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mpy-pop?

看板Indie-pop作者 (Alison's Halo)時間23年前 (2001/04/10 03: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覺得"弱雞(whimpy)"聽來一點也不酷? 本來獨善其身的indie-pop就一點也不酷 這是由衷心裡的話. 以下這篇文章是由一香港樂評人譚志輝所發表,有興趣的看看.. "Wimpy Pop" 革 命 Nov, 1999 "...I don't know what the press has against us. Frankly, I think they don't like the sort of English, wimpy, whatever, image that we have. They like their rock starts to be in the traditional mold. It's still a very male- dominated scene and we don't fit in with that at all, which we're very pleased about and proud of." - Matt Haynes (Co-founder of Sarah Records) "Independent Music"另類/獨立音樂,認識這個名字,是在八十年代初的英國樂壇。 那時候,Rough Trade由原本的一間小型唱片店,搖身一變成為了唱片發行公司,而隨 著Factory、Fast、Postcard、Cherry Red……這些小型唱片公司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及 具領導性的組合如Joy Division、Orange Juice、Josef K、Mekons、Young Marble Giants……擴闊了音樂創作的可能性。英國另類流行榜的成立,傳媒如The Sound、NME 的不斷報導;新一輩搖擺樂的聆聽者,都開始將焦點或是自己的品味重新定位,將視點 由主流中割裂開來:信奉名牌公司或是既有勢力的一種指標開始崩潰,在Punk音樂於77 年在「倫敦」造成了極大的聲勢時,Virgin、EMI、Polydor等這些大公司,都是著名的 Punk樂隊之最終棲身所。但到了八十年代,這個觀念經已不再,Joy Division/New Order一直都是Factory的主力;The Smiths也在Rough Trade渡過了其光輝歲月;Josef K 所信奉的,是那剎那間的存在價值觀。另類唱片公司的黃金歲月,毫無疑問是始於八十 年代,但它是否終於九十年代呢?這似乎卻就會帶來點點滴滴的爭議。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隨著Rough Trade的倒閉、Creation的商業化轉向、Factory的沒 落……另類/獨立唱片公司在九十年代所走的,實在是極崎嶇的路途。而主流唱片公司 那些分支出來的所謂「另類」部門,就更只是一大堆的「笑話」。在Brit-Pop之風吹起 時,這些大公司的「另類」部門相繼成立,簽下無數被視為是「賣座保證」的新樂隊, 但當這些新秀的大、細碟都不能沖上雲霄時,唱片公司立即第一時間與他們解約;或是 乾脆地結束了這些不能「生財」的分公司,急功近利得實在使人害怕。與此同時,素來 以獨立自主見稱的「英倫」音樂傳媒,在九十年代中的演變,亦給人失去了公信力的感 覺,但一切是否因此而變得沒希望呢? 事情又似乎並非這樣絕對,隋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達,人雖然不見得是在道德或理 智上改進了,但每樣事物的接觸途徑卻無疑是增加了:互聯網絡的發達、網上購物的方 便、Mail Order郵購訂碟的普及、資訊傳遞的迅速……在在使到更小型的唱片公司能找 到另外的生存途徑。Indie Pop List這些供另類樂迷溝通的網站,就更直接地將各地另 類音樂之訊息與隔膜打開,另類樂迷/音樂/唱片公司的生存空間,忽然又變得是那麼 的無窮無盡。今時今日,透過網頁,你可以看到Toothpaste 2000、Autocollants、 Kissing Book……這些不知名樂隊的評論/推介文字;或是很多樂迷/樂評者對Sarah 唱片公司的推許與懷念。Wimpy音樂的聲音,透過電腦的傳播,變得越來越遠離各大音 樂傳媒或是主流樂迷的同時,在它信奉者的心中,地位卻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越來越鞏 固。另類音樂在九十年代末時,並沒有宣告完結;相反是透過獨善其身的方式,邁向下 一個世紀。 提到Wimpy音樂,這也是一個自八十年代初「英倫」樂壇興起的術語,當搖擺音樂代表 著的是反叛、剛烈、吵鬧的同時;一些「英倫」新音樂的製造者,他們以缺乏自信,且 柔弱而動人的筆觸及音樂語言,去製造出一些與搖擺樂大相逕庭的創作模式;形成了一 種充滿內向感覺的音樂表達意向,傳媒於是賜予它一個不雅的Wimpy"弱雞"稱號。但 Wimpy音樂,由Aztec Camera、Orange Juice、早期的Everything But The Girl、Pale Fountains……開始,卻由此而建立成一種「小圈子」的風氣,經過了八、九十年代的 演變後,縱使不能成為主流音樂的強大勢力;但卻能堅定地以一個非主流的方式存在, 透過英、美、歐洲大陸、日本、亞洲……等不同樂隊的努力,繼續燃亮這份光點下去。 當中,1987年在「英倫」「布里斯托」Bristol這地方出現的Sarah唱片公司,就更憑藉 著那份固執;那份對"弱雞"音樂的堅持,而成為了繼Postcard之後,另一間使人掛在口 邊的代表性唱片公司名字。 縱使Sarah沒有那無窮的創新意念,擁有卻是那份可愛的堅持。Sarah唱片公司在它存在 的數年光陰中,從來沒有得到「英國」傳媒的厚待(並不像Oasis……)。相反,攻擊或 批評,甚至是漠視,卻源源出現。Another Sunny Day從沒有被樂評正面評估,The Field Mice的Missing The Moon被NME選為每週最佳細碟,但這是他們解散前所推出的最 後一張細碟!!但其實,這一切的誤解與忽視,都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透過 Heavenly,The Field Mice、Orchids、St.Christopher…Sarah唱片公司在那艱難的九 十年代歲月中(有Grunge、Rave……的衝擊),重證了Wimpy音樂的可塑性與可信性,在遠 方的美國、日本、香港、澳門、中國……確立了不滅的地位,而Vinyl Japan、K Records 、Marina、Minty Fresh……唱片公司的出現,亦引證了這種音樂製造的承繼力,Sarah唱 片公司當年的結業,縱使令人感到惋惜,但卻並非是代表著這種音樂的完結。 Sarah當年的結業,其實是一個必然的變化定律。而實際上,作出迴望,或許也是一件好 事。其實,Sarah在當時,經過多年沒結果的掙扎後,無論是幕前或幕後,都給人點點膩 的感覺。The Field Mice自覺應該揚棄結他音樂,而擁抱電子音樂;Orchids亦然,餘下 來的組合,亦不知應將聲音尖銳化求存,或是製造淡如開水的木結他音樂較恰當。結業 前的Sarah其實充斥著的是一班疲兵,而不再是Air Ballon Road時期的那種大無畏衝勁 了,它當年暫別的這個決定,雖令人痛心,但時至今日,或許我們要積極地,將它當是 適當的決策來看待,因為透過Shinkansen(子彈火車)唱片公司,Sarah的部份人物,唱片 公司主腦,或是那份精神,那一份幹勁,在不知不覺間,紛紛重回我們的耳際間及眼前。 早一段日子前,Shinkansen為The Field Mice作出了翻案,推出了雙CD回顧專輯"Where'd You Learn To Kiss That Way?"成為了Shinkansen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唱片。而近期, Trembling Blue Stars新E.P."Dark Eyes",Cody新E.P."Rounder"與及Monograph首張大 碟"Lorelei"接連地推出,引證了這間唱片公司的存在意識,縱使它的基地不再是Sarah昔 日的Bristol,而是大都會的「倫敦」,但卻依然地能為Wimpy音樂說出了另一番的心底話 。 -- ※ 發信站: 批踢踢(ptt.csie.ntu.edu.tw) ◆ From: 81.c153.ethome.net.tw
文章代碼(AID): #wqXHS00 (Indie-pop)
文章代碼(AID): #wqXHS00 (Indie-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