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有線電視拱天價 私募基金應該管一管
拱出天價私募基金也該管
2010-08-05╱中國時報╱第A4版╱話題╱林上祚
台灣廣電三法與施行細則,有很多法令限制,例如投資人身分與跨業限制,黨政軍
間接持股,不僅無限上查,且要乾淨到一股都沒有,相對之下,有廣法對外資持股
比率卻給寬鬆標準,好像本國投資人有媒體壟斷問題,外國人掌控就沒有壟斷問題
一樣。
從以前到現在,外資一直強調有線電視系統,只是單純平台,應採取類似中華電信
這樣平台業者的管制規則,一位凱擘的高階主管表示,「本國財團掌控系統,會想
要垂直整合頻道業者,相對之下,外資掌控的系統台,就完全是獲利掛帥,不會插
手頻道內容」。但系統業者提供平台外,還經營頻道代理業務,有線電視收視戶每
月繳交收視費,其中一百七十元,由五大頻道代理商瓜分後,一部分又回到系統業
者手上,DISCOVERY頻道今年初爆發代理權糾紛,捲入的代理商分屬凱擘與中嘉二家
系統台,顯示外資入主的有線電視系統,對頻道上架仍有一定掌控能力。
系統業者強力塑造台灣廣電生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卻無法對這些外資資格與
持股比率,進行更嚴格規範。
相對之下,本國投資人投資有線電視,卻面臨黨政軍持股「無限上查」的高規格審
查標準,顯然當初立法宗旨,對黨政軍持股的擔憂,遠高於外資。
外資就算貌似中立,不代表它不具備壟斷實力,國際大型媒體集團,包括LIBERTY
MEDIA、COMCAST,都曾角逐有線電視系統市場,有線電視頻道充斥日本、美國等地
內容,讓美日業者更有理由來台進行平台與內容的垂直整併。
如今,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已被私募基金拱上天價,天價背後,無非是因穩定的收
視費收入搭配低利環境,讓外資可以無後顧之憂來台當包租公,這是否合理、對國
內有線電視生態的好壞已非常明顯。對NCC推動的有廣法修正案,執政者與社會
是該給予最大支持。
外資進出有線電視系統撈錢難設防中嘉與凱擘易手 3年漲2百億私募基金透過多層
次投資結構規避法令60%上限規定大玩金錢遊戲
2010-08-05╱中國時報╱第A4版╱話題╱林上祚
台灣三大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三年前由安博凱、美商凱雷與澳洲麥格理等外資
機構,透過高度融資槓桿買下,三年後,中嘉與凱擘再度傳出易手,售價從原本四
百億元,暴漲到六百億元,買家同樣準備透過向本國銀行舉債方式買下,外資進出
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如入無人之境。
由於有線廣播電視法,對外資投資有線電視相對寬鬆,過去十年,外資對台灣有線
電視市場前仆後繼,從早期的新加坡匯亞基金、霸菱基金、美商凱雷,到後期的
安博凱基金與麥格理基金,幾乎每個私募基金都滿載而歸,並且透過多層次投資
結構,輕易規避六○%上限規定。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過去幾年,對於私募基金藉高度財務槓桿,收購
有線電視現象並不認同,第一屆NCC委員會,對於台灣寬頻旗下的南桃園有線電視
,負債比率過高,曾一度考慮發給「臨時執照」,第二屆委員上任後,對中嘉旗下
十一家系統台,祭出「降低負債比與背書保證」的附負擔處分。
「由於有廣法對外資投資有線電視規定相對寬鬆,NCC只能事後用財務比率卡他們
」,NCC官員無奈地表示。
根據第一屆NCC副主委石世豪,就中嘉、凱擘旗下系統台董監事變更,所提出不同
意見書,石世豪認為,有線電視股權移轉,在新聞局時代訂下了所謂外資間接持股二
層計算方式的形式審查模式,造成有線電視系統走向集團化經營,並逐漸癱瘓法定管
制措施應有功能,「跨國資本操作,也不乏利用財務工具套利之先例」。
以和信集團三年前將中嘉出售給安博凱基金為例,四百多億元的併購基金匯入後,有
二百多億元旋即匯出,安博凱在國內設立的紙上公司安順開發與博康開發,再向花旗
為首的銀行舉債二百八十億元。根據石世豪推估,安博凱實際投資中嘉系統的金額可
能僅數十億元。
但三年來,規模與中嘉相當的凱擘,售價從四百多億,暴漲到六百多億元,二家業者
雖然均對外強調,入主後大規模投資有線電視數位化,但從實際用戶數來看,二家
業者用戶數三年來只增加不到十萬戶,數位電視增加訂戶更少,這三年的增值空間,
到底怎麼來的,令人匪夷所思。
「這跟低利率時代造就土地價格飆漲,沒什麼兩樣」,一位第一屆NCC委員形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52.31
→
08/05 11:45, , 1F
08/05 11:45, 1F
※ 編輯: Alucard 來自: 220.135.252.31 (08/05 11:47)
→
08/05 11:50, , 2F
08/05 11:50, 2F
→
08/05 11:50, , 3F
08/05 11:50, 3F
推
08/05 12:29, , 4F
08/05 12:29, 4F
MO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