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淺談電影配樂概念 /王希文

看板Movie-Score (電影電視劇 配樂討論)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9年前 (2015/02/21 18:37), 編輯推噓10(1003)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avis.tw/files/15-1000-15093,c171-1.php 文‧ 王希文 (作曲 / 編曲 / 製作人) 電影配樂的內涵 隨著近年國片產業復甦、類型電影技術需求增加,無論是業界與民間都對電影配樂更加重 視。然嚴格來說,在國外早已是門顯學的電影配樂,在台灣無論是實務技術、教育訓練、 學術論壇、專業評論等都尚有許多開發空間;在此,筆者就個人實務經驗與國外所見所學 ,針對電影配樂之內涵、特性與製作流程作分享,期能讓從業人員與愛好者認識更多電影 配樂的專業知識與不同面貌。 音樂屬性 首先,影像中之音樂大抵可就寫實與否分為兩類:配樂(score)與現場音樂(source music)。前者乃非寫實之情緒配樂、後者乃劇本場景內具備合理存在原因之寫實音樂(如 收音機播放之音樂、酒吧的鋼琴、婚喪喜慶之樂隊、男主角彈奏之吉他…等)。其中現場 音樂雖為寫實,但多少仍具備情緒烘托之功能、且可透過剪接搭配轉換為配樂(反之亦然) 。過去台灣新電影時期導演因極度注重影像戲劇表演之寫實性,因此多利用現場音樂來處 理情緒配樂之需求以合理化音樂出現之時機與原因。但近年隨著類型電影之拍攝,各種風 格之原創配樂需求也開始增加,因此音樂創作者也有更多一顯身手之機會。 音樂來源 再來,無論是配樂或是現場音樂,都可分為原創(original)或是授權(licensed)兩類。前 者乃作曲家為了電影量身訂做,譬如一般我們所知道之原創配樂。但現場音樂亦可原創, 譬如Alexandre Desplat在美味關係(Julie & Julia)中創作的Julia烹飪節目音樂(The French Chef Theme);授權音樂則為電影製作公司向唱片公司、詞曲版權單位付費以取得 使用某現成樂曲於其電影中之權利,在此情形下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取得著作權並重新請 配樂家或其他音樂人進行改編,如總舖師中「月霞的炒米粉」一曲乃是改編自日本曲「霧 子的探戈」、二是取得著作權與錄音著作權以直接使用原始音軌,如總舖師中鬼頭師出場 主題乃劉文正演唱之「沉思」。 音樂形式 最後,音樂本身在形式上又可分為器樂演奏(instrumental)與歌曲(song)兩種,同樣地, 無論是前文提及之配樂或現場音樂、原創或授權,都會產生器樂演奏與歌曲的分類,其中 「原創器樂演奏配樂」乃是市面上所謂電影配樂之主體,一般來說約佔總片長的30~40%, 這些樂曲在片中輔佐影像、疏理情節、烘托情緒,但其低調之存在也容易被一般觀眾忽略 ;相對地,像知名的「那些年」、「完美落地」等則是「原創歌曲」,這些歌曲往往有著 緊扣劇情之歌詞或曲風與影像結合、並透過人聲帶來大於器樂之張力、再透過歌手身分與 MV在宣傳上加分。無論是金馬獎或是奧斯卡,都會針對「原創(器樂)電影配樂」與「原創 電影歌曲」設立獎項。 上述三種分類可包含與解釋一部影像中所有可能出現之音樂。無論是配樂家、導演、製作 人甚至編劇與剪接師,都該詳細了解、以對音樂如何出現於影像並輔佐劇情建立明確之思 維,進而讓一部電影中的音樂敘事手法更趨豐富與完整。 配樂製作的流程 一部電影配樂的工作程序其實因片因人而異,無論是導演/製片/作曲家個人工作習慣、作 曲家加入團隊的時間點、影片後製遇到之特殊狀況、期程異動等都可能產生影響。但大體 來說還是有個基本原則,在此筆者以電影製作之時間軸依序做說明、介紹各階段可能發生 之工作內容。 前置作業 若作曲家在影片開拍之前便接受邀請加入團隊,那麼劇本研讀、音樂風格討論、參考音樂 尋找、甚至demo試做(作為溝通與磨合)便是第一步。此外前文提及之現場音樂若有需要原 創,作曲家也得協助團隊在開拍前完成工作帶,以利拍攝執行與作為剪輯影音同步之標準 ;影片拍攝中作曲家則可能得去現場監督已完成製作或改編之現場音樂拍攝之技術(特別 是有需要演員演唱之段落),同時也可能持續尋找參考音樂、溝通方向等,甚至劇組也可 能邀請作曲家參觀拍片、以更了解視覺與表演風格。像林強老師便曾提及近年他都會跟著 要創作配樂的劇組拍攝,以提早感受劇組能量、發想樂曲。 剪接 影像拍攝完成後,便開始進入後製的第一環-剪接。一個類型電影,剪接師在工作時勢必 得考慮音樂的位置與調性。在國外因為產業基礎完善,因此這時會有一個音樂剪輯師 (music editor)加入團隊,協助導演與剪接師尋找參考音樂、甚至作為作曲家與剪接師之 間溝通互動之橋樑;而在台灣尋找參考音樂這項任務往往由剪接師、導演、作曲家三人分 擔,主要應該是剪接師。此外,若有特殊改編音樂橋段,作曲家一樣需要在此階段提供剪 接師demo以做剪輯搭配。 配樂 緊接著,在定剪完成後,作曲家的工作即將正式開始,也就是創作一部片主體之情緒配樂 。後期製片會提供作曲家包含參考音樂以及沒有參考音樂之定剪影像,作曲家在自行觀看 、整理筆記後、記錄下對配樂點與配樂內容的想法,再與導演、製片、音效一起進行聲音 後期會議(spotting session),從頭逐段討論音樂音效的內容與角色,讓音效團隊與作曲 家彼此知道各自主導的段落以及對方未來會做的方向,作為各自工作的參考與依據(註: 音效團隊的工作基本上與配樂一樣,在影像定剪後開始進行)。 接下來對作曲家來說便是密集的創作期,開始編寫一段又一段的原創配樂、製作demo、討 論、修改。然而這過程中已經完成定剪之影像礙於製作面各式考量,仍然有再度修改可能 ,因此針對「需要動到音樂的待修改剪接段落」,後期製片得掌握配樂創作進度、做好作 曲家與剪接師之間檔案傳輸之協調、以避免來回修改或做白工之情事。等到配樂全數完成 「創作」後,下階段便是配樂的「製作」,也就是打譜、器樂錄音、混音,原本只是MIDI 音色的配樂demo,經過真人錄製與精密混音後,終於成為一段又一段情感飽滿之配樂。最 後,輸出,到聲音部門進行final mixing (對白、音效、音樂)。 對作曲家而言,每個鏡頭、每個表情、甚至美術風格與光的明暗、都可能影響音樂選擇, 電影配樂是如此細膩、如此為了影像量身訂做,也因此,影像之「定剪」是如此重要。但 還是有許多特殊案例,譬如說「全面啟動」與「星際效應」的主題旋律,便是Hans Zimmer在聽完導演Christopher Nolan闡述電影核心概念或情感後自行創作之樂曲(在電影 尚未開拍之階段),Nolan聽完demo後非常喜歡,拍攝完成後乃直接使用該音樂進行剪輯, 而定剪後H.Z也利用該樂曲作為主題動機、發展創作更多其他段落;「總舖師」的經典歌 曲「三八阿花吹喇叭」也是在開拍前馬念先便完成的創作,陳玉勳導演更因此產生對料理 醫生這角色在表演選擇之靈感。 的確,若導演與作曲家具有高度默契、或是時間允許,在定剪完成前甚至開拍前的創作, 自然可能產生更多天馬行空的相互激盪,但電影後製變數之多、時間之趕眾人皆知,因此 在此還是提供正常狀況之流程與內容供讀者參考,回到本文第一段所言,一部電影配樂的 工作程序其實因片因人而異,但掌握了基本觀念與原則,遇到各式各樣問題,自可迎刃而 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42.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Score/M.1424515033.A.8E9.html

02/22 02:01, , 1F
感謝分享!
02/22 02:01, 1F

02/22 20:29, , 2F
推~
02/22 20:29, 2F

02/24 01:28, , 3F
入門好文
02/24 01:28, 3F

02/24 22:30, , 4F
Push
02/24 22:30, 4F

02/25 12:49, , 5F
02/25 12:49, 5F

02/28 02:27, , 6F
好文推!
02/28 02:27, 6F

03/03 00:11, , 7F
好文推~。請問一下如果影像與配樂有節奏性的搭配,
03/03 00:11, 7F

03/03 00:12, , 8F
有大大可以解答是怎麼同步的嗎?是否也是配樂在後?
03/03 00:12, 8F

03/12 20:58, , 9F
推好文 剛入門 這文章剛好讓我先認識一下
03/12 20:58, 9F

04/02 12:36, , 10F
好文推
04/02 12:36, 10F

04/02 21:38, , 11F
回F大,幾乎電影配樂都是音樂去搭配影像的,因此電影配
04/02 21:38, 11F

04/02 21:38, , 12F
樂常會出現亂數拍子,這點與流行音樂較為不同。(當然
04/02 21:38, 12F

04/02 21:38, , 13F
也有例外,寫出導演要的主題曲後搭配剪片的也是有。)
04/02 21:38, 13F
文章代碼(AID): #1Kw5_PZf (Movie-Score)
文章代碼(AID): #1Kw5_PZf (Movie-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