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聊聊豊住芳三郎
大家好,這是日本自由爵士鼓手豊助芳三郎的簡短訪談,
訪問他的人有台灣的即興吉他手李那韶和 板友 iskandar 大大。
有興趣的朋友,請享用。
http://kandalarecords.tw
聊聊豊住芳三郎 (Sabu Toyozumi)
日期:2010/05/12 (Thu)
地點:ROXY ROOTS (臺北市信義區)
錄音、整理:李那韶
訪問、翻譯:黑狼
Q 1:請問您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由即興的演奏?
豊住:我從高中開始打鼓,後來參加了日本搖滾歌手 Mickey Curtis (b. 1938) 的樂團
“samurai”,並且到歐洲巡迴演奏。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聽美國廠牌 ESP 的自由爵士
專輯,並且對於薩克斯風手 Albert Ayler (1934-70) 三重奏的鼓手 Sunny Murray 的演
奏方式產生很大的興趣。差不多 1969 年左右,我離團回到日本,遇到了當時日本自由爵
士的一些先驅。在貝司手吉澤元治 (1931-98) 的邀請下,我們跟薩克斯風手高木元輝
(1941-2002) 組成了三重奏。此外,參加的第一張錄音是與吉他手高柳昌行 (1932-91)
主導的 New Direction 系列作品。
Q 2:您與傳奇薩克斯風手阿部薰 (1949-1978) 合作時,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豊住;基本上,阿部在演奏的時候,永遠保持一馬當先的狀態,其他的樂手常常在後面窮
追猛趕。和他一起演奏,就好像要一起奔向死亡一樣。在日本的即興演奏家之中,他算是
我最欣賞的一人。
Q 3:在這 40 多年的音樂生涯裏,您也跟不少歐美樂手合作過,其中是否有最欣賞的演
出搭檔?
豊住:我曾經與英國吉他手 Derek Bailey (1930-2005) 、薩克斯風手 Lol Coxhill
(b. 1932)、德國薩克斯風手 Peter Brötzmann (b. 1941)、荷蘭的鼓手 Han Bennink
(b. 1942) 等歐洲的即興音樂家合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荷蘭鋼琴家 Misha
Mengelberg (b. 1935; Instant Composers Pool Orchestra 創辦人) 。
Q 4:對於這次與琵琶的演奏,有沒有比較特別的想法?
豊住:基本上我是不問合演者的男女老幼,乃至於他的膚色血統。我總是以一顆開放的心
去面對我的合作夥伴。
Q 5:除了打鼓以外,您還有以人聲與二胡即興,請問您是在什麼機緣下接觸二胡的?
豊住:我從 2001 年開始拉二胡,但是五年後才正式在台上演奏。你知道鼓不是一種旋律
性的樂器,一直打難免顯得單調。所以我才會在演奏中穿插其他旋律性的樂器。在我高中
的時候除了打鼓還吹小號,可是吹小號的時候需要相當的肺活量,打鼓就沒有這個問題。
Q 6:請問您對音樂乃至聲音的看法?
豊住:如果要強加解釋,我認為打鼓演奏音樂,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性格。比方說,不管是
練習柔道也好,禪修也好,甚至只是種菜,也都能夠提升人的知性與感性,成就一個更趨
於完整的「人」。至於爵士樂,你必須用先用正確的方式去演奏,再建立自己的打法,再
談拒絕向普遍性妥協,更進一步確立自己的方向性。
Q 7:據說您喜歡親近大自然,自然對您的音樂帶來何種啟發?
豊住:我沒事的時候喜歡爬山,不論晴天下雨,有時候可能還是下雪天,但是自然的各種
聲響不僅讓我能鍛鍊身體,也讓我有更清楚的思路,給我即興演奏上的更多思考。這裏我
要順帶一提的是,海童道祖 (1910-92,原臨濟宗普化派) 在某些層次上,可稱為我的啟
蒙導師。他開創自己的日本簫吹奏風格,並且稱之為「法竹吹定」,不稱自己的演奏是音
樂,演奏某種樂器。事實上他討厭音樂。我不吹日本簫,但是我會像海童道祖一樣,以竹
杖當成一種健身器材,揮舞或促進肢體伸展。不管是瑜伽、拉筋、跑步…都可以增進你的
體力,以及你對音樂的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0.49
→
11/02 00:50, , 1F
11/02 00:50, 1F
JapaneseR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