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金馬不是自己關起門來玩的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1年前 (2004/12/08 11:32), 編輯推噓5(507)
留言1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王惠萍/專訪 金馬獎41歲了,疲態盡顯,甚至一度傳出停辦之說,(金馬獎曾在1964年、1975年停辦過 兩次)。41歲的金馬要如何擺脫「中年危機」,奮力跑下去,正是所有電影人關心的。 翻開金馬40多年的歷史,從健康寫實、瓊瑤電影,愛國電影...,90年代更成為金馬獎 轉型為對全球優良華語電影展臂歡迎的舵手,李行是40年來電影風雲流變的開創者, 也是金馬舞台的重要演出者,從他的金馬私房故事可以一窺金馬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金馬獎是兩岸三地最受重視的一個電影獎。近兩年來,雜音不斷:台灣納稅人出錢辦的 金馬獎為什麼要獎勵別人的電影?真的是這樣嗎?見證台灣電影從無到有的李行激動地說 :「金馬獎要鼓勵台灣電影工作拍好片,而不是技不如人就自己關起門來玩,否則 乾脆停辦。」 「停辦」兩個字才出口,李行就後悔了,因為這位大導演的輝煌電影人生跟著金馬一路 走過來。他細數金馬的血緣--1962年金馬誕生的第一屆,就是靠著港片「星星月亮太陽」 撐起來的,第二屆「梁山伯與祝英台」更在台灣創下連映186天,因為不知該頒給凌波 男主角、還是女主角,最後還開頒「最佳演技特別獎」的先例。 金馬獎成立前兩屆的確是港片的天下,緊接著就由台灣「健康寫實」風潮登上舞台。 「蚵女」、「養鴨人家」...,開啟這股健康寫實風潮的主導者是當時中影公司總經理 龔弘,他在跟隨港風還是自創品牌之間決定「走自己的路」,對後來金馬獎及台灣電影 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60年代正值大陸文革,香港左派的「長城」、「鳳凰」停止拍片,台灣片乘勢而起。 李行參與「健康寫實」之外,也開展了瓊瑤電影的第一股風潮,而「啞女情深」、 「婉君表妹」才是真正帶領台灣文藝片攻占東南亞市場的作品。此時,另一位大導演 李翰祥來到台灣成立國聯,拍大型古裝片「西施」、「緹縈」,也拍瓊瑤電影 「幾度夕陽紅」、「菟絲花」…,並捧出了「國聯五鳳」江青、甄珍、汪玲、鈕方雨和 李登惠。 60年代最令人引以為憾的是樂蒂遽逝。李行不勝唏噓地說,1969年他曾邀樂蒂來台拍 「一縷芳魂」,這部片後來流產了,朋友常慨嘆:「如果,這部片順利開拍,樂蒂說不定 現在還在人世間呢。」 70年代,李行以「秋決」重新出發。愛國電影也在這10年間急遽興起,「梅花」、 「吾土吾民」、「筧橋英烈傳」,愛國電影的風潮一直延燒到80年代初。另方面李行 重拾健康寫實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以及胡金銓的「山中傳奇」等同樣 撼動人心,這是個百花齊放的年代 。70年代最令人引以為憾的是,李小龍巨星殞落。 80年代,台灣新電影崛起,侯孝賢「小畢的故事」揭開序幕,由中影主導,楊德昌、 柯一正、張毅、陶德辰各導一段的「光陰的故事」,和老導演李行、胡金銓和白景瑞 合導的「大輪迴」,同樣是多段式的電影,兩相對決,老導演退位,新導演粉墨上場。 李行慨嘆,當時老導演不團結,各搞各的,片子敗下陣來沒話可說,但也開啟了侯孝賢、 楊德昌、張毅新電影時代的來臨。 值得注意的是,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徐克「夜來香」、張婉婷「流氓大亨」、關錦鵬 「胭脂扣」、王家衛「阿飛正傳」等香港影人也在金馬獎快速崛起,港片的繁花景致, 從80年代和台片一路纏鬥到90年代。 90年代台灣片則有侯孝賢「悲情城市」、楊德昌「牡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李安的 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蔡明亮「愛情萬歲」等,不但在 金馬獎漂亮登場,更在國際影展的舞台上綻放光采,這讓台片在國際舞台上歡喜收割, 李安「臥虎藏龍」甚至圓了所有中國影人的夢想—拿到了4座奧斯卡小金人。 金馬獎大事紀 ‧金馬的誕生:1962年,「金馬」兩字 取自金門、馬祖的頭一字而成。 ‧60年代,金馬偏重鼓勵「主題意識正確」,中影倡導的「健康寫實」蔚為主流。 胡金銓「龍門客棧」觀眾數達200萬人以上。此時,古裝片大行其道,香港時裝片式微, 國片曾經獨霸香港市場10個月,所向披靡。 ‧70年代,國片外銷創紀錄,總數超過150部,外銷區達53國,收入超過4億。 李小龍功夫片,胡金銓武俠片席捲各地,並橫掃歐美市場。國內觀眾平均每人看電影15部 ,電影一片興茂景象。宋楚瑜任新聞局長提出「國際化」目標,金馬獎邀伊莉莎白泰勒等 外賓,聲望遽升。中影也邀梅爾吉布遜來台拍「Z字特攻隊」。 ‧80年代初,盜錄問題顯現,港片崛起於金馬,1982年領獎台上更是一片粵語聲。 次年,「小畢的故事」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開啟台灣新電影風潮。不過緊隨「童年往事 」也引發「擁侯」、「倒侯」之爭。港片「英雄本色」則引發跟風。末期台灣電影年產量 只剩30部,為香港片的5分之1,電影不景氣,199家戲院倒閉。 ‧90年代,金馬獎設常設機構,李行出任首任主席,大力興革。「喜宴」、「霸王別姬」 、「臥虎藏龍」成功叩開了奧斯卡的大門,台灣電影登上國際舞台。末期,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921毀損,中影文化城改建為大型娛樂中心,台灣大片廠時代走入歷史。 ‧2003年,大陸嚴格限制合拍片不得參加金馬獎,台灣片產量不足(8部),合拍港片 不敢來,只有28部劇情片參加競賽,創歷年次低。 【2004/12/05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61.229.121.21 12/08, , 1F
推"金馬不是自己關起門來玩的"!!
61.229.121.21 12/08, 1F

203.73.155.91 12/08, , 2F
"金馬不是自己關起門來玩的"!!
203.73.155.91 12/08, 2F

218.166.92.231 12/08, , 3F
"金馬不是自己關起門來玩的"!!
218.166.92.231 12/08, 3F

203.204.172.22 12/09, , 4F
哎...辦影展不就是要學習觀摩 然後在進化
203.204.172.22 12/09, 4F

203.204.172.22 12/09, , 5F
這樣才有宏觀的視野
203.204.172.22 12/09, 5F

203.204.172.22 12/09, , 6F
誰得獎不是重點 重點是優秀作品是否值得學
203.204.172.22 12/09, 6F

203.204.172.22 12/09, , 7F
也沒聽說為什麼柏林影展不頒給德國人;威尼
203.204.172.22 12/09, 7F

203.204.172.22 12/09, , 8F
斯影展不頒給義大利人;坎城影展不頒給法國
203.204.172.22 12/09, 8F

203.204.172.22 12/09, , 9F
人諸如此類的話......
203.204.172.22 12/09, 9F

59.113.131.143 12/09, , 10F
樓上的舉坎城影展當例子似乎不恰當
59.113.131.143 12/09, 10F

59.113.131.143 12/09, , 11F
坎城的性質本來就是國際性的 法國另外有
59.113.131.143 12/09, 11F

59.113.131.143 12/09, , 12F
凱薩獎鼓勵法國國內的電影
59.113.131.143 12/09, 12F
文章代碼(AID): #11jdN6Hl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1jdN6Hl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