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求公平 健全評審制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7年前 (2008/12/05 23:4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8.12.5 自由時報 記者鍾明非╱特稿 世上沒有「絕對公平」的電影獎,因藝術是主觀的;且因競賽規則、評審制度影響結局, 所謂「最佳XX獎」常是特定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未必是候選者本身實力的真實標 竿。 但「相對公平」是可以做到的,端看評選制度是否周延,是否建立起可供明確的取向、品 味、風格。很可惜,歷史悠久的金馬獎,不但未能樹立台灣主流電影獎的風格,且讓香港 、中國的電影作品和藝人居於壟斷地位,無力鼓舞本土創作與台灣電影工業,何其諷刺。 舊制被詬病 醜聞時有所聞 以前金馬獎最受詬病,便是不足10人的小評審團,可以決定20個左右不同項目的得獎名單 ,且有「非專業評專業」、「外行領導內行」的怪事;譬如只懂美術的也能評音效,已淡 出圈外或被本行淘汰者,卻有權力評斷創作力旺盛的當代同業,甚至發生專業公會推薦的 評審護航特定候選者的醜聞。 新制評審團 防不勝防 金馬執委會有意改革,朝大評審團制的方向改進,今年有3輪評審。首輪普選,分組看完 所有報名影片,初步淘汰劣作。第二輪「初審團」有20人,不開會,自行看片、評分,產 生入圍名單。第三輪「決審團」7人,針對入圍者開會討論、評分,但評分須和第二輪分 數各佔總成績的一半。 新制第二輪初審者不開會討論、匿名評分投票,優點是可維持獨立,免受少數口才佳的評 審在會議中影響;但去年因據傳評分最低50、最高99,分數高低落差太大,足以左右總成 績,萬一評審有私心,就有操弄的空間。今年據悉已縮小區間為60~90分,降低落差,但 有心人仍可在其中操作,根本之計,理應是將評審群所打的最高分、最低分,予以剔除, 則有心人自難透過不公正之給分,以支持或打擊特定作品。 相形之下,「決審」無權「自決」,倒像是初審的「陪審」。新制防止權力集中於決審團 ,卻製造另一個權力更大的初審團,新制仍有進步的空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0.59

12/06 01:48, , 1F
"分組看完所有報名影片"基本上就不太公平
12/06 01:48, 1F

12/06 14:12, , 2F
是不是有認真看完每部片子都不知道勒
12/06 14:12, 2F
文章代碼(AID): #19EKo5C7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9EKo5C7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