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台灣電影聯盟上街求救
2004.9.1.蘋果日報
昨天以林一方為發起人的「台灣電影聯盟籌備小組」,發表「救台灣電影大嗆聲」宣言,
希望政府放寬投資國片減稅額度等六項政策,只是星光黯淡,簽署人多為非主流導演,
唯一較有知名度的鄭文堂臨時缺席。
稍後,新聞局傳真聲明給該聯盟表達關切,但林一方認為不合格,還要醞釀下一個活動。
呼籲政府立法
「台灣電影聯盟籌備小組」向政府及社會大眾喊話,反對WTO經濟觀點,希望能制定
「本國電影保護法」,重新定義「國片」,將港片及大陸片列為非「國片」。認為本土
國片的映演比率應該提高為全年總映演之兩成,並放寬投資國片減稅額度,凡投資國片
達百萬元者,即可享受減稅之鼓勵。新聞局回應說,重新界定國片的定義,立法太漫長,
執行不易,投資減稅方案早已定為三千萬元為門檻,不可能改變,但新聞局的回應,
都不被聯盟籌備小組接受。
昨天參加宣示活動者,包括有周美玲、郭珍弟、李志薔等二十名電影工作者,因為大家
都忙,待攝影記者拍完照,有一半的人便離去,連活動組組長陳俊志都未出席,整個活動
和目前國片一樣顯得有氣無力。林一方表示,他不會放棄訴求,希望政府和社會正視國片
目前的慘淡處境。
===========================================================================
2004.09.01 中國時報
搶救台灣電影 年輕影人嗆聲
黃文正/台北報導
由年輕影人發起的「搶救台灣電影大嗆聲」行動,昨日舉行記者會發表6點宣言,要求
政府正視「台灣電影文化主體性」、「現在就要電影改革!」。會中,周美玲宣讀新聞局
電影處的書面「回應」,引起眾人不滿,表示未來將不排除進行更激烈的抗爭行動。
「搶救台灣電影大嗆聲」是由台灣電影聯盟籌備小組主辦,該聯盟7月開始醞釀成形,
預定10月正式成立。籌備小組積極串聯國內影人進行連署,包括侯孝賢、小野、江霞、
王小棣、張作驥、易智言等70多位老中青影人都參加連署,希望集結眾人力量,向政府
表達搶救台灣電影的訴求。昨日出席記者會的有萬仁、黃明川、郭珍弟、黃銘正、周美玲
、曾憲忠、蔡秀女、馮賢賢等10餘位影人。
該聯盟發表的6點宣言是─
1.反對WTO經濟觀點與文化霸權,制定「本國電影保護法」。
2.重新定義「國片」,確立台澎金馬生產為國片範圍,並廣納不同類型與媒材,豐富
台灣電影之多元表現。
3.恢復「國片映演比例」,應至少達全年總映演天數之兩成,且戲院票務應透明化。
4.成立「國家電影中心」,統籌國片之收藏、放映、行銷、產業整合和教育推廣。
5.納影視教育於正規教育體系中,充實對第八藝術的涵養。
6.放寬投資國片之減稅額度,凡投資國片達百萬元者,即可享有減稅之鼓勵。
============================================================================
2004.09.01 中國時報
電影處說明難處
黃文正/台北報導
針對台灣電影聯盟提出的6大宣言,電影處長周蓓姬表示,她能體會大家的不滿,但
「資源就這麼少,總是有人會不滿意」,況且,很多政策並非電影處能獨立決斷,
需與其他部會研商。
周蓓姬解釋說,台灣電影聯盟在記者會上宣讀的官方回覆,其實並非「回應」,只是
電影處的「說明」而已,沒想到會造成誤解。她說,聯盟要求重新定義「國片」,
確立台澎金馬為國片範圍,那麼,李安去大陸拍的「臥虎藏龍」,是不是就不算國片了?
至於恢復「國片映演比例」限制,制定「本國電影保護法」,困難度實在太高了,
因為政府不可能違反WTO協議,把「原來的承諾給推翻掉!」
「國片映演比例」要求戲院每年要放映2成的國片,因為過去從未實施過,加上目前
國片票房僅占百分之一,戲院反彈很大,因此現在只能改以成立「國片院線」的折衷
輔助方式。另外,成立「國家電影中心」一事,目前已和台北縣政府協商。
=============================================================================
2004.9.1.自由時報
台灣電影聯盟籌組中 搶救電影 先釐清國片定位
〔記者王萱儀╱台北報導〕
什麼樣的電影叫做「國片」呢?怎麼做可以振興國片呢?在昨天「搶救台灣電影宣言」
發佈記者會上,導演萬仁開玩笑說:「請阿扁總統來當新聞局長就行」,一語道盡
台灣電影創作者面對官僚體制的無力感,以及他們除了創作外,還要兼顧投資、發行與
革命的錯亂性格。
什麼樣的電影叫做「國片」,如果問紀錄片導演吳乙峰,他絕對說紀錄片當然是國片,
記錄台灣這塊土地的電影,無論是用DV拍或膠捲拍都是國片。但目前官方卻認為,
只有用「膠捲」拍的「劇情片」才叫國片,符合這個規格的影像作品,才能得到相對補助
與認可,這也是正在籌組的「台灣電影聯盟」想攪動的死水之一。
「台灣電影衰落,但紀錄片卻非常蓬勃,這些作品大多是用電子影像拍完,再轉拷成
35釐米作品。」目前為宣傳新片「豔光四射歌舞團」遭遇到許多困難的導演周美玲說:
「我們目前先希望把這些創作者拉進聯盟,改變新聞局對所謂國片的看法,如果用DV拍的
不叫電影,那麼丹麥拉斯馮提爾的作品叫什麼呢?」
昨天該聯盟也發表了包括「反WTO,制訂本國電影保護法」與「恢復國片映演比例」等
六大宣言,不過新聞局電影處只用一紙傳真就打發了他們的訴求。從二十年前就看著
這類運動不斷上演的導演萬仁語重心長地表示,要振興國片,不是單靠層級低預算少的
新聞局就有辦法。「在澳洲,這樣的事務拉到總理;在韓國是一次砸二十億出來,
我們最好請阿扁當新聞局長才有辦法。」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1 (09/01 09:50)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