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Regina Spektor:不按牌理出招的 Neo浪漫ism
轉錄自破報復刊 417 號
不按牌理出招的 Neo浪漫ism
文 / ouch
藝人: Regina Spektor
專輯名稱: Begin to Hope
發行: Sire
自千禧年以降,兩股分從大西洋兩岸的「新民謠運動」( New Folk Movement )延燒了
幾年的風潮,橫跨了數國的獨立廠牌音樂以至於主流大廠,聽久了,你是否麻痺?有正必有
反,反民謠 ( Anti-Folk ) 的樂種除了於多人知悉的女權運動與反戰歌手 Michelle
Shocked ( 前年也受野台開唱之邀來台 ) 、引領 80 年代末期的 anti-folk 風潮的
Roger Manning,以及化身為諸多女性另類唱作人偶像的 Ani DiFranco。在當代,一片復
古基調的搖滾圈,很少新銳再接續走上這條路。
俄羅斯新移民的文化之於各地,激撞出來的火花也多得拜大型商業體制之賜,如同許
多違抗流行文化或是衝撞社會霸權議題的抗議歌手....燃燒著她們的中心思想,猶如換取
著音樂工業對於她們音樂才華的一樁買賣。出生於莫斯科,隨著猶太教家庭移居至紐約的
Bronx,聽著父親音樂卡帶習琴長大的 Regina Spektor,在三年前和大廠 Sire 的一紙合
約,無疑地,提前讓更多世人驚覺到來自新移民力量,汲取著現代玩民謠樂手中少有的藍
調與爵士的血液。
兩年前發行的 " Soviet Kitsch " 無異看的出唱片工業對這枚璞玉的一種雕琢與包裝
,從唱片封面、標題、音樂錄影帶,一體成型定出了蘇維埃時代的俄國小女子後裔對於新
音樂激撞的期待。時而睜著大眼,慧黠而古怪的音樂精靈式的調性,玩著大鍵琴與拼貼式
的畫面風格,多少不讓人期待她是「下一個 Tori Amos」或是以「Bronx 的 Bjork」來引
頸企盼。只是,太多的「下一個」和「後 -- 時代」的名詞製造反成為一種行銷垃圾。在
" Soviet Kitsch " 確實讓大家睜亮了眼看到這位古怪新歌姬的音樂才華。
甫發行的 " Begin to Hope " 對任何不了解 Regina Spektor 的聆聽者來說,反而是
更好的敲門習作。" Begin to Hope " 實際上是 Sire 的首批壓箱寶庫存出清,這廂反倒
清出了 Regina 更完整的創作與咬字變化的玩興。" Better " 這樣輕搖滾編制配上討喜到
不行的獨門咬字,從最小音樂展現出她對於音準和情緒拿捏的天賦; " Edit " 從最間斷的
作曲,最零散的節拍,到頭來突顯的是她不需任何科技音效器才就能呈現的後現代風格 (
這豈不給了現代玩弄著器材,鋪陳著末世風格而不知所云的一記冷耳光嗎? ) 。附加版的
幾軌作品,更能嗅得最粗獷原始的 Regina 風格: " Uh-Merica " 走著極簡鋼琴編制,吟
唱著對亞美利堅最力的調戲,宛若吃飽撐著發出飽嗝,上演著另一樁音樂劇場; " Music
Box " 帶著古典美學,蘊釀至後段開始表演「噎到」,挑釁著聲音美學至上的兩造 - 民
謠美聲派和古典學院派,輕巧地不施加太多吶喊力量。
不按牌理出招就是 Regina Spektor 讓人最稱許的音樂概念,短音長唱,長音短唱,
重拍弱起,不強說愁,不強顏歡笑。誰說新古典元素再也玩不出新把戲? 是該收起濫情的
感性浮標,詮釋自我浪漫的時候了。
關網試聽連結:
http://www.reginaspektor.com/index2.html
--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38.15
※ 編輯: Architect 來自: 218.166.38.15 (07/12 03:56)
Lilith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9
11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