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魂印的幕前幕後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7686&ctNode=61&mp=1
文/田國平
1996年美國好萊塢將娛樂版圖拓展至全球,在全球各大城市成立分公司,挾著龐大資金為
後盾,讓各國的電影市場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但亞洲國家也發現單一國家的市場有限,必
須透過跨國合作,尋求更多的資金,更大的市場,來分攤風險,追求利潤,也因此在這十
年之間,香港、日本、韓國、台灣、中國、泰國等國開始密切合作,整合製作,統合行銷
,企圖打造一個多贏的局面,也讓單一市場中的影星偶像,走向國際,創造更大的經濟剩
餘價值。這一波跨國合作風潮,最早應該是陳可辛的《三更》,結合香港、泰國、韓國三
地導演與三地的市場,展開新的契機與合作模式,緊接著就是與泰國彭氏兄弟合作的《見
鬼》系列。
這些一開始跨國合作的電影類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恐怖片」類型,看來像是對「類
型片」市場有著深刻與精準的預估與拿捏,台灣一開始幾部大製作的跨國合作,像是《雙
瞳》與《詭絲》,也是以「恐怖驚悚」作為類型的出發。《雙瞳》由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出
資,陳國富導演,台灣香港與美國的演員。《詭絲》由中環集團出資,福斯發行,蘇照彬
導演,台灣與日本演員。這兩部都是資金遠超過一億台幣的大製作。
台灣第一部跨國合作的獨立製片電影
而《絕魂印》是台灣第一部跨國合作的獨立製片電影,以製片制取代導演制,台灣、泰國
各出資一半,台灣資金包括四百萬的輔導金,其餘部分由三個導演各自出資,泰國方面則
由電影製片公司出資。由於製片梁宏志長期深耕於泰國片的市場,對於泰國電影市場有深
刻的瞭解,因此當提出企畫與泰國合作製片時,很快就獲得迴響。目前泰國製造的電影一
年有一百多部,而且泰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電影相當捧場,戲院播放泰國電影與外來電影
的比例大約是七比三,好萊塢電影除了強片能夠打進泰國市場,二線的好萊塢片的票房也
不會比泰國片好,泰國片的平均票房都有三、四千萬,泰國人喜歡看泰國片,泰國片有許
多類型片以及鎖定不同族群的觀眾而拍攝的主題,這是市場機制所為,並非政府干預。也
因此設定『絕』片製片預算3500萬元,一邊一半,台灣這邊拿下華語片的市場版權,泰國
那邊負責泰國的市場,因為跨國合作是個話題,對於宣傳與票房有絕對的助益,對於基本
票房即有三、四千萬的泰國而言,合作不但是個話題,成本也被攤掉一半,怎麼看都是個
好投資,因此談合作時非常順利,但是最大的問題發生在劇本。
合作製片所面臨的問題
劇本絕對是跨國合作時會碰到的最大問題,兩地觀眾的胃口、不同文化差異的認知,使得
劇本不斷修改,雙方的意見都很不同,花了非常久的時間修改,梁宏志都一度認為可能拍
不成了。整個製作費用花在拍攝上的費用最高,大約兩千多萬,搭景、美術、工作人員等
等,演員費用往返機票等等約兩百多萬,後製費用大約花了五、六百萬,宣傳費用也大約
花了五百萬。泰國的開鏡儀式跟台灣類似,他們還有請法師作法。整部電影從2006年12月
開拍到2007年4月殺青,整個後製卻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主要是因為雙方的溝通,泰國觀
眾喜歡重口味,與台灣觀眾不同,必須在兩地金主與製片間取得協調。而本片因為拿到四
百萬的輔導金,規定後製必須留在台灣做,必須說服泰國資方,所以對剪接後的版本,花
了許多時間討論溝通。
《絕魂印》的導演群
由台灣知名製片梁宏志身兼製片與導演之一,另兩位導演分別是金曲獎最佳MV導演鄺盛,
與著名廣告導演林子亮,同時擔任導演,泰國方面則找來《曼谷愛情故事》的攝影師負責
掌鏡與工作團隊間的溝通。鄺盛的MV作品包括了周杰倫、王菲、莫文蔚、蔡依林等等,這
次主要負責台北的拍攝。林子亮的廣告作品豐富,有著麥當勞導演的封號,其他作品還包
括寶僑、可口可樂、台灣大哥大等,此次與梁導演主要負責泰國的部分,電影的資歷曾經
當過賴聲川《飛俠阿達》的攝影助理、徐小明《去年冬天》助理導演等。兩人雖然都有豐
富的影像與拍片經驗,但都是第一次擔任電影導演,梁導演與亮導演是大學同學,跟鄺導
演有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因為有著製片制的共識,合作起來相處融洽。
林子亮導演為了研究「鬼片」類型,做足了功課,好片爛片都看,優點要學起來,缺點要
設法避免,分析恐怖片的元素、節奏以及橋段,幾分鐘要有一個高潮,都得細心安排設計
。
由於這是一部製片制的電影,男主角的選擇,由泰國資方來決定,吳克群在東南亞、中國
等亞洲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與正面的形象而敲定,而女主角皮佳娜曾被泰國FHM選為最
性感女星之一,曾經演出過《嚇死鬼》。香港演員李燦琛在片中客串了台北地下道的算命
師。
《絕魂印》的故事
電影的開始在台北,三十歲一事無成的主角,工作是在金紙上蓋印,落魄潦倒的人生,不
愉快的回憶與沒有未來感讓他選擇了墜樓。當他醒來時,卻是在醫院之中,泰國的醫院,
而且不是他的肉身。泰國的小鎮也引起騷動,昏迷一年的植物人,突然醒來,卻變成一個
台灣人。他慢慢習慣不屬於他的肉身,接收肉身原本的生活與工作,開始學起泰文,熟悉
原本在市公所蓋章的工作。然後他慢慢發現一些蹊蹺,許多迷團圍繞著他,這些都跟他身
上奇怪的胎記烙印有關…。
這是一個以男主角做為故事敘事的線性主軸,發生在他身上的怪事,穿插著奇奇怪怪的事
件,冥冥之中,他發現主宰生命力量的方法,並且利用這個能力扭轉平衡了善惡的二分。
故事的發想很巧妙,運用一次死亡事件,連結了台北與泰國,兩地的角色都從事蓋印的工
作,死而復生的主角,總能看見不該看見的事物,電影的一開始就在堆砌懸疑,製造一個
東方文化所信仰的死後世界,也相信冥冥之中注定著一些事,命運是環環相扣,因果報應
的輪迴之說,透過美術、音效以及化妝的輔助,讓觀眾步入這些驚悚的疑團之中。
泰國的優勢
泰國有著豐厚的文化,以及佛教信仰的深遠影響,這幾年在國際設計領域中有著出色的表
現,以充滿著東南亞生活的哲學與豐富獨特創意著稱,即使在電影的成就上,也令人刮目
相看,現在的泰國片,在泰國境內的平均票房成績都有三、四千萬台幣,再加上這十年來
,許多好萊塢電影紛紛來到泰國取景拍攝,甚至在泰國後製,大幅提升泰國的拍片水平,
當時的工作人員累積不少好萊塢的工作經驗,帶動了泰國電影工業的水平,不論是在各種
特效、化妝、技術,都具備了好萊塢的組織與分工,以及工作態度。
合作的經驗談
這次與泰國的跨國合作,台灣的團隊學習到許多寶貴經驗,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是
從無到有的主動企畫提案,到說服合資,以及溝通彼此的異同,投石問路,更進一步瞭解
泰國電影市場的架構。泰國片本地票房加上與台灣的跨國合作,除了可以分攤製作成本,
有台灣的演員也成了宣傳的話題,對票房更有幫助,跨國合作的議題,更有助於海外市場
的拓展。另一方面是拍片現場的見識,泰國電影從業人員的專業精神與態度。泰國的工作
人員專業分工細,不像台灣的工作人員,一個人得身兼數職,他們收電線的只負責收電線
,線順得整齊又漂亮,每個細節分工都有專人,因此拍完換景的速度都非常快,效率很高
,導演只要操心戲的部分,其餘都不用擔心,在台灣拍片,常常得擔心下個場景不知道借
好申請好沒,服裝到底好了沒,每次拍完,器材總是隨意收拾,而在泰國,他們的機器都
有專人在保養。雖然泰國的人工便宜,但工作人員數目多,因此兩地拍片的花費差不了太
多,但在泰國拍片,導演們的感受有志一同,非常享受。
除了拍片現場有請專人按摩,連吃飯的細節都有著很大不同,台灣通常都是發便當蹲在路
邊吃,泰國則是使用「餐車」打菜,感覺比較好,工作人員中不乏變性人,也讓拍片現場
增添不少趣味。泰國在借場地拍片方面,政府的支援與配合度非常高。台灣不是沒有特效
化妝的人才,只是無用武之地,一年沒幾個案子,無法養家活口,相對於泰國的特效工作
機會多,可以不斷磨練。
這次拍攝經驗,學到泰國的特效,包括翻車的技術、特殊化妝,以及盡量不用到動畫作後
製的部分,都想辦法在現場完成,可以省掉後製龐大的開銷。而泰國電影工業有著好萊塢
的代工,從拍攝到後製、音效、沖片,都有完善與專業的制度與態度。
筆者一直認為跨國合作最容易犯的問題,是文化差異上的問題,以及語言溝通上的問題,
這些在這部電影中,都處理的很不錯,泰國方面也希望能看到屬於台北圖騰的部分,西門
町、摩天輪、龍山寺、行天宮地下道,也都有出現在片中;而泰國也有著像是台灣收驚的
儀式,對於附身,不用多作解釋,彼此也都能瞭解。但是對於「恐怖片」邏輯上容易出現
的破綻,本片仍難避免,為了鋪陳結局,沿途的故弄虛玄,在真相逐漸明朗後,不合理的
部分也會逐漸浮出,這也是大多數恐怖片的盲點。
梁宏志身兼製片對第一次當導演,有更多體會,親自參與導演的工作,讓他對製片的工作
更有心得,對於必須同時面對預算以及藝術面上,有了這次的經驗,他可以更加深刻體會
導演拍片時所面臨的狀況,未來製片時,可以更加精準提供導演的需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推
12/21 02:20, , 1F
12/21 02:20, 1F
推
12/21 07:56, , 2F
12/21 07:56, 2F
→
12/21 07:58, , 3F
12/21 07:58, 3F
推
12/21 08:01, , 4F
12/21 08:01, 4F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