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對不起,我愛你】未來,值得,期待, …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浮動的人群)時間16年前 (2009/01/16 11: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flowbelow (浮動的人群)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對不起,我愛你】未來,值得,期待,嗎? 時間: Fri Jan 16 11:51:38 2009 失控邊緣,掌控之外-未來,值得,期待,嗎? by 阿錞 「為什麼會這樣?」 剛看完電影的我和諸霖走出戲院後不約而同的說了這句話,納悶的過程 讓我倆相覷了一陣子,再開口時我們正走往吃晚餐的鐵板燒餐廳。諸霖, 我的前上司也是我摯友,到今天,我才知道他鐵板燒愛吃乾煎然後配著 很多很多的香蒜片,不是我的誇張之詞,而是他真的跟主廚說:「請給 我很多很多的蒜片,謝謝!」我們吃著口味不錯的鐵板燒,我們聊著近 來工作的情形,聊著我們關心的人事物,我們聊著,腦海中卻還是咀嚼 著剛剛的電影,<對不起,我愛你>! 腦海中的思緒像電影畫面一樣的自然呈現,一個來台工作的日本女子田 中千繪(田中千繪 飾)獨自一人來到高雄旅行,掉皮夾的小意外讓她邂 逅了一位好心幫助他的高雄在地人吳懷中(吳懷中 飾),那代表好意的 五百元紙鈔承載了緣份的價值,也背負著懷中對一段戀情的期待,因為懷 中要求她在紙鈔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和電話,並跟千繪約定:「如果哪天鈔 票回到我手上,妳就要當我的女朋友!」之後,紙鈔在她的手中出去的同 時,兩人也在當下的緣份中跨越了陌生人的藩籬。至此,每一分秒發生的 事都成為過去,屬於未來的每一秒,也像謎底般一一揭開成為現在,而現 在………. 如果你看過美國電視影集反恐任務(24),或是你看過愛在黎明破曉前 (Before Sunrise by Richard Linklater,1995)以及原班演、導人馬 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rise by Richard Linklater,2004), 那麼這一種同時/真正時間(Real Time)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在『對不起, 我愛你』中出現,你不會感到陌生。蒙太奇(Montage)手法在電影中被 大量運用,這種時間拼貼的緊湊讓影片有著精準的節奏安排,卻也讓觀眾 長久以來習慣了影像觀賞時去蕪存菁式的跳躍性思考或是產生了高頻率轉 按電視遙控器的影像不耐症,因為真正時間在我們生活中已經真正的發生 了,在大螢幕中,我們還要真正的時間幹嘛?在<對不起,我愛你>中真 正時間的拍攝手法,在影片奏下序曲;緣份開始發酵;場景開始移動,觀 眾和片中的男女主角一樣,情緒隨著分秒流逝而波動,觀眾被導演放入了 電影的真實時間之中。在這樣的情境之下,男女主角在緣份展開之後似乎 在期待著什麼;而對照著觀眾想往下找到答案或故事的結局,片中的男女 主角似乎也想卻又那麼的不想,因為分秒流逝意味著某種謎底即將被揭開, 而這結局,是否符合他/她的期待? 「導演還沒能完全掌控劇情片」,嚴格制式的來說。<對不起,我愛你> 有著林育賢式的電影第三條道路以及他對紀錄片的依戀。試想,台灣的電 影觀賞者有多久已經習慣了對電影只作政治藍綠般對立形式的評價,看到 電影的直覺反應就是紀錄片/劇情片或國片/好萊塢。其實,電影如同文學 可以有不同的體例,故事也可以有很多新的說法。此次片中使用著「手扒 機」是的攝影手法,這一種攝影機只上攝影師肩不上腳架的拍攝手法並不 新,但是這樣看高雄的機會對你我而言大概不多。電影畫面中真實呈現因 攝影機對焦點不同而產生對焦過程的真實影像,讓我們有著如攝影師貼近 故事現場的臨場感,也有著第三者窺視的超然。 我不確定:「翻滾吧!男孩這紀錄片讓林育賢導演翻身。」這句話是否正 確,但我確實是因為這部片知道這位導演,林育賢導演讓對<對不起,我 愛你>有著紀錄片的真實,從手扒機式攝影鏡頭語言及REAL TIME的表現 手法可以佐證。然而此片卻也有著劇情片的矯作與煽情,一段男女主角在 天台餐廳上,隔著人群玩著拋心接心的浪漫遊戲,男女主角的手勢、眼神, 加上畫面氣氛的營造,如果接下來的畫面是尺度大膽的全裸床戲或是如李 安<色。戒>般的經典裸露激情,我相信觀眾都會為戲份演出到位而大聲喝采。 我可以感覺到林育賢導演在紀錄片及劇情片中拉扯,這種拉扯使他他開闢 了電影的第三條道路,台灣,這種貼近你我的場景題材,沒人這樣拍,所 以難得。當你我已經熟悉電影的語彙時,當你我稍有一些對電影的判斷或 認知時,這種第三道路確實是必要存在的,因為這第三種道路明確揭櫫了 台灣電影的各種可能性。劇情片需要更多的安排與設計,讓電影出現的一 切精準的呈現,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很好的掌控;紀錄片真實的紀錄發生的 種種或是偶然的事件,然而紀錄片的精彩片段很多時候都是在意料之外。 <對不起,我愛你>有一種失控邊緣,掌控之外的味道,這種電影體例的 模稜兩可,剛好呼應著這片中的故事主軸,看似即將發生的愛情,男女主 角是否這麼的有把握?是否在掌握之中?或是在失控之外?2008年,第61 屆坎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最佳影片<我和我的小鬼們> (Entre les murs by Laurent Cantet )導演羅宏卡特就是以劇情片的大製作來呈現一部紀 錄片形式的校園議題電影,整部片讓你在紀錄片的影像語言中感受到劇情 的張力。所以劇情片乎?紀錄片乎?<對不起,我愛你>所帶來台灣電影 的多元性及可能性,似乎更該受到關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0.17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0.173
文章代碼(AID): #19S0HYQV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9S0HYQV (Ourmovies)