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群雄並起,風雲際會-我看《楚漢驕雄》

看板HK-drama (港劇)作者 (身心俱疲中...)時間19年前 (2005/12/13 22:05),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山坡羊】 我一直很喜歡張養浩的【山坡羊】, 一個朝代的興起,代表另一個朝代的滅亡。 無論孰興孰亡,付出最大代價的,往往是老百姓。 而我看《楚漢驕雄》時,【山坡羊】就不斷在我腦海裡迴繞。 暴秦的殘虐,固當推翻,楚漢的相爭,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變相殘虐? 然而儘管對亂世不以為然,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歷史最精采的部分,多半寫在亂世裡。 只是,我喜歡三國演義,喜歡東周列國志,卻對楚漢之間的歷史感冒。 因為我認為那不過就是一個剛愎自用的笨蛋,和一個耍流氓的傢伙在互爭罷了。 但當印象或文字化為影像時,似乎就會令人不由得想去探究內容......              ※※※劇情感想※※※ 歷史劇我看得不多, 《楚漢驕雄》或許可以算是我少數完整看完的一部作品, 只是可惜啊,前二十集可以說令我目不轉睛,但後十集我卻愈看愈搖頭。 我認為歷史劇之所以難將史實完全呈現,在於觀眾對人物的要求。 一部戲它必定需要主軸,支撐主軸的人物當然盡可能完美,才能令觀眾認同。 然而任何一位歷史人物,幾乎無法百分之百完美,特別是掌權者。 唐太宗再怎麼賢能,他畢竟是殺了自己的兄弟才登上皇位。 乾隆再怎麼聖明,晚年聽信和坤的事實不會改變。 歷史劇為了圓這種缺憾,便有可能改編得令人難以茍同。 我印象中賈靜雯演過一部《武媚娘傳奇》,雖是武則天的故事,但改編到我差點吐血。 那個為權為利甚至可以把自己女兒活活掐死的女人竟搖身一變, 變成了天真活潑善良可愛...我只看了幾眼,我就陣亡了, 這不是我心目中的武則天,心狠手辣才是武則天,才是我對於她、最愛的形象啊! 而《楚漢驕雄》的改編,起先我可以接受。 劉邦和項羽的兄弟情,呂雉的親自求親,在我看來,反而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可是兄弟情後來變得太詭異了,反而變得畫蛇添足,容後再談) 但是,為了突顯主角,卻非得製造出一個大反派, 編劇把這個大反派丟到韓信身上,我根本難以接受。 試問: 一個用兵如神的軍事天才,一個懂得飲水思源、一飯千金的人, 會是如此心胸狹窄的將領? 若要說韓信真有錯,不過是錯在他的傲氣,他的功高震主啊! 為了圓當初劉邦和項羽的兄弟情,所以把所有的錯歸諸韓信身上, 看到最後一集,我起初的震撼和興奮全部消失殆盡。 另外,我最不喜歡不時出現的「天命所歸」的觀念。 就因為劉邦是天命所歸,所以他應該當皇帝,項羽就活該倒楣在烏江自刎? 港劇好像總擺脫不了這類迷信的觀念,以前看《真情》也是如此,非常厭惡。 我不相信張良是因為知道劉邦是天命所歸才投靠他的, 難道不能是因為劉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人善任嗎? 可是整部作品裡充斥著的都是這種命定的觀念,連范亞父亦如此。(他可以說是極致者) 結果搞到最後,連項羽會敗亡都不是因為他的剛愎自用、自視非凡, 是韓信小人心腸,非得逼死他。 我覺得劇情這種寫法,像是尊項羽而貶其它人(包括劉邦), 既未寫出劉邦的優點(我不曉得他的仁義何在,為何大家口中都掛著? 頂多不想出戰避免更多的死傷,但更強烈的原因不過是自己怕死), 也似乎刻意避開項羽的缺點。 所以楚漢議和之後,後面的劇情我是忍著看完的。 不過, 後半部雖然看得我火冒三丈,但前半部的劇情真的很精采。 鴻門夜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水淹廢丘、雎水之戰...... 還是令我情緒既高昂又心傷。 或許因為前面編得不錯,所以後半部的不協調我難以接受吧!                           ※※※人物&演員感想※※※ 這部戲的人物最令我懾服的大概就是呂雉了。 呂后的事蹟在歷史課本裡絕不會寂寞,《史記》甚至為她立了呂太后本紀, 沒有一個女人能夠如此,司馬遷把這份「尊榮」給了她, 若說後世能與之媲美的,大概只有武則天和慈禧太后了。 我本來不太能想像張可頤扮演呂雉, 我只記得她在《金牌冰人》裡八面玲瓏的模樣,怎麼也不能和呂雉兜起來。 可是當她著上后裝,那股權勢盡在手中的霸氣,已經說服了我。 更別提她淪為階下囚時,在項羽之前未曾低頭的倨傲, 這足以證明張可頤能夠勝任這角色。 其次是張良和韓信,這算是我私心的喜愛。(原本就愛的歷史人物) 蔣志光演起張良,其實味道還算十足,如果編劇不把什麼看星星的劇情套在他頭上, 也不要讓他對劉邦說出什麼我會追隨你,是因為早知道你是天命所歸這類的渾話, 我會更喜歡這個角色。 張良擁有的不僅僅是像陳平、蕭何之類的智謀,在我眼中,他擁有的是「智慧」。 所以漢初三傑,唯有他可以全身而退。 只是劇中對他智慧的描繪,我總覺得不足,大概鴻門宴是最淋漓盡致了。 至於韓信,實在是個缺憾。 懷才不遇的部分黎耀祥的詮釋,我十分欣賞。 而後來登壇拜將的氣勢,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水淹廢丘的智慧, 充分展現出他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能力。 可惜後來的劇情實在是......無言啊...... (有種被硬生生抹黑的無奈感) 其它如樊噲、蕭何、項莊等人我也相當欣賞, 尤其鴻門宴的樊噲,如項羽所言,真壯士矣。 所以雎水大敗後,劉邦誤以為樊噲死去,我也跟著哭得淅哩嘩啦的。 可是這部作品裡,人物性情矛盾的地方不少。 例如范亞父, 他起始始極力反對項家稱王,堅持要找楚國太子。 後來項羽要自立為王,他也要求一定要先秉告楚懷王。 但當項羽決定自立為王時,他卻立刻說稱王必先有尊號... 這段我看了好幾遍,還是不懂范亞父的轉變原因到底在哪裡。 至於劉邦更多了, 口口聲聲說不想做關中王, 可是張良要求他將玉璽拿出來時他又扭扭捏捏。 其實挑明了講,從後面幾集的表現, 我認為一開始就不應該安排劉、項兩人的兄弟情, 這兩人的感情到後來根本愈變愈詭異,甚至有些虛偽的感覺, 倒不如起頭便刪去這些情感,競爭起來不是更精采?劇情更有張力嗎? 此外,虞姬和項羽的愛情我也看得很累, 基本上我認為這兩人的互動是用來拖戲的。 或許編劇企圖藉虞姬來彰顯項羽仁慈的那面, 可是我卻覺得多此一舉。 我既不能為他們的愛情動容,也無法認同項羽身上有仁慈可言。 江華飾演的項羽年輕時還蠻有說服力的, 可是成為霸王後,氣勢似乎跟不上,老是吹鬍子瞪眼睛的, 說話愈來愈用力,我也聽得愈來愈辛苦,實在是可惜啊! -- 我逃開了那個人......他的眼睛,像是原始森林中兩團燃燒的野火, 在幽黑的夜裡跳躍著,執著而急切,好像在拚命探索、懇求什麼, 讓我感到不安與心悸,卻又無法迴避。      --李青《孽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04.54

12/13 23:58, , 1F
仁義的部分有交代,是張良教劉邦的,仁義放在心中沒用
12/13 23:58, 1F

12/13 23:59, , 2F
仁義是要做出來的..從此以後..劉邦就變成仁義的代名詞
12/13 23:59, 2F

12/14 00:12, , 3F
推 把韓信改成心胸狹窄超受不了的...史實上的韓信也很會用人
12/14 00:12, 3F

12/14 00:13, , 4F
只要是能助他 他絕對會感恩 不計前嫌
12/14 00:13, 4F

12/14 07:14, , 5F
受不了把韓信改成心胸狹窄+1 >"<
12/14 07:14, 5F

12/14 08:15, , 6F
寫的真好~
12/14 08:15, 6F

12/14 18:35, , 7F
呵~可頤角色多變。。。
12/14 18:35, 7F

12/15 02:44, , 8F
我也是受不了韓信的改編 >"<,楚漢軍團中我最欣賞的人...
12/15 02:44, 8F

12/16 03:21, , 9F
以前看楊麗花的韓信傳細節還描述更詳細尤其是韓的那段
12/16 03:21, 9F
文章代碼(AID): #13djKkdL (HK-drama)
文章代碼(AID): #13djKkdL (HK-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