獎王力宏「失而復得」蔡健雅如願封后
看板Golden-Award (三金(金鐘 金馬 金曲))作者pda2001 (pcplayer)時間19年前 (2006/06/13 06:28)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1
金曲獎王力宏「失而復得」蔡健雅如願封后
2006-06-12 09:29中安在線
搜狐娛樂6月11日消息從提名揭曉階段就已經爭議不斷的金曲獎,在陶子與小S的相互逗樂
、冷門歌手與熱門藝人的抗衡、台灣本土文化與流行聲色的混合、失意心情與喜悅笑容的
反差中降下帷幕。原本,獎前的預測,已經是認定將由大大小小的黑馬領跑全場,但沒有
想到,最後頒布的結果,會比預測中的更為冷門。賽前的大熱門陶哲缺席星光大道,最終
,在六項提名中,僅斬獲「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倒是另一個熱門陳綺貞從第一
個頒布的流行類獎項(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開始,穩穩地把兩個獎囊括懷內。獨立音樂
勢力對大眾的影響,是否會因為她的奪獎而更進一步?如果的確可以這樣的話,這又會不
會是金曲獎的一大貢獻?
周杰倫與蔡依林缺席,還有王力宏、張學友、孫燕姿、梁靜茹、莫文蔚、陳奕迅等一線歌
手撐場,場面並不會比去年失色多少。因為周杰倫的失意而耿耿於懷的Fans們,大可豁達
一些,只要翻一翻前幾屆的提名或獲獎名單,就會知道,其實金曲獎對周董亦不薄,除了
「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至於仍未拿到手以外,其他諸如「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等同樣重要的獎項,已經不止一次地成為其囊中之物。那麼,應該欣然接受,缺了周杰倫
的金曲獎,依然是一個為了把對音樂的加冕更加純粹化的金曲獎。它屬於每一個表現出色
的音樂人。
應該說,陳綺貞的得獎是眾望所歸的。從自費出版三張有點自娛自樂意味的單曲,到這張
厚積薄發的全新大碟,她的音樂旅程,一如專輯的名字,華麗的冒險。既把音樂做得很精
緻,又能夠兼顧到整體的流行性,音樂水準能夠與商業包裝能融為一體,也許是音樂最高
的境界,能夠做到雅俗共賞,一併得到專業評委與大眾的肯定,值得其他同樣有份入圍的
創作才女們的借鑒。從去年的陳珊妮到今年的陳綺貞,她們兩張水準俱佳的唱片,無疑是
這兩年流行樂壇不可多得的作品,也許,比較遺憾的是,她的這張專輯,並沒有最終為她
贏得了個人類別的獎項。
其次要說的,是胡德夫,這位台灣「民歌教父」,卻是以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專輯《匆匆
》獲得了多個重要的獎項,有人把他的入選與周杰倫的出局視作金曲獎的偏頗與「兒戲」
,認為是無視音樂的流行度,把一個冷門的人選從一個旮旯角落裡找出來作為主角,但如
果,你曾仔細地聽過他的這張專輯的話,你或許根本不需要懷疑,評委們的眼光與偏好。
在台灣這樣一個注重本土文化與文藝氣息的區域,他們把獎頒給一個具有「根源性」的歌
手,實屬意料中事。《匆匆》這張專輯未必具有多少流行性,但那份沉澱已久、讓人怦然
心動的根源氣息,卻足以喚醒許多麻木的神經。每年層出不窮的流行專輯,其中又有多少
張,具有這種真摯的意味?
今年金曲獎的獲獎名單,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無論是獲得「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的蔡健雅
、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的王力宏、還是在專輯獎項方面大獲全勝的陳綺貞與在歌曲
方面得到肯定的胡德夫、戴佩妮等等,都是創作與演繹皆俱實力的歌手。另外,我們還不
難從這個獲獎名單中,看出評委們的用心良苦,在各大獎項的得獎配搭中,盡力地作出主
流與「另類」之間最大程度上的平衡,一方面,像王力宏、陶哲等代表大眾喜愛的歌手,
最終,還是摘得了份量十足的獎項,而像陳綺貞、胡德夫這樣代表著小眾力量的歌手,亦
得到了相應的肯定,這是一種折衷,但這樣的折衷在所難免——總不能把「碩果僅存」的
幾位主流歌手徹底擯棄局外?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頒給普羅大眾觀看的獎,又怎麼能夠
缺少主流歌手各自的Fans的捧場?既沒有太大的冷門,也沒有造就所謂的「大贏家」,整
體而言,頒獎結果尚算合乎情理。
總的來說,今年的金曲獎很好看,陶子與小S的主持,把全場的氣氛搞動得很好,尤其是
頒發「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項的時候,呼應去年頒獎嘉賓莫文蔚所犯下的發音錯誤,所
釀成的一場不大不小的尷尬,今年繼續邀得她搭配黃立行頒獎給王力宏,將功補過的意味
,把頒獎氣氛掀到了高潮。
編輯: 袁芳
轉貼自 http://entertainment.anhuinews.com/system/2006/06/12/001494640_01.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71.118
Golden-Awar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