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如何培植偶像振興國片?
2005.11.07 中國時報 如何培植偶像振興國片?
企畫/紀錄:賀靜賢
★蔡國榮:歡迎大家來參加「台北影視節系列座談」,昨天的電視場針對電視節目,
今天第2場則鎖定電影,討論偶像明星與振興國片的關係。
各位所坐的椅子就是楊立州導演製作的100張導演椅公共藝術裝設,每張背後都有導
演的簽名,楊導演的製作相當辛苦,可是要找100個導演簽名,恐怕要比找到100個偶像簽
名,略微容易些。因為國內影視事業不夠活絡,能夠扛票房的偶像明星太少,真有今不如
昔之嘆!
今天希望藉由大家發言,包括在座3位今年金馬、金鐘的入圍者,來談談如何培栽偶
像以振興國片,先請教線上的藝人:得獎是演技的肯定,還是一種行銷利器?究竟是演技
重要,還是形象重要?而且也可請製片人、經紀人談談偶像明星在入行之初,該如何謹慎
的踏出第一步。
★蕭淑慎:今年我能金鐘、金馬雙料入圍非常開心,除了證明觀眾和導演對我的信心
,最讓我驚訝的是,評審對我公平看待,(笑)並沒有因為我負面新聞這麼多,就給予異
樣的眼光。
入圍前,我一度擔心因為我以前不懂事,又會「亂放炮」,是否會影響我的入圍,後
來發現並沒有影響。我相信,得獎絕對是演技的肯定,而對我來說,入圍已是最大的肯定
,又因為形象問題,我還能入圍,當然更加開心。
★賴雅妍:就演員本身而言,演技當然最重要;形象等問題,能交由經紀公司幫忙處
理和解決。不過,形象也不可忽視,演員或偶像就是靠著大家喜歡和支持,才能紅得長久
,如果形象不好,也會影響你的受歡迎程度。
當角色和形象有所衝突時,我認為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承擔這個角色的挑戰力和決心。
★王傳一:得獎確實會給演員許多周邊的利益,是肯定,同時也是一種行銷利器。就
我自己而言,演戲是我的興趣,演技能得到評審的肯定,自然也相當開心。得獎是一種肯
定,演員還是要做好的工作,演技當然最重要。
★葉如芬:站在製片的角度,我認為得獎不但是肯定,也是行銷利器,兩者相輔相成
。當演員的演技受到肯定時,代表著演員很出色,作品會受到各方肯定,也對電影行銷有
幫助。
其實,我並不在乎演員有什麼「新聞」,最重視的就是他們能不能演得好,對作品的
整體有沒有提升。像我先前可能不認識賴雅妍、王傳一,現在因為入圍,就會注意到他們
,有機會會考慮合作。
★吳翊鳳:藝人分為偶像明星和實力派藝人,站在經紀公司,要思考藝人如何定位,
當年陳柏霖的「藍色大門」演得很出色,但「藍色大門」沒有報名金馬獎,陳柏霖沒有入
圍的機會,我就非常的沮喪。
當藝人沒有得獎時,自己要用實力來當最好的行銷利器,而當初我們在培養陳柏霖時
,也是將他定位為金城武的接班人,總之,無論有沒有入圍或得獎,實力和行銷都要重視
。
★張裕宏:演技和形象都很重要,但是,演技當然更重要,因為有好的產品,才推銷
的出去。以可口可樂公司出產的香草可樂為例,因為銷路不好,今年底就要停產而不再推
出。證明了如果東西的品質不好,那麼行銷反而會形成過度包裝,也賣不掉。
★蕭淑慎:對於台灣偶像已然沒落,我認為大家都要檢討。令人最感慨的是,每次韓
日港藝人一來,媒體就大幅報導,但是對於台灣藝人就興趣缺缺。我認為演藝圈團結起來
,偶像就會慢慢出來。當然,我們也要反思,為什麼媒體都把「外人」的照片放得大大的
,我們就不值得被報導呢?
★賴雅妍:踏入這行後,我才發現的確藝人難為,藝人在外表現得光鮮亮麗,但背後
的努力,很多人都看不到。這幾天很晚收工之後,我也會看到狗仔隊在跟拍我會去哪裡?
我其實希望大家能多關注我們的表演,重視我們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王傳一:媒體有他們的無奈和責任,反過來檢討,台灣有很多年輕的偶像,就是缺乏
一種外國偶像的大度和神采,無論是動作、眼神或者態度等等,看得出來他們做了不少功
課。偶像藝人自己的功課要做足,確定自己的興趣,要規畫好每一步,努力學習,就能被
注意。
★葉如芬:聽到王傳一這麼說,我非常感動。演員能自省很重要,當然好作品也很重
要。國片的格局要擴大,有好東西,演員有自信,好的作品就會讓演員加分。其實我喜歡
多用新演員,但演員們自己要多磨練、做功課,經紀公司多加培養,口條、台風等等,多
元化的表演或許今時是痛苦,但也是很多好磨練。今日張曼玉、梁朝偉有此成就,也都是
磨出來的。
★吳翊鳳:我在為演員簽約時,也會發現有很多製片就是欺負台灣人,別的藝人坐商
務艙頭等艙,台灣藝人就經濟艙。我認為目前台灣影人不夠團結,另外電影題材和行銷很
弱,到海外不被重視,自然而然藝人也不受尊重。
台灣的藝人,好像不是路邊撿來的,就是模特兒公司看中的找來演戲。像日、韓對藝
人有嚴格的訓練,大陸的藝人則有很多科班學術背景。我認為目前台灣藝人最弱的就是語
文,自我要求也不夠。譬如章子怡,當初李安還沒有要用她,她為了得到機會,每天花10
小時練劍,台灣藝人能有如此鋼鐵般的意志力嗎?
經紀公司與藝人該如何配合發展?
★蔡國榮:跨出第一步之後,那麼經紀公司又該如何培訓偶像,藝人自身要如何自我要求
,做出全方位的發展?
★吳翊鳳:藝人和經紀公司信念一致最重要,當初陳柏霖拍完「藍色大門」和「五月
之戀」後,幾乎有一年沒有其他工作入帳。當時公司也有員工不以為然,但我認為要讓柏
霖接受很多訓練,再出發也才有足夠的實力。藝人有辛酸,但是,苦是要自已熬過去。
★蕭淑慎:我就是「路邊撿來的」藝人。我沒有經紀人,常也在想自己該做些什麼,
也在家裡看日港劇學演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毅力。我自信我的努力被工作人員看到了
,不過有時候媒體只報導我「開車違規、蹲在路邊聊天」這種事,對我們是很大的傷害。
★賴雅妍:我則是模特兒出身的。當模特兒時覺得賺錢比較容易,進演藝圈後也不習
慣,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現在的我反而很空虛,因為耽心自己能否扛起票房,能否達到
好演員的要求。所以再忙,我都要跟劇組求一天的假,每周去上一次有關表演的課。
★王傳一:我認為一切都是命,藝人也要認命,當藝人就有些限制,為了形象很多事
不能做,但這是你所選擇的路。我認為藝人要相信經紀公司的安排,但也要求適當性。
★張裕宏:看起來偶像變成了最危險的行業,報銷很快,也要跟時間、空間、賽跑。
以行銷角度來看,日本買了30多部偶像劇,看來台灣的情況還並不糟。但是台灣有大環境
的問題,不能都怪偶像,像台灣偶像劇一集成本最多120萬元,韓國則高達400萬元。台灣
的人材和技術沒問題,是資金的問題。
經驗、期許與交流
★蔡國榮:藉由台北影視節的平台,大家能有充份的溝通,希望大家能道出自己的期
許,或者就與海外同業合作,與參加國際影展的經驗,做個觸角延伸的交流。
★葉如芬:上個月我才去釜山和東京影展,我認為影視節概念很好,讓海內外的人來
看台灣的東西。其實台灣電影近1、2年來已愈見蓬勃,但資金仍是問題。我想只要觀眾
給予支持,演員不卑不亢,製片也會站在演員這邊的。
★吳翊鳳:我解釋一下,描述路邊撿出來、模特兒出身的,並沒有惡意。只要藝人有
好作品,而作品會代表你發聲,這就夠了。我的結論是,藝人本身要謙虛、學習,不要紅
了就有大頭症,不斷虛心學習,拍出好的代表作品。
★蕭淑慎:簡單的說,我認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崗位負責任,環境就會蓬勃,大家
就會得到掌聲。
賴雅妍: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也對自己很有信心。戲愈拍愈多,也愈發現很
多同業都很努力,很讓我感動。
★王傳一:我相信偶像的養成需要時間,藝人先把自己的功課做好,社會大眾也多給
予支持,演藝工業自然會蓬勃起來。
★張裕宏:看看韓國影視業,前總統金泳三就曾說過「遇士尼一年的產值和IBM相同
,那我們為什麼不做迪士尼,又沒有污染!」自此後,韓國用國家力量支持演藝工業。台
灣環境看似亂,但很多劇和偶像都是由台灣紅起,因此也有被利用的價值啊。
另外,今年台北影視節有個以日本為主的「國家主題日」,邀集了日本的鉅額資金,
就是希望聯日抗韓,振興國片。
★蔡國榮:謝謝大家熱烈的討論,也預祝入圍金鐘與金馬的蕭淑慎、賴雅妍、王傳一
順利得獎,謝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204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