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德永英明與馬勒

看板J-PopStation (日本流行音樂)作者時間21年前 (2004/05/09 10: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經常沉溺於德永傷感世界的朋友 都會重中得到很多昇華經驗的況味 在93年的單曲"回到我身邊"裡還是同樣的德永上昇模式 現實中的德永卻比較難從所汲取的緋聞看出他友這嗜號昇華的 傾向(或:緋聞太少?) 同樣的昇華型態在馬勒的作品 卻是錯綜覆雜的 在馬勒第九交響曲一開始的遲疑步伐下的 優美旋律正是一種企圖俳徊在牛角尖的迂迴 "回到我身邊"的開頭:"沒有什麼安慰的話語了..." 反映在歌詞和弦兩端的德永式傷感猶如絕望前的漫長等待 和馬勒不同的是德永對於愛情的失利是有所準備 而面臨更大抉擇的馬勒 (或許沒有選項了 因為他的不捨負面情緒來自對死亡恐懼的差異爭扎) 在無數次的掙扎後投降 承認對於生命抗爭的失敗 德永卻像是有所覺悟的任性 "在反映的夕照裡 心靈思緒閉塞了..." 而馬勒的抗爭在第二樂章才又"復活" "回到我身邊"的主題則在盡全力任性之後宣言 :"如果孤獨 來到我身旁.." 於是德永在第二次宣告主題時 下了最後通碟 而在和弦昇華型態下 結束了抗爭 馬勒第九的最後第三 四樂章 在言說完生命的命題後也昇華了 猶如一縷青煙 以上是德永與馬勒作品的聯想與考察 在日本 馬勒是非常熱門的作曲家 德永的發跡也言說了一些通俗的大和民族喜好 和文藝普遍價值 比聆者更凡人的情緒性意識體認 凡人該有的的負面思緒 馬勒絕對有比你更過度的掙扎 "回到我身邊"單曲 試圖在比馬勒短的音樂言說時間 負與相等的心理情緒鬥爭過程 不過 兩人一對生命死亡的眷念 一為愛情失戀的失落感 似乎凌駕一般人,就是說 馬勒和德永 比聆者更凡人 -- 顏非儀的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ickww/ -- ※ Origin: 雲林科技大學藍天使 <bbs.yuntech.edu.tw> [From: 211.78.60.175]

01/25 23:02, , 1F
01/25 23:02, 1F
文章代碼(AID): #10dP4O00 (J-PopStation)
文章代碼(AID): #10dP4O00 (J-Pop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