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看《征服北極》的一些隨想
一部看完教人心滿意足的好電影該呈現啥樣風貌?
一部觀點深刻且完整的紀錄片又該具備哪些元素?
看過今年金馬影展閉幕片《征服北極》後我不斷想著這些問題。
情感上我是多麼欣賞楊力州這部遠赴北極拍攝的紀錄片,正如同簡介
、宣傳或五年級生劉柏園訪談時所一直強調的:《征服北極》絕對是
一部激勵意志、振奮人心的電影!主角換成三個大男人的極限挑戰版
《20 30 40》,不同世代的三名台灣勇者秉持不同的目標與夢想,朝
磁北極邁進的一路上搞笑打趣的同時,也能相互扶持、鼓勵,挑戰北
極零下40度、挑戰心中原有的不可能,其實是突破我們心底都存在許
久的那一道很難跨越的障礙。從這樣一個簡單明瞭的觀點切入,那這
部紀錄片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它的效果也表現相當不俗。然而,我總覺
得少了點什麼……
或許是基於我個人對於楊力州導演的高度期待,期待在這部紀錄
片中可以呈現多一些不同觀點,而不單單只是強力放送「夢想」此一
賣點,關於北極熊慘遭獵殺而瀕臨絕種很可惜點到為止。相較之下,
同樣在今年金馬影展看到的《冰旅紀事》,大師荷索把類似極地探險
題材的紀錄片拍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又觀點多元。期待林義傑分享
多一些除了這趟北極之行以外的心路歷程,也好奇劉柏園以如此特殊
身分(並非職業運動員且身為公司的執行長)毅然決然參賽的背後有
何強大動機?整部電影就在競賽過程一路跟拍(或自拍)之中,呈現
給我們有如北極地區一年到頭冰天雪地的景色一般的「單調」。而這
種單調可以是一心一意永不放棄追尋夢想的那種「單純」,很純粹、
很澄淨、很難能可貴;相對地,如果像我一樣抱持高度期待或多點好
奇心來看這部電影,很可能會因這種單調而感到貧乏,似乎我們想看
到的是更多、更廣,可能是三位勇者處在惡劣到要死人的環境底下,
堅持夢想與乾脆放棄之間的內心掙扎,或者是團隊之中難免會有的摩
擦與衝突,甚至意見相左的情形出現。這些疑惑(或者說是我該死的
期待)在這部紀錄片裡幾乎看不到,但其實都在映後座談多多少少談
到了,沒能一併呈現在大螢幕上甚為可惜。
大家都說紀錄片最重要的是「觀點」,循單一觀點切入也沒啥不
好。可惜的是,《征服北極》在強調三人克服萬難、挑戰極限,直攻
磁北極的過程當中,似乎在不斷苦中作樂的歡笑聲,及一首五音不全
〈媽媽請妳也保重〉的消磨之下,感受不到三位台灣選手21天來行走
600多公里的艱辛,換句話說那種力度沒法確實傳達給觀眾,即便我們
都由衷佩服他們三位的強大勇氣與堅強意志。
--
██◣ ███ █ ◢ ◢█◣ █ ◢█◣ ◢█◣
我們無瑕談論感情█◢◤ █ █ █ █ █ █
█我們也沒有時間◣感受與感情具有密切關係的激情◣
於是 我們的生命◥◣就這樣從我們的指隙間流逝了█
██◤ ███ █ ◥ █ █ ███ ◥█◤ ◥█◤
~~Krzysztof Kieslowsk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3.10
推
11/27 23:04, , 1F
11/27 23:04, 1F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