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真感情、包容力 -- 《海角七號》觀後感
看了海角七號
一改我還沒看之前的觀感 -- 其實還滿好看的
(通常我不太看好商業片,尤其是有歌手初次演出的)
一開始或許會讓人感覺到導演特地強調「在地」的精神,的確他是有
不過,拉起整部戲主軸的
不是各角色個性化的發言、方言、髒話
也不是那些現今非主流的樂器
更 -- 其實並不是那七封情書
大家有沒有想過,情書也就只有七封、老友子收到信後甚至沒有演她的反應
男女主角的戀情也只演到一點(甚至有點突兀)
樂團雖然有往往有五六人,但為什麼要給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甚至荒誕的故事?
(板上也有人不認同 殖民、被殖民戀 的出現,但我認為這才是其主key所在)
殖民者、被殖民者也罷; 老師、學生也罷;
戰敗方與戰勝方也罷; 日本、台灣也罷;
鰥夫、寡婦之子也罷; 車城的業務、恒春的主席也罷;
失意樂團主唱、沒人欣賞的老國寶也罷;
在恒春,甚至在台灣這個
幾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時聽到 國、台、客、原住民、英文、日本語言和歌謠的島內
(在我所住的(桃園)龜山 還有眷村裡大陸各省份的鄉音、菲印大馬的便利商店)
重要的不是國籍、不是身份,甚至不是過去的成見和各地方的本位主義
只要是發自內心真實的感情,不論是愛情、(主席)愛屋及屋的心、
愛鄉土、愛惜年輕人的心、對演唱的熱愛、對祖母的愛,
甚至是單戀老闆娘的心
只要是真感情 -- 這才是最重要的、絕對的
當它切實觸動人心的時候,一切都是可以包容的、一切在它面前都變成配角
而生長在台灣這個擁有獨特地理、歷史人文環境的地方,
台灣人的包容力特別的大、也讓真感情特別的明顯
大多數的外國人提到台灣都會說台灣人很真實,
因為幾乎每個台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
都勢必要拋棄掉一些文化上的成見和阻礙情感流露的規章。
歐美國家上流社會的 繁文縟節 和 被法治滲透文化的唯物態度
大部份的台灣人都還沒學會
而開發中國家往往過度強化的民族主義,在台灣又已成為過分沈重的包衭;
在台灣,真實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合起來好聽的話,就不必在乎樂器是什麼,
一首經典的歌謠也可以同時以中文和日文流傳在以海相隔的兩個國家裡 ……。
當然,這始終是部商業電影,
遲來的情書、惜別的擁抱、本土的訴求、親近的粗口,and當人是紅的主角是帥的....
不過導演的手法不錯,而且很大膽,一次分走這麼多線來表達包容的主題
應該說,這才是「本土」的真諦
-- 只要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現在住在這塊土地上的,都是本土
過去的仇恨、甚至現在相左的政治立場,透過生活,一切都會被土地給包容;
而最後,留在土地上的、留給淡忘歷史傷痕的後人的,
像那七封情書一樣、像「野玫瑰」一樣,
只有真實的感動……。
ps. 配樂滿好聽的
& 男女主角的戀情我覺得太突然,
我想得到唯一可以解釋的只有“他們兩人在時都在極大的壓力上”,
要不然就“從台北來的比較開放”嗎?
以上,還滿好看的,值得推薦啦。
--
烏雲連夜幕轉紅 夜幕轉紅漫天東 紅漫天東有客來 東有客來人情濃
來人情濃酒千杯 濃酒千杯盡思愁 杯盡思愁醉人易 愁醉人易再相留
~ 《客來》。不返 2000.11.03
不返詩集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48.240
推
11/13 09:35, , 1F
11/13 09:35, 1F
推
11/13 13:24, , 2F
11/13 13:24, 2F
推
11/13 18:52, , 3F
11/13 18:52, 3F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