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影展【文化相遇之後:漫遊吳哥窟與霧谷】不畏風雨精彩推薦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gap year)時間20年前 (2005/10/02 01: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5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家的變奏』… 跨越族群、階級、性╱別與文化的影像交流 雖然颱風呼呼吹‧影片照樣熱熱放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開幕了! 9/30起一連串精彩的影片放映 短短幾天敬請把握 在此特別推薦 兩部「原地觀點」單元之精彩影片 -------------------------------------------------------------------- 霧谷Foggy Valley 10/2(日)15:30 過去,貧困的山裏人見城裏人到來,為了搏那一聲「熱情好客」的稱讚, 總是拿出最好的食物供免費吃喝。 但現在不同了,他們一見城裏人就想法子要錢, 他們覺得付出與勞動都應該是有報酬的。 在此背景下,霧谷反映了中國城鄉之間所出現的矛盾與變化。 中國紀錄片學術獎一等獎 短文推薦 兩股或多股文化交會,必然產生交互影響,也會摩擦出火花與衝撞, 最後這種對立關係亦將趨緩,但雙方也就不在是當初的各自的模樣了。 『原漢關係』是海峽兩岸共同的課題,也是古今中外的共通點。 這中間的差異、辛酸、無情、無奈,在在都顯示人受到命運的擺佈, 以及人性表露並不隨人種的差異而有不同。在『霧谷』這部片中, 導演『有意』呈現『真實地』現實面,全程中看似平淡,卻蘊藏著深沈的無奈與失落感。 本片中沒有解釋性的旁白,但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一個失落的天堂』! 國立東華大學 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教授 宋秉明 漫遊吳哥窟The People of Angkor 10/3(一)18:10、10/4(二)22:30(加映) 在吳哥窟的古蹟中,不同命運的人們,寫下這個交織著苦痛與希望, 過去與現在,神性與人性的故事。 片中人物不失幽默地表達他們倚賴吳哥窟的文化資產維生,卻也難免對生存有所焦慮。 2004突尼西亞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 2004法國真實影展大獎 短文推薦 一旦知道了吳哥窟,大概很少有不想去的人。 一旦去了吳哥窟,恐怕更少有不想再去的人。 無論是否臨場,當身處在這樣一個具有深度魅力的文化襲產之中時, 你接觸到了什麼事物?又感受到了何種訊息? 這部短片藉著當地人的一些生活與行為,很忠實地表現出當地的『過去』與『現在』, 以及『過去』與『現在』的糾纏和依賴, 更有意展現『外來仰慕者』與『當地居民』的內心世界的差異。 『觀光』一直是現代人居高不下的需求,甚至已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但是你知道它除了能帶給觀光者滿足也能帶給觀光地財富之外, 它經常也在『當地人』與『外來客』之間砌磚牆與掘壕溝,造成了兩個世界。 歡迎願意接受正反兩面事實的人共同來一起漫遊吳哥窟。 國立東華大學 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教授 宋秉明 -------------------------------------------------------------- 映時間:94/9/30(五)~94/10/5(三) 放映地點:台北真善美戲院 全程觀影證2000元(不限場次觀影) 單日觀影證700元(單日不限場次觀影) 單場票卷160元(10/3、10/4日場另有優惠) 影展官方網站http://www.tieff.sinica.edu.tw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0.210
文章代碼(AID): #13FiHcdE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3FiHcdE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