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雜誌業兩極化 大型樂觀小型哀怨
http://tw.news.yahoo.com/060505/19/33p9d.html
雜誌業兩極化 大型樂觀小型哀怨
【中時電子報 】
陳希林╱台北報導大型化、集團化的人年紀輕又能獲利,對產業感覺樂觀;小型、資本額
低的人年紀大又不賺錢,對前景感到悲觀……。
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就我國雜誌業進行的調查報告《台灣雜誌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於昨
日正式公布,揭露我國雜誌產業兩極化的情形:年輕的有錢又樂觀,年老的沒錢又悲觀。
雜誌工作者提出警告,集團化之下對多元文化產生何種影響,值得觀察。
表面上看,雜誌是年輕人、女性的天下,近六成從業人員為女性,21歲到40歲的工作人員
占所有人數的八成;雜誌產業也可能是資本家的樂園,過去五年間營收年年成長,給付予
受雇者的平均月薪每年負成長。
進行調查的全國意向顧問公司經理藍淑芬發現,典型的雜誌工作者是女性,年輕,高學歷
(八成以上有專科大學學歷)。平均薪資在公元2000年約為5萬出頭,到了2002年變為4萬
5千,2004年(該調查報告的年份)只剩下4萬3千。
進一步分析,雜誌產業兩極化的現象就變得明顯。今週刊社長梁永煌指出,在對於雜誌產
業感到樂觀或悲觀這個問題上,規模越大的雜誌越樂觀,規模越小者越悲觀。
調查中詢問受訪者對未來三年雜誌業發展的態度,感到樂觀且持續或微幅成長者,各占約
20%;認為不樂觀且衰退者達27.5%,另有6.9%的人認為不樂觀且嚴重衰退。
是誰在看衰雜誌產業?營業額越高的人,態度越樂觀。營業額在1千萬元以下者,表示樂
觀且持續成長的人只有15.6%,營業額在1千萬到6千萬元之間的人,有18.1%如此表示。至
於營業額在6千萬到1億元之間的人,有更多(19.7%)感到樂觀且持續成長。等到到了營
業額達1億元以上的人,竟有33%感到樂觀。
調查中其他數據也證明了雜誌產業獲利集中在大型化的人身上,且越大型化的公司雇用的
年輕人越多,自然活力越大。梁永煌說:「這是強烈的對比。」大型化的雜誌獲利高,成
員年輕,「而且越大的越樂觀」。
老雜誌因此無可避免將走上逐漸凋零之路,「老雜誌如何延續生命?」他問道:「我擔心
下次調查,雜誌的家數會變得很少。」而大型化與高齡化兩者的反差,對於多元文化、多
元意見表達是否產生影響,值得觀察。
網路能否成為多元聲音的維持者?「數位環境賣的不是內容,」遠流出版負責人王榮文說
:「仰賴的是聚眾。」梁永煌也說,集團化在經營面上才有意義,目前網路部落格(新聞
、網站)無須集團化,就能發揮意見傳達的功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174.147
Magazin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1
131
71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