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個人紀念郵票 大陸發行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19年前 (2005/12/28 18: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王惠萍/專訪 今年是中國電影百年,台灣大導演李行昨天啟程飛往北京出席電影博物館29日開幕,這位 大導演55年的精彩電影人生為中國電影百年增色不少,大陸這個月為他出了一套郵票,以 1905年「定軍山」的80分錢郵票,搭上李行人生轉折點及重要作品的照片,再蓋上北京 中南海郵局的郵戳,深具紀念意義。 回首55年的電影人生,這位以演戲起家的大導演,好在兩個「如果」沒成真,否則影壇就 少了一位重量級的大導演。第一個「如果」是,前文建會主委陳毓秀的畫家父親陳慧坤 曾要念師大教育系的李行跟他學畫,如果點頭了,將成為藝術系楊英風的同學。 第二個「如果」是,從20歲起就熱中演戲的李行,從「春滿人間」、「罌粟花」、 「馬車伕之戀」前後演了十年戲,但當年的他瘦得像竹竿似的,老演小老頭,他笑說, 當年化妝技術差,連皺紋都是畫上去,這個「小老頭」自然沒有他執導演筒的功力強。 大陸為李行發行的紀念郵票,有他出生三個月的照片、兒子過世前夕的全家福,也有他的 重要作品「養鴨人家」、「海鷗飛處」、「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等劇照,這16張 小郵票涵蓋了這位大導演的電影與人生。 李行受邀執導演筒的第一部戲是和田豐、方霞聯合執導的「王哥柳哥遊台灣」,他憶及 往事表示,因車禍離開人世的兒子兩歲時,他一度為養家活口而去學英打,打算轉行做 外貿,好在龍芳找他去為台製廠拍紀錄片,爸爸又為他組自立電影公司開拍「兩相好」 大賣,才有了他在60、70年代引領健康寫實片、瓊瑤三廳式電影的風潮。 李行的人生隨著彩色電影的來臨而轉為彩色的,和李嘉合導的「蚵女」是第一部自立攝製 彩色影片,接著中影總經理龔弘在前往士林片廠巡視途中在社子看到鴨寮,萌生找李行拍 「養鴨人家」的念頭。李行是落實龔弘健康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言人,李行表示,那個年頭 反攻無望,人心苦悶,龔弘因而開創健康寫實風,希望配合政府三七五減租、農產改良等 ,並振奮人心。 今年是中國電影百年,李行不勝唏噓。1964年豐原空難改變了台灣電影的局面—國泰機構 董事長兼總經理陸運濤原本和台製廠廠長龍芳等有個大計畫,然而飛機失事,全機57人 全部罹難,李行感慨地說,這讓台中的台製廠錯失一個成為台灣「好萊塢」的機會。 如今,電影在台灣,無論質與量都離這個夢想愈來愈遠了。 2005/12/28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文章代碼(AID): #13icNy0P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3icNy0P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