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甜蜜蜜》的後傳:《每當變幻時》的面向歷史態度

看板HK-movie (港片)作者時間18年前 (2007/07/12 15:44),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當初看《每當變幻時》的預告片,一直擔心會否又是另一齣為懷舊而懷舊的炒作。幸 好看下去立即放下心頭,導演羅永昌的而且確是有心人,對十年回顧所勾起的時代追 憶等問題,有充滿感情的體會,也成為電影最誘人的地方。 《每當變幻時》藉回歸探討香港十年的變遷。容我先作一個比較的對照,我認為《每 當變幻時》是草根版的《甜蜜蜜》變奏,而楊千嬅的角色,更活脫脫是八、九十年代 的張曼玉身分重塑。當年張曼玉的吸引力,就在於擁有一份不安於位的堅韌度,令她 總希望可以改變個人命運求變,由是與電影中的角色出現某程度的暗合。 所以陳友的《不脫襪的人》(1989)其實早已洞察先機,利用小玉不甘與阿泰(鍾鎮 濤)廝守捱窮,來捕捉張曼玉向上爬的銀幕拼勁。當然一切要待到了《甜蜜蜜》(19 98)中的李翹與黎小軍同志的一段情,才終告收成正果。修正重構更一再出現,《雙 城故事》(1991)中曾志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退出三人行選擇,同樣藕斷絲連於《甜 蜜蜜》中的豹哥身上浮現。 《每當變幻時》中的楊千嬅來自菜市場,而她與外在環境的錯位,在於一重原罪式的 設計(因父親馮淬帆好賭愛嫖,引致負債纍纍),恰好和李翹由內地來到香港掙扎向 上爬,以洗脫過去的羈絆一脈相承。 想不到事隔九年(1998 vs 2007),大同小異的人生經歷竟然如出一轍再度重演。只 不過今次更加無奈,因為《甜蜜蜜》處理的是過境來客的漂流故事,香港始終僅屬一 個流離的中途站,反之《每當變幻時》的阿妙(楊千嬅),無論如何只不過是由粉嶺 轉移到中環生活,香港仍是所生所長情感所繫的私密場景,所以我會說《每當變幻時 》是《甜蜜蜜》後傳──因為楊千嬅與陳奕迅分開後的故事,一定要在香港繼續上演 發生,而不可能如《甜蜜蜜》般搬到紐約再續異地情緣。 《每當變幻時》的動人之處,是一直強調所有事情均要一人做事一人當的精神。電影 當然沒有迴避現實客觀的經濟壓力,豬肉佬(黃渤)為求出人頭地不擇手段向上爬的 設計,正好是李翹的異代翻版,阿妙亦一度想走上相同的人生路,最終卻因為被魚佬 (陳奕迅)極力阻止才作罷。 不過羅永昌刻意想突出的,是角色的性格發展並沒有歸因、或推諉在時代變化的逆境 上。他固然淡化了現實轉型困難的沉重氣息(魚佬轉瞬就成了養魚戶,而阿妙也輕易 地成為知名的化妝師),然而所有人均為自己選擇負責的面對歷史態度卻堅守不變。 阿妙父親臨死都為女兒了結債務,讓她重新出發;大家殺入富貴墟再做一場“表演” ,也同樣願意一起被捕來承擔責任。 阿妙與魚佬的愛情故事,因為錯摸的閃失而令大團圓收場的期待落空,然而卻各自盡 了力去完成自己的追尋,從而得到無憾的安慰(魚佬為追求阿妙而改變自己,阿妙亦 嘗試過不同的戀愛才明白錯失了最佳的眼前人)。 以上就是我所指最值得珍惜的導演回顧觸覺──無論過去十年大家或順或逆地渡過, 環境配合還是背反,到最後只要自己勇於一肩承載面對所經歷的一切(暗中的對照是 大家不要把甚麼責任都推到董建華頭上),那就有第二春的契機。 我深信,羅永昌的背後意含,其實同樣是寫給電影界的同業分享。 -- 市民廣場->3.PttAction->7.Ptt-Charity 公益版歡迎您一起舉手之勞做公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1.144

07/12 19:02, , 1F
這部電影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地好看
07/12 19:02, 1F

07/15 22:54, , 2F
台灣會上嗎?新片資訊查沒有 > <
07/15 22:54, 2F

07/18 09:30, , 3F
臺灣要等一陣 因為香港還沒下 運氣不好可能直接發dvd吧밠
07/18 09:30, 3F

07/19 23:45, , 4F
orz ... / 謝謝樓上 ^^
07/19 23:45, 4F
文章代碼(AID): #16bTlcev (HK-movie)
文章代碼(AID): #16bTlcev (HK-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