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東瀛文化成功敲進奧斯卡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1年前 (2004/02/26 12:2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獲奧斯卡各獎項提名的作品裡,至少有3部跟日本有關。 分別是「愛情,不用翻譯」、「末代武士」,以及「黃昏清兵衛」。 前兩部的故事背京發生在日本。最後一部則是獲提名「最佳外語片」的日本電影。 日本獲得如此青睞,非一日之功。黑澤明是史蒂芬史匹柏等人的啟蒙偶像; 他的名作「七武士」,也曾被好萊塢改編為西部版的「豪勇七蛟龍」。 而近十多年來,日本的動畫電影、漫畫更對美國電影人產生極深遠的影響。 例如昆汀塔倫提諾、華卓斯基兄弟。 這些人成名後,以作品向他們心儀的文化國度致敬,是順理成章的事。 過去,好萊塢處理跟日本有關的題材時,態度多半仇日。 如雷利史考特刻畫黑幫暴力的「黑雨」、 改編自麥可克萊頓小說,描寫日本跨國企業霸道橫行的「旭日東升」等, 都是著名例子。 但仇恨不可能永遠。當日本經濟泡沬化,對美國的威脅降低,而一票熱愛日本文化的 電影人抬頭時,情勢跟著改觀。以往,跟日本有關的電影鮮獲奧斯卡青睞。如今, 不但好萊塢主流肯定,更大舉攻進奧斯卡。 「末代武士」的導演愛德華史威克,全盤擁抱日本,並且向武士道作最高致敬。 老導演山田洋次的「黃昏清兵衛」(真田廣之、宮澤理惠主演),則利用「新好男人」 的角度去詮釋武士道,跟「末代武士」形成有趣的對照。 今年奧斯卡的日本現象証實一個訊息。透過電影這種「次文化」力量,日本文化已如 水銀瀉地般滲透全世界,非但亞洲,甚至歐洲國家,也罕有敵手。為日本文化作了 最有力的宣傳。 民國啟蒙大師梁啟超嘗有名言:「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新一國之小說」。今日則是 「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新一國之電影」。但是台灣的新電影,跟主流電影的距離太遠 。我們幾乎看不到有外國電影以台灣為背景,來台拍片(缺乏文化特色,物價又太高) ,除了少數如「臥虎藏龍」這種古代中國武俠片之外,台灣靠著電影發聲、文化輸出的 成效太小,跟台灣今天的國際地位實在不成比例。對此,政府及文化、電影界人士 應該三思。 【2004/02/26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26.138

推 140.131.30.193 02/26, , 1F
這篇居然沒提到駭客裡的三國無雙跟七龍珠
推 140.131.30.193 02/26, 1F

推 140.131.30.193 02/26, , 2F
還有什麼叫做台灣缺乏文化特色?
推 140.131.30.193 02/26, 2F
文章代碼(AID): #10FNMJHU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0FNMJHU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